除了傳承地理特殊條件的比較利益之外,例如: 資源,農產,礦產等,那沒話講,是絕對出口有利條件,剩下只有兩項可當做出口的比較利益:一是高超技術(或創新),另一是販賣原始本錢,將勞力賤賣。
台灣老是依賴出口要帶動經濟,這種概念鐵定完蛋,因為無法超脫過去蔣介石所建立以販賣廉勞出口作為經濟發展的體系。是故至今,台灣人工價格依然過低,而加班不斷,因為從業者希望加班才能生活。那麼賺到的不就是資方嗎?
底下這篇文章,該可以讓持有以出口作為導向的經濟發展概念,進行非常嚴肅的檢討,到底要憑啥出口?
FT大視野:縫紉機器人威脅新興國家優勢產業
自動化將帶來一場顛覆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無情變革,使南亞國家非但享受不到人口結構紅利,反而可能面臨人口結構噩夢。
在一個龐大的工廠車間,基蘭•庫馬里(Kiran
Kumari)穿着紫色和金色的沙麗、坐在兄弟牌(Brother)縫紉機前,周圍坐着數十名制衣工同事。她嫻熟地一揮手臂,從身旁的一捆布料中拿起一塊布,在上面放上一塊白色飾片,在機針下快速操作着。這只是庫馬里在8小時工作時間裡為拉夫•勞倫(Polo Ralph Lauren)上衣縫製的約400個衣領中的一個,完成一個衣領需要幾分鐘,而庫馬里每個月的工資約100美元。
她和其他約4800個制衣工分散在德里以南3家Matrix制衣廠里,他們是很多發展中國家寄望於推動國家走向繁榮的廉價勞動力大軍的一小部分。對於人口迅速增長、而工資水平仍然很低的南亞地區來說,情況尤其是這樣。世界銀行(World Bank)估計,未來20年期間,僅該地區每個月就將有100萬至120萬新工人進入勞動力市場,總共增加2.4億勞動力。
不過,在8000英里以外的美國亞特蘭大市,一家機器人企業正致力於開發可能會讓庫馬里永遠失業的機器。由Softwear Automation公司研發的Sewbot機器人技術,旨在讓整個制衣過程實現自動化。
該技術仍需要多年時間才能達到足以取代人力的低成本和可靠性。例如,庫馬里每年收入約為1200美元。該公司不會說Sewbot機器人要花費多少錢,但業內消息人士稱價格高達數十萬美元。但隨着自動化席捲各個成熟行業,專家們警告稱,這項技術破壞很大一部分發展中世界的經濟模式只是早晚的問題。
考慮到南亞地區的經濟計劃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於承接國際製造業務(中國對這類業務來說已經變得太貴了),該地區面臨格外大的風險。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的政策制定者討論着收穫“人口結構紅利”,因為這些國家的人口快速增長,而平均工資仍然僅為中國水平四分之一左右。
不過,經濟學家開始提出疑問,隨着機器人逐漸能夠勝任他們賴以謀生的繁重體力勞動,這些年輕、廉價、潛在不安定的勞動力可以享受到多少紅利?東南亞(另一個服裝製造業樞紐)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等其他地區可能也會感受到這種影響。
制造业
哈丁:孟加拉国和越南相继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柬埔寨紧随其后。它们的惊人增长表明,新一代制造强国正在崛起。
“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是下一場工業革命,”Pahle印度基金會(Pahle India Foundation)創始人、經濟學家拉吉夫•庫瑪(Rajiv
Kumar)表示,“它們會比以往的工業革命——蒸汽、電、裝配線或計算機——更具顛覆性,因為它們不僅僅會取代常規,還會取代複雜的大腦功能。令人擔心的是,我們所謂的人口結構紅利會變成人口結構噩夢。”
幾年前,學者們注意到亞洲、拉美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部分地區發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儘管許多國家一直在強勁增長,但製造業工作崗位的比重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幾乎沒有上升,在一些國家甚至開始下降——這比經濟學家預期會發生的時間要早得多。
2015年,哈佛大學(Harvard)經濟學家丹尼•羅德里克(Dani
