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

19大後的習皇一世



BBC中國總編看中共十九大之一:習核心
凱瑞(Carrie GracieBBC中國事務總編輯
編者按:將於下周三召開的中共十九大將決定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方向,引發國際媒體的關注。過去五年,習近平治下的中國政治與過往有何不同?這次的黨代會,又將對世界產生什麼影響?今天起,BBC中國總編凱瑞為您梳理習近平的這五年。
國子監是我在北京最喜歡的地方之一清幽寧靜的庭院,粗壯的柏樹和古樸的石桌,令人聯想起古時一代代學者來這裏趕考的情景,也提醒我中國的治國經綸已經有多麼久遠的歷史。
下周即將舉行的中國黨代會仍將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但在幕後,中國政治仍將是一場權力的遊戲,仍將繼續走他們一直在走的路,與自古以來的政治角逐毫無二致:表面上團結一致,對帝王卑躬屈膝,但幕後陰謀詭計,口是心非,背後拆台。
就連中國革命的領袖毛澤東也是更著迷於中國歷史朝代更替的計謀策略,而不是共產主義鼻祖馬克思的理論。
當大多數進入世界發達國家行列的集權國家在轉型過程中逐漸走向民主化時,習近平的計劃則正相反實行某種有限制的集權統治。


Image caption習近平這五年
"皇帝"
當國際舞台的聚光燈集中在特朗普的美國和脫歐進程中的英國之際,一場不動聲色但卻極富震蕩性的政治大戲正在中國大陸上演 習近平實際上成了"皇帝",雖然這個詞有點兒過於封建色彩,但核心權威,實際是一個意思。
北京的街道上已經掛滿了紅色橫幅,讚揚核心領導的演講,黨的宣傳機器也源源不斷地推出各種文件、動畫宣傳,甚至說唱歌曲,頌揚習主席的魅力、智慧和忠誠。
這一切當然還無法同當年狂熱的紅衛兵們舉著小紅書在天安門廣場上對毛主席的頂禮膜拜相提並論,但這可以說是中國過去40年來最接近個人崇拜的現象了。
僅這一點就意義重大。當毛澤東在1976年逝世之後,中國共產黨的老一輩領導人誓言,絶不再回到使中國陷入深重災難的一人獨裁的老路。取而代之,他們決定採取集體領導制。
然而五年前當習近平上台之前,這種集體領導方式似乎未能有效解決中國的問題。號稱為人民服務的共產黨,本應當成為人民公僕的黨和國家機構,反而成為官員貪污斂財的渠道。
反腐
為了控制和打擊貪污腐化,壓制盛筵酒席、豪車豪宅和小三情婦,習近平比他的前任獲得了更大的權力。然後,他開始"幫助"自己了。
我們看到五年來的震撼結果是一系列黨的高官紛紛落馬,被送上法庭,從他們的別墅豪宅查抄出一卡車一卡車的現鈔、黃金、玉器和古董。
根據中國政壇的標凖,這樣的成就無疑是驚天動地,令習近平在中國民眾中獲得極高的威望。政治觀察家們卻認為,他的打擊對象多為他的政壇對手,而不是那些同樣腐化的他的朋友。
不過或許情有可原,習先生不可能把所有的黨內精英都一起送上法庭,總還要有人管理國家吧,另外他也得時刻警惕出現政變。用黨的宣傳語言來說,習近平的第一屆執政交出了一流的答卷。
在他凖備第二屆連任之際,習近平顯然已經成功地將中國的未來鎖定在自己身上,鎖定在他對黨的控制和黨對中國公眾的控制上。在全球化大潮下的中國,中國公民能選擇到西方學習、工作和旅遊,中國政壇的角逐也擴展到你身上。
是的,同志,習近平也考慮到了你。


