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社論:香港與臺灣本土運動的對話





社論:香港與臺灣本土運動的對話

 2015-06-23 06:00

被喻為「國師」的香港本土城邦自治運動的理論家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陳雲根(陳雲),在五月二十五、六日兩天旋風式地到訪臺灣,並與臺灣本土運動界進行了兩場公開的座談。一場主題為《香港城邦論vs.香港獨立論──中共眼中港獨與臺獨的深度對話》,主辦單位為臺灣北社、臺灣和平草根聯盟、哲學星期五志工團、青平台基金會、慕哲社會企業,由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沈清楷主持,與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叡人對談;另一場則由香港復興會與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學生會合辦,由臺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邱榮舉主持,與前立法委員林濁水對談,主題為《香港、臺灣本土運動的發展與前瞻》,而這一場在臺大法律學院舉辦的演講,則吸引了大量在臺灣的香港留學生的參與。
陳雲根的訪臺,受到臺灣媒體的矚目和報導,同時也引來中國共產黨媒體的高度撻伐,指其為港獨與臺獨的合流,而港臺的社會運動界和文化界,則認為這是港臺社會互相瞭解的一次極有意義的對話。無論如何,陳雲根的訪臺開啟了港臺本土運動的交流,則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陳雲根的香港城邦自治論,基本上認為香港是一個擁有有限對外交往能力的自治體,香港城邦的港人高度自治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關於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保障,但香港城邦自治卻正遭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黨國勾結香港本地買辦權貴所實施之內部殖民政策的侵蝕,香港融合中國華夏文明和西方現代文明的中國遺民文化更受到敵視。因此香港城邦自治論主張通過香港本土優先的政治思維與作為來全力維護一國兩制,甚至未來向深圳、東莞、惠州擴展生活空間,建立大香港城邦。由此可知,香港城邦自治論並不主張香港獨立建國,他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視為分裂主義,指為港獨,和流亡西藏被指為藏獨一樣,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操作中國民族主義下的厚誣。陳雲根擔任主席的香港復興會,是香港城邦自治論的主要推動機構,他們正通過社會運動的組織和參政的準備來落實其理念。
香港城邦自治論對於香港泛民主派政治路線的批判極為強烈,指其為「左膠」,意即左派幼稚病,認為泛民主派從中英香港談判以來所謂民主回歸中國的政治領導,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大陸人民有著過多不切實際的幻想,使香港再殖民化,建立在普世價值、中國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中國民主化論述和六四悼念陳義過高,忽略了香港本身的承受能力,更無視於有限資源在本土建設的有效運用。通過批判泛民主派和反共和反中國殖民的鮮明立場,本土派在近年中港社會與文化衝突中異軍突起,得到不少基層民眾的擁護,他們將政治支持釘根在香港本土人民的優先利益,並且通過解殖民化的論述,力圖重振香港人民的本土認同,重振香港人民的光榮感,只是在策略操作上,過度對比中港的文化差異,將中國標籤化,儘管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香港統治政策產生極大的壓力,卻也有時不免傷及中國大陸人民的感情和民族尊嚴,如不適當自我提醒和調整,極易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操作中國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而裹脅中國大陸人民對其展開打壓。香港和中國大陸土地相連,人口不成比例,本土化的政策如果不能得到中國大陸人民的體諒和理解,終究難以抵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和經濟殖民的進擊,中港的戰場在香港,不在中國大陸,縱使焦土巷戰勝利了,傷害的仍是香港本土的利益。
香港泛民主派和臺灣本土派的交流早已展開,政黨中如香港民主黨、社會民主連線和民主進步黨便有極為友好的關係和默契,社會運動和知識界則以華人民主書院為最重要的交流平臺,定期或不定期地組織有兩地社會運動團體和知識分子的研討活動或觀摩互訪。臺灣本土派因為與中國大陸遠隔臺灣海峽,臺灣又已為一事實主權獨立國家,在民主化後面對中國較具有文化上和政治上的自信,又與中國大陸紅色權貴並無太多的利益糾葛,具有經濟上的相對自主性,因此,對於中國民主化和香港民主化的議題,多能以超越民族主義的普世價值立場以及華人的文化和民族感情表達關懷與支持。在臺灣,反而是本土派和獨立派人士,更多地表達了對於香港和中國民主運動的同情,而願意從臺灣本土運動的經驗,為香港的民主回歸派提供建言和可能的協助。
相形之下,臺灣對於香港本土派的認識和交往則就有待開展。香港本土派對於中國文化的孺慕推崇和臺灣不同,香港本土派的意識型態淵源之一為新儒家,而新儒家則從未成為臺灣本土意識的主流;臺灣本土派將中華文化視為臺灣文化的重要成分,卻主張批判地繼承,也無意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爭奪中國文化詮釋權的正統,而香港本土派則以中華文化為武器,批判和嘲弄中華人民共和國及被其洗腦的中國人;臺灣本土派主張人民自決,臺灣人民應先有獨立主權,並有決定是否加入未來中國的權利,香港本土派則與泛民主派相同,都主張中國統一,而前者則更明確主張中國應實現統一,香港在中共崩潰後,以城邦地位和臺灣、澳門和各獨立省份共同創建中華邦聯。
不過,港臺兩地的本土派都擁有立憲民主的堅定信念,對於彼此不同的政治立場都能夠相互尊重和謙虛認識,也都能夠寄予祝福,雙方也對於中國共產黨黨國權貴專制主義和中國民族主義法西斯主義戒慎恐懼,認為在反對論述和以本土利益為優先的政策目標定位上,特別是爭取國際輿論和民間社會的理解和支持上,雙方都有更多相互交流合作與學習提攜的空間。香港本土派和泛民主派固然在香港存在政治和意識型態競爭上的緊張關係,但對臺灣而言,他們都是在反中國共產專制主義統一戰線上值得尊敬和關心的盟友,他們在香港土地上與共產黨殖民政權及其買辦短兵交接的日常鬥爭,其間的艱辛和壓力,則都是臺灣人所萬萬不及,難以完全體會的。臺灣作為唯一的華人民主國家,在香港本土民主反對力量對全球華人發聲,以及全球華人對香港民主運動提供聲援的功能上,乃具有無可替代和責無旁貸的後勤和助攻角色。
香港立法會於六月十八日以二十八以八的懸殊票數,否決了香港特區政府提交的〈行政長官普選辦法公眾諮詢報告及方案〉,表達了香港人民反對由中國共產黨黨國主導的行政長官假普選方案的全民意志,這是香港民主的勝利。我們呼籲中華人民共和國尊重一國兩制,放棄對香港高度自治的進一步的干預。臺灣獨立是臺灣本土派基於反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併吞臺灣所主張的國家正當防衛手段,也是理想的國家圖像。臺灣人民在反對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同時,支持獨立也已逐漸成為主流民意,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臺灣的打壓以及香港的殖民,都為臺灣分離意識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如果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樂見香港也出現主張獨立建國的分離主義主流意識,想想以一國兩制垂範臺灣的初衷,就可以知道其間的道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