Rodrik)提出“過早的去工業化”這個概念。他觀察到,相比西方國家的發展歷程,許多發展中國家在早得多的發展階段轉向服務業主導的經濟模式。他表示,技術變革在其中扮演了很大角色,並警告稱,這一趨勢可能給這些地區的經濟增長和政治穩定帶來嚴重後果。“製造業傳統上吸收大量非技術勞動力,”他寫道,他還警告稱,去工業化趨勢“對自由民主制度未必是一件好事”。
羅德里克的發現有助於解釋國際勞工組織(ILO)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 Development Programme)在金融危機後不久進行的一項研究。那份報告發現,在2003年到2009年期間,南亞的就業增長幅度只是總體經濟增長幅度的三分之一。專家們警告稱,該地區在經歷“無就業增長”。
自那以後,技術變革的步伐加快,一些行業甚至失去了就業崗位。過去30年繁榮發展的印度IT服務公司開始讓位於自動雲計算系統。該行業最大的兩家公司印孚瑟斯(Infosys)和塔塔諮詢服務公司(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今年都進行了裁員。同時,在欽奈(Chennai)的現代(Hyundai)汽車廠,400台機器人已經在很大一部分生產流程中取代人類。
印度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他要求不具名)說,如果老闆們不擔心大量裁員的後果,裁員力度將會更大。“我們進行了一個審核,結果發現,我們可以用人工智能取代我們一半的員工,”他說。
“要不是考慮到這樣做的社會衝擊波,我們真會這麼做。”
服裝業是這些經濟體的拳頭產業。孟加拉國尤為依賴服裝業,服裝占該國出口的82%,該國2.5%的人口從事服裝製造業。為制衣工人爭取更好勞動條件的“潔凈成衣運動”(Clean Clothes Campaign)組織的數據顯示,在孟加拉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總共有大約2700萬人在服裝業就職。
服裝業正在創造就業機會的一個原因是,南亞的工人正在以低於中國同行的工資競爭。根據市場調研機構歐睿(Euromonitor)的數據,去年中國工廠工人的平均時薪達到3.6美元,是10年前的近4倍。現在中國工廠工人的平均薪資約為印度同行的5倍,接近葡萄牙或南非的水平。
另外一個原因是,令人詫異的是,服裝業被證明不易受自動化影響。自19世紀自動縫紉機問世以來,製作一件T恤衫的流程幾乎沒有變化。T恤衫通常是用棉布製作的,這是一種容易捲曲的輕薄材料,使機器人很難精準地拾取和移動。庫馬里得心應手的快速縫合行為背後,有一系列微小的過程和決策,它們是如此複雜,以至於最有水平的軟件工程師也難以複製。
“製作一件服裝有4個過程,”Matrix Clothing的總經理高塔姆•奈爾(Gautam
Nair)說,“拿起布料、對齊、縫紉和放置在一邊。在這些過程中,只有縫紉目前實現了自動化,而縫紉機很早之前就出現了。製作流程的其他部分由人工完成依然更快和更廉價。”
這種情況可能即將改變。在亞特蘭大的一棟舊廠房,Softwear Automation的一群技術人員在觸摸屏上敲入計算機代碼,以嘗試完善Sewbot機器人。為了解決縫製纖細布料的問題,他們為這款機器人安裝了可起到眼睛作用的攝像頭,就像工程師們為自動駕駛汽車所做的那樣。這些攝像頭可以拍攝縫合中的布料,分析圖像,據此指引機械臂的移動。
這項技術引起了沃爾瑪(Walmart)的注意,這家全球最大零售商沃爾瑪給了該公司200萬美元,作為一個牛仔褲自動化生產項目的一部分。去年9月,Sewbot機器人實現了一項突破,成功地將一個外側縫線縫到一條牛仔褲上。
明年,該公司計劃將Sewbot機器人用於生產T恤衫,目前97%的T恤衫是在美國以外生產的。
Softwear Automation首席執行官Palaniswamy
Rajan闡釋了開發這類技術背後的商業必要性,即使服裝公司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可以使用。
“如果你是梅西百貨(Macy's),想要10萬件這種款式的服裝,你必須提前9到12個月從中國訂購,”他說,“如果讓產地距離消費者更近,你可以下一個1萬件的訂單,1個月內到貨,然後可以看看某些設計是否會比其他設計賣得更好。”
