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睡獅已醒之旅?



大國主君的歐洲夢幻之旅
何清漣     04.01.2014


    
默克爾向習近平贈德1735年繪製的中國地圖(圖片來自新京報)

話說習總這次歐洲之行收穫頗豐,先是在法國放言“睡獅已醒”,繼而在德國收到了一張
1735年的地圖,將其內容與國內媒體對地圖的反應仔細看下來,幾乎就是一場夢幻之旅。

咱還是按順序說吧。

*中國睡獅百年間究竟醒過幾回?*

習總在法國發表醒獅演講。據說“睡獅”典出拿破崙,因此中國元首在法國發表這番演說倒也順理成章。習總的原話如下:“拿破崙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

但這番話怎麼讀都有點彆扭:法國是西方國家中率先與中(共)國建交的國家(1964年),關係非常親密,連獅子是醒是睡都需要習總親口提醒,只有兩個可能,一是法國很麻木,至今可能還不知道中國這頭睡獅醒了;二是法國有可能認為中國這頭獅子不太和善可親。

討論這兩個可能都會引起很多紛爭。比如討論獅子和善可親,獅子是食肉族,以掠食相對其而言較弱小的動物為生,除了讓獅子轉基因,變成食草族,否則討論其是否和善沒有多大意義。況且,法國對這頭獅子歷來持親善討好之態,覺得它比美英更可親。討論獅子醒了這個話題,帶來的問題更多,如果不否認一個國家的歷史與文明有連續性,我們就會發現中國這只獅子在這百年間時醒時睡,但很難弄清楚是清醒的時候多還是睡著打呼嚕的時候多。目前,見諸現在中國互聯網的資料,中國這頭睡獅百餘年間一共醒過三回,喚醒者至少有三位:孫中山、毛澤東、改革開放的鄧小平。

*百年三喚睡獅醒,睡醒之際難分辨*

改變歷史的近現代人物之中,孫中山最早提及睡獅之說,18951月(光緒二十一年正月),孫中山回到香港呆了一段時間,他在西醫書院時的老師、英國人康得黎(James Cantlie1851-1926)這時仍在香港,為孫介紹了在當地開照相館的日本富商梅屋莊吉,希望梅屋能夠提供資金。孫中山在造訪梅屋時說:“歐美各國人都稱中國為睡獅。如果是獅子,要醒起來才有用。” 與此同時,睡獅之謂經常見諸報端與政論文,直到民國建立、北伐戰爭開始,所有革命還被稱為喚醒睡獅的行動,比如北伐軍軍歌就是這樣唱:“同胞們,大家起來,唱個歌兒聽,警鐘一鳴森森森,睡獅齊猛醒……”,按當時的說法,孫中山算是中國喚醒睡獅第一人,中國這睡獅似乎也猛醒過一次。

第二位就是毛澤東了。在中共官方宣傳中,毛澤東被稱為“喚醒東方睡獅的巨人” ,文革前及文革時期,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都被說成黑暗的奴隸制與封建王朝,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毛澤東的功績也就不止是喚醒睡獅,還升格為將中華民族從五千年黑暗中拯救出來的人,以及全世界勞苦人民的解放者。

第三位則是“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了。1978年之後,中國有段時期,報紙與電臺論政用語常以“自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開頭,後面跟著列舉種種改革成就,於是有人將改革開放與喚醒睡獅比擬。其時,香港電視劇《霍元甲》在大陸走紅,該劇主題歌幾乎傳遍大街小巷:“衝開血路.,揮手上吧,要致力國家中興,豈容國土再遭踐踏,這睡獅漸已醒”。不巧的是,“醒獅”還未被中宣部認可做圖騰,中國又成了“東方巨龍”,一首《龍的傳人》紅遍中國,“遙遠的東方有一條龍,它的名字叫中國”,做龍比做醒獅光彩,從此龍圖騰受寵。

