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日 星期五

印度的大膽廢鈔實驗



莫迪的大膽廢鈔實驗
更新於2017224 07:35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 馬丁沃爾夫
2016118日,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宣佈,將立即廢除面額為500盧比和1000盧比的紙幣(分別約合7.5美元和15美元)。此舉導致流通中現金減少了86%。此外,被廢紙幣必須在1230日之前存入銀行,並且取款受到限制。
如此龐大國家的民選領袖此舉之大膽,讓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迄今所做的一切顯得微不足道。我們應把此舉視為印度打擊逃稅、黑色經濟和猖獗腐敗的鬥爭中的一次果斷行動嗎?還是應把它視為一位偏執的民主人士非常獨斷的做法?現在看來,兩者都有點像。從長期來看,結論要取決於未來的事態發展。
一個政治和經濟穩定的國家,突然採取如此意外、激進的廢鈔之舉,是前所未有的。一個民選政府為何要造成如此的沖擊——特別是考慮到印度的經濟如此依賴現金交易?作為一個中低收入國家,印度仍有巨量人口處於正規金融體系之外。此外,即使在印度這樣一個國家,其對現金的依賴程度也相對較高——據估算,目前現金支付仍占總體消費支付量的78%
根據印度財政部的2016-2017年度經濟調查,廢鈔政策有四個方面的目標:遏制腐敗、假鈔、使用高面額紙幣進行恐怖活動,以及黑錢(未向稅務部門報稅的收入)的積累。這些目標很受印度人的歡迎,他們異常平靜地接受了這一劇變,希望惡棍們能得到應有的懲罰。這些也是合理的目標。很少有人會否認印度受到大規模腐敗和逃稅困擾。然而,這一做法或許也會播下對政府承諾的長期不信任。疾病也許很嚴重,但這一處方的代價很高。它可能付出多大代價?會帶來多大好處?
短期代價是明顯的。正如上述經濟調查概括的那樣,這些代價就是不便和困境,特別是對處於經濟中非正規和現金密集型部門中的人而言。因為數億印度人很窮,影響並非微不足道。
造成這種短期代價的是現金供應的急劇下降。根據上述經濟調查,到12月現金供應相對於需求下降了35%。但是,調查也預計現金供應最早將在4月份回升。雖然流通貨幣增速大幅減緩,但活期存款的增長——本身就是政策執行過程的一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這一後果。結果利率也降了下來。(見圖表)
在分析短期代價時,分析強調對於三方面的沖擊:對於總需求——原因在於現金減少,以及那些選擇不申報現金持有量的人的財富永久性損失;對於總供給——原因在於現金作為一種生產投入品(例如在農業中)的作用;以及不確定性增加產生的影響。調查結論稱,總體而言,廢鈔可能通過對貨幣供應的影響,使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相對於約7%的基準年增長率暫時下降了0.250.5個百分點。
然而,即使在短期內,也存在好處。分析顯示,2%GDP掌握在反映黑色經濟活動的紙鈔手上。這些非法取得的財富,一部分會消失,一部分會被徵稅。這是因為,持有這些紙幣的人不得不申報這些來路不明的財富,要麽繳納懲罰稅,要麽失去財富,要麽洗白。總體上看,鑒於持有現金的風險在升高,該政策使得政府可以對黑錢徵稅,最起碼是一次性徵稅,或許還可能長期徵稅。整體而言,財富會從罪犯轉移到政府手中。人們很難為這些犧牲者感到抱歉。
此外,從長遠看,應該也會出現重大好處。首先,此次沖擊應會加快流動性財富進入金融系統,從而會提高經濟中的誠信度、透明度和效率。
一個重要結果或許是金融數字化程度的提高,盡管這將需要實施補充性的改革,尤其是那些便於沒有智能手機的印度人進行數字化支付的改革。另一個結果將是更高效的稅收。實現這一切的前提是,行動必須要堅決。一個敢於這麽做的政府,還有什麽事不敢做呢?
代價和好處哪個更大,最終將取決於目前的事態變化。重要的一點是,必須全面恢復銀行存款和現金之間的轉換。長期來看,印度或許會仿效其他經濟體,成為一個幾乎不使用現金的經濟體。
但是,現在就嘗試這麽做,時機很不成熟。此外,政府必須提供所需的政策框架和支持,以確保對民眾的金融包容(包括電子支付)。同等重要的是打擊腐敗,主要包括稅收的結構和管理。
在這方面,最近的一項成就是引入了一種增值稅——商品與服務稅。另外,選舉籌款改革也是至關重要的。政客並不能免於腐敗方面的懷疑。最後,重復廢鈔之舉將對信心產生毀滅性打擊。務必不能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是為了整個國家利益而做出不受歡迎決定的果敢領導人,還是為了自身利益而做出獨斷決定的領導人,這兩者之間經常很難區分。歷史學家或許會判定廢鈔之舉是前一種領導人所為。此事目前仍是未知數。讓我們看看莫迪接下來敢做什麽吧。
譯者/何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