沃爾瑪並非唯一一家關注自動化制衣的大型零售商。今年4月,亞馬遜(Amazon)申請了一項專利,開發一種“按需縫製”機器,可以在接到訂單後自動生產服裝。然而,刺激美國企業的不僅是快速的技術變革,還有政治現實。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及其“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承諾,已促使企業紛紛開始考慮如何將工作崗位遷回美國。
“毫無疑問,未來我們的工作將大為不同,”沃爾瑪首席執行官董明倫(Doug McMillon)最近對員工表示,“機器人、無人機、算法將完成一些我們過去不得不做的工作。有些人害怕這些變化帶來的結果。我認為我們不必害怕……我們成功的秘訣將永遠是我們的員工。”
發展中國家的政策制定者也意識到了這些趨勢。其中一些人認為,只要政府把握好政策,就仍有時間來造就一場南亞的製造業繁榮。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的首席經濟顧問阿文德•薩勃拉曼尼亞(Arvind Subramanian),曾研究“過早的去工業化”這個問題。坐在新德里財政部大樓的一個大辦公室,他說:“沒錯,機器人已經開始剪裁柔軟的布料了。但我不知道這是否是我們在未來9年或10年——或者更現實一點說,未來20年——應該擔憂的事。”
薩勃拉曼尼亞稱,將良好的培訓、精心安排的自由貿易協定和勞動力市場改革結合起來,可以在機器人變得足夠成熟和廉價、足以取代工人之前創造製造業就業機會。“如果他錯了,造成的社會影響將是巨大的,”Pahle印度基金會的庫瑪警告說,“這可能是一場噩夢,因為所有受過教育、有抱負的年輕人都將因這種自動化而失業。”
其他人認為,這些國家應該採取“止損”行動,轉而聚焦於服務業。2015年,摩洛哥智庫機構OCP政策中心(Policy
Centre)高級研究員尤里•達杜什(Uri Dadush)寫道,“製造業作為發展槓桿的重要性正在下滑”。他認為,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國家應該專註於把自己轉型成某些行業——比如旅遊、交通或金融——的專業中心。
對於庫馬里來說,服務業就業繁榮將彌補製造業就業流失的前景沒有絲毫安慰效果。
“如果我不做衣服,我就沒別的可做的事了,”她說,“我沒有接受過任何其他培訓。”
機器人如何比人工更擅長制衣
西雅圖軟件開發者喬納森•佐諾(Jonathan
Zornow)去年鼓搗出了一套方法——他認為這個解決方案掃除了數十年來制約着縫紉自動化的技術障礙。在“無聊至極”的時候,這位28歲的程序員一口氣看完了探索頻道(Discovery Channel)的紀錄片《如何製造》(How It’s Made),其間他驚訝地發現,完成製作一條牛仔褲的38道工序至少需要9個人。
佐諾的辦法不同於其他人:他想改變面料結構,使面料更好地配合機器人操作,而非提高機器人處理面料的能力。他為自己研究出的新工藝申請了專利:把布料浸泡於熱塑塑料熔液——讓棉花等纖細材料像木板一樣硬。之後機器人對這種硬面料進行縫紉、縫線和定形。一旦經過熱水洗滌,面料便會恢復彈性,成為一條牛仔褲。佐諾稱,他用這種方法做出了第一件完全由機器人製作的衣服:一件T恤。
佐諾表示,他正在和中國、印度和斯里蘭卡的“一些非常大的零售商”和製造商洽談,推銷這項被稱為Sewbo的技術。上月,阿迪達斯(Adidas)和美國服裝設計公司伊林費雪(Eileen Fisher)的高管們在曼哈頓觀看了Sewbo演示。
但甚至連佐諾這種狂熱者也承認,至少眼下廉價勞動力比機器(比如他的機器人)更有競爭優勢。
他稱,“如果你在孟加拉國,當你有一屋子的人願意為了每天1美元的工資為你幹活,你不會購買超級先進的縫紉機。”
相反,他把縫紉機器人視為一次機會,讓製造業更貼近購物者,縮短漫長而遲鈍的供應鏈——每件T恤平均要運輸約2萬英里才能抵達顧客手中。
譯者/何黎
最近跟台灣的眼鏡製造商聊,原來現在的機台CNC是利用遠端的網路程式控制來加工做出鏡片的度數。每一片不管有沒有成功,都要付錢給「荷蘭」的某家軟體公司。荷蘭這家公司沒做設備,但是跟設備廠合作。
回覆刪除想不到台灣-荷蘭又相連…
台灣軟體應該很強,只是台灣自己不知該如何發揮應用,也因此就只能替人代工。
刪除要不然,荷蘭可以發展的應用軟體,台灣有何不能?更何況軟體不是如過去那種基礎科學的研發所需的很多設備與周遭相關輔助科技。
所以說啦,說來說去就是台灣自己概念的錯誤,一直想當代工出口,壓低自己薪資,也導致自己本來的強項,能發揮的科技,就一直被隱藏埋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