如今中國的圖騰又成了醒獅,看來中國這頭獅子是醒是睡,除了在位皇上自己認可之外,還得權力繼承者認可。所以,今天看昨天,中國這頭獅子永遠在沉睡不醒。

*1793年地圖的國內版*

再說默克爾贈送的1793年地圖,這幅地圖在中國的說明用的是“變身”。以搜狐歷史為例,展示的默克爾所贈1735年中國地圖(http://history.sohu.com/20140330/n397452500.shtml),圖的左右下角均有德文圖示說明,但讀者無法看清楚。如果該圖片以紅線內的土地為清朝領土,今天的西藏、新疆與東北(即滿清的發祥地關外滿洲)都不在紅線內。也就是說,紅線內的版圖,與其說是清朝疆土,不如說象明朝疆域。搜狐網擔心讀者看不明白,乾脆將一幅根據《乾隆內府輿圖》做成的地圖,附於默克爾贈送的地圖之上並說明之:“從當時的中國版圖看包括北部的遠東,北起蒙古唐努烏梁海地區及西伯利亞,南至南海,包括"千里石塘、萬里長沙、曾母暗沙"(今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礁,西南達西藏的達旺地區、雲南省的南坎、江心坡地區等緬甸北部,西盡鹹海與蔥嶺地區,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亞巴爾喀什湖,東北抵外興安嶺,包括庫頁島,東南包括臺灣、澎湖群島。釣魚島更在其中。總面積達1300萬平方千米。除此之外,周邊國家如朝鮮、安南(越南)、南掌(老撾)、緬甸、琉球、廓爾喀(尼泊爾)、哲孟雄(錫金)、蘭芳共和國等則為清朝的保護國。”

1735年是什麼年份?正好是雍正駕崩,25歲的寶親王弘曆(乾隆)登基之年。乾隆可說是中國歷代皇帝當中最有福氣的一位,文治武功長壽,沒一樣不占全。但最牛皮的還是他擁有的疆域之遼闊,堪稱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其祖父康熙不僅費心開拓疆土,還召集專家,耗時30年繪成中國歷史上首幅地圖巨制《康熙皇輿全覽圖》(1717年),此後,清朝的領土幾經擴張,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新疆,大清帝國版圖空前廣大,北起自薩彥嶺,東北至外興安嶺,東含庫頁島,西至巴爾喀什湖地區,形成了空前的“大一統”多民族國家。乾隆帝派明安圖等人兩至新疆等地測繪,在《皇輿全覽圖》的基礎上,繪成《乾隆內府輿圖》,時人頌為盛世,待1792年英國使臣馬戛爾尼來時,乾隆帝可以說出“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默克爾在習總即位之初,贈送一幅乾隆登基之年由德國人繪製的地圖,國內附上大清帝國地圖並解釋說:“從當時的中國版圖看包括北部的遠東,北起蒙古唐努烏梁海地區及西伯利亞,南至南海”,如今遠東、唐努烏梁海、西伯利亞等地都在俄羅斯版圖之內,加上此時“克裏米亞公投入俄”事件正讓歐盟頗感不爽,國內網友因此熱議默克爾贈送此圖到底是出於什麼用意。

中國互聯網上早就流傳一篇“復興中華夢”的詩文: “借我三千虎賁,複我浩蕩中華。劍指天山西,馬踏黑海北,貝加爾湖張弓,庫頁荒島賞雪,晨赴恒河飲馬,夜抵碎葉攬月,中南半島訪古,東京廢墟遙祭華夏先祖。漢旗指處,望塵逃遁,敢犯我中華天威者,雖遠必誅!”只是那貝加爾湖、庫頁島的統治者現在是普京大帝,不是個好商量的主,因此“漢旗指處,望塵逃遁”的強國夢,只能施之于國內新疆與西藏等少數民族地區。這次借默克爾贈送地圖之機,愛國人士再次夢回庫頁島與周邊屬國,將習總的訪歐之旅演化成一次真正的夢幻之旅。

但是,“誰為神州理舊疆”?中國土地上的立體化污染之嚴重,讓人不由得要問:如果現有的土地都被污染得成為人類不能使用的毒地,夢回舊疆又能如何?

對於所有懷念大清皇輿全覽圖的同胞們,我想借南宋詩一首贈之:“三分天下二分亡,猶把江山寸寸量。縱使一丘添一畝,也歸不似舊封疆”。今天中國的軍備再隆,GDP再高,人的生活畢竟還離不開清水淨土與新鮮空氣。此三物難求,夢幻之旅再多幾次又有何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