習近平執政五年:集權之後 下一步是?
20121115日上午,中共新一代領導人習近平與其他六名政治局常委走上台前,首次一同亮相會見中外記者。他曾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
五年過去,習近平在大刀闊斧的反腐運動和不斷加強的社會管控中鞏固自己的權力。在集權之後的下一個五年,他會帶領中國往什麼方向走?未來五年,他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反腐治官
這五年,習近平的執政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反腐運動。從令計劃、薄熙來等高官到縣市小官,這五年落馬的人涉及到中共各個階層的官員,牽扯到的貪腐內幕也觸目驚心。
《人民日報》9月報道稱:「要問這5年黨和國家工作中最大的亮點、最得人心的是什麼?最具共識的回答一定是:反腐敗!」這篇報道中還給出了具體數字,截至今年6月底,共立案審查中管幹部280多人、廳局級幹部8600多人、縣處級幹部6.6萬人。
香港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對BBC中文表示,無論習近平反腐的出發點是什麼,但是他的成績是歷代領導人中都沒有的,「這的確是他上任五年以來比較有突破的地方」。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中國研究院院長曾銳生教授也認為,雖然習近平的反腐並沒有真的把貪污消滅,只是把貪污減少,但對於痛恨貪污的民眾來說,減少一部分就能讓他們非常高興。
但也有學者認為,習近平是以反腐為旗號大搞政治鬥爭,打壓中共其他派系,為自己樹敵頗多,這將阻礙他未來的執政。
「他權力鬥爭技巧不如毛澤東,毛澤東是利用各派之間的鬥爭挑動他們鬥爭,自己來做平衡調節的人、平衡各派關係的人,」歷史學家章立凡認為習近平不是這樣,「他是親歷親為,親自帶隊去鬥爭。」
「權力鬥爭本身也給他自己帶來了恐懼,他得罪的方面越多,他自己安全感就越少,」章立凡認為。
管控社會治民
2012年秋天開始,中國政府壓制社會輿論、擠壓社會空間的舉措就層出不窮。從2013年網絡流出高校「七不講」,到2015年抓捕數百名維權律師,再到今年初工信部嚴打VPN,直到前段時間中國網信辦發出通知,要求網絡群主對內容負責。
加拿大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公布的2016年人類自由指數排名表顯示,中國在159個國家中位列141名。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發佈的2016網絡自由度調查指,在它評估的65個國家中,中國的網路自由度已經連續兩年倒數第一。無國界記者今年4月發佈的全球新聞自由指數也顯示,中國在18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倒數第五。
「『治官』和『治民』反映了習近平十八大執政以來權力運作的一個邏輯,就是集權的邏輯,」上海政法學院副教授陳道銀告訴BBC中文。
陳道銀認為,通過反腐治官,習近平清除了十八屆中央確立的權力結構,不允許黨內出現第二個權力中心,將權力收縮到自己的手中。治民也是同樣的邏輯,壓縮社會的自主空間,不允許在社會上有多元觀點存在,對一些異議人士、"大V"、維權律師和金融大鱷等民間可能挑戰中共執政的一些權力中心進行打壓,消減這些潛在因素。
「這兩者都為了鞏固中共的執政地位,不容許黨內或社會上出現可能挑戰領導人權威的權力中心存在,」 陳道銀說。
成為核心之後 下一步是?
在這五年中,習近平不但擔任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還擔任了中央數個領導小組的組長,將政治、經濟等各個重要領域的權力牢牢抓在手中。
去年10月,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閉幕後發佈的會議公報中,首次將習近平認定為「核心」,而中共此前僅有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三個核心,這象徵著習近平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權力。
然而在這之後,習近平似乎有意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威望和權力,有評論指,在即將召開的十九大上,習近平可能讓其思想進入黨章,甚至為二十大之後繼續擁有權力做鋪墊。
習近平初上台之時,有人期望他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帶領中國實現民主憲政,也有人認為,集權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推動改革。
但是幾位觀察人士都對BBC中文表示,過去五年,沒有跡象顯示習近平有意推動政治體制改革。
劉銳紹認為,習近平對自己這個地位還是沒有信心,他還擔心有人會影響他的位置,擔心出現問題的時候會隨之出現黨內、民間的反對力量,所以習會繼續集權。
「中國的政治體制是協商式的列寧政治體制,這個體制沒有改變,習近平沒有把這個體制改變的意願,也沒有做什麼事情來把這個體制改變,他做的事情只是把這個體制做得越來越強,」曾銳生指出。
而未來習近平的挑戰主要來自於經濟問題,劉銳紹告訴BBC中文。
他解釋說,中國經濟增長很大一部分是由出口帶動,如果出口減少,中國的工廠的訂單就會減少,工人就會失業,就會轉化成為內部的穩定問題。
章立凡也認為,如果習近平能把經濟搞好,解決一些民生上的問題,可能會緩和國內的矛盾,但如果沒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體制內外的矛盾積累多了之後很難確保這些矛盾不爆發。
「未來五年我覺得有相當多的風險,看他有沒有能力去化解,」章立凡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