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歐美經濟摩擦在激化邊緣?
2016/11/25
中國與歐美等主要國家的經濟摩擦出現激化的跡象。美國政府11月23日表明瞭不承認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協定中的「市場經濟地位」的方針。此外,歐盟(EU)也持相同態度,日本保持步調一致的可能性很大。歐美的意圖是,在成為焦點的鋼鐵産品方面,遏制中國的低價出口,而表示反對的中國正在考慮採取對抗措施。
「中國在發展市場經濟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是舉世公認的」,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耿爽在11月24日的記者會上如此強調稱。這是在反駁美國商務部長普利茲克(Penny Pritzker)聲稱「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時機尚不成熟」這一説法。
中國在2001年加入WTO之際,同意在最初15年裏接受「非市場經濟國家」的地位。「非市場經濟國家」指的是政府控制匯率行情和生産活動的國家,貿易夥伴國將易於採取徵收嚴厲的反傾銷關稅等對抗措施。
這一「15年」的期限即將在今年的12月11日到期。中國的立場是,「自動獲得市場經濟地位」,但日美歐一直主張「應個別作出判斷」。有分析認為,繼暫時不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歐盟和美國之後,日本考慮到外交關係,將不明確是否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同時將在事實上像對待非市場經濟國家那樣應對中國。
是否賦予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關係到能否通過高關稅來防禦來自中國的傾銷。
如果中國仍是非市場經濟國家,將能以其他第三國的價格作為標準,判斷是否屬於傾銷。但一旦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則歐美只能在出口價格明顯低於中國國內的情況下才能徵收反傾銷關稅。
目前的問題在於中國鋼鐵産品的國內價格大幅低於國際價格。進入2016年後,中國的國內價格也大幅上漲,但以鋼筋為例,仍比日本低1~2成。2015年中國粗鋼産量為8億噸,而産能則超過11億噸,也就是説,接近日本産量3倍的産能屬於過剩。
中國試圖通過擴大出口來解決過剩産能問題。鋼材出口已從創出近期低點的2009年的2400萬噸猛增至2015年的1億1200萬噸,增至4倍。日美歐的鋼鐵企業業績因此陷入惡化,不得不實施裁員。
1~8月中國遭受各國實施的反傾銷調查比上年同期增加49%,達到85起,其中35起涉及鋼鐵。按國別來看,美國為18起,數量最多。鑒於難以對市場經濟國家採取反傾銷措施,美國暫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也是自然的結果。對此,據稱中國將討論採取對抗措施,包括向WTO起訴拒絕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國家等。
中美間的摩擦不僅限於反傾銷問題。以2005年中國國有石油企業收購美國大型石油企業遇阻為開端,美國政府時常出手叫停中國企業對本國企業的收購。今年2月,中國紫光集團也以美國當局展開調查為由,放棄了對美國硬碟驅動裝置生産商的出資計劃。
美國議會的智囊機構在11月16日向美國議會發出請求,要求阻止中國企業對美國企業的收購,該機構擔憂的認為中國正以安全保障為目的利用本國企業。
一方面,中國排擠美國企業的行動也很突出。例如,中國已在事實上已將谷歌和推特等美國企業排除在本國市場以外。
隨著全球化的進展,日美歐在經濟層面與中國前所未有地加深了相互依賴。例如美國通用汽車(GM)和德國福斯(VW)銷量汽車最多的是中國市場。如果貿易摩擦加劇,中國還可以不依賴訴訟等手段,而是訴諸於動員國營媒體的抵制運動。
高舉「美國第一」大旗的美國川普下屆政權的上台也將成為加劇經濟摩擦的主要因素。川普在總統選舉期間一直主張,「向屬於匯率操縱國的中國的進口産品徵收45%的關稅」。雖然在當選後他並未提到這一點,但中國對此日趨感到擔憂。根據WTO協定,美國無權單方面提高針對特定國家的關稅,但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倪月菊認為,即使僅僅推進旨在提高關稅的調查,對中國經濟也將産生巨大影響。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北京 原田逸策
¯\_(ツ)_/¯ 現在周邊都是流氓。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