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7日 星期一

來自2066年的歷史答捲:人性的愚蠢



來自2066年的歷史答捲:人性的愚蠢
更新於2016113 06:57 
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 托馬斯懷特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編者按】本文是應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邀請讀者參加其2066年的歷史考試而作。英國《金融時報》將從收到的170篇作品中選擇最優秀的五篇刊發(FT中文網選擇其中三篇發表)。本篇答案回答的問題是:為什麽歷史的終結只持續了20年?
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前十年間最強大的外交政策工具不是武器或者外交同盟,而是一種理念。這一理念像所有強大的理念一樣簡單:一個國家只要取得經濟上的成功,便會實現自由化,並成為國際社會更負責任的一員。這應驗了。在二十年時間里,全世界都在趨向同一種自由秩序模式,並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及大國合作。
21世紀的巨大歷史謎團在於:為什麽世界主要大國同時、幾乎歡天喜地地撕碎了這一秩序,開啟了一個充斥對抗、保護主義及有限戰爭的新時代,在這個新時代里,所有國家的境況都變得更糟。為什麽歷史的終結”——由當時37歲、擔任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研究員的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提出的概念——走向了終結?
答案就在眼前——在福山所著的《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頗具先見之明的最後一章中即可找到。他寫道,人類註定要鬥爭。如果人不能為一項正義的事業而鬥爭,即使因為這項正義的事業在上一代已經取得了勝利,那麽他們也會與這項正義的事業作鬥爭。他們將與這種和平及繁榮進行鬥爭,與民主進行鬥爭
而現實確如福山所料。全球主要大國都受益於趨向同一種自由秩序的時代。然而,它們卻故意地結束了這個趨同時代。
以中國為例。2011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已從1991年的4130億美元增長至7.5萬億美元,位居世界二號強國。中國本可以與美國合作,穩住其西側。但相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選擇占領南中國海。他占據了許多無人居住的島礁,卻引發了一場地區性冷戰,導致了20年的去全球化、經濟停滯,最終引發革命。
2011年,形勢對俄羅斯也非常有利。沙皇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當時已退居總理之職,且正在考慮隱退。俄羅斯領導人德米特裡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強烈地意識到了進行全面經濟改革的必要性。那時,俄羅斯與美國關系良好,甚至支持美國對利比亞進行軍事乾涉。那時,俄羅斯還未深陷其在敘利亞持續20年的戰爭泥潭之中,美俄圍繞波羅的海國家的3日戰術性核戰爭還是8年後的事情。
2012年,重掌大權的普京害怕經濟改革與政治自由化會削弱自己對權力的控制。他團結俄羅斯民眾與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作鬥爭,並接受經濟上的苦頭為代價。在20世紀頭20年,俄羅斯很少離開報端,但其衰落之勢不可阻擋,衰落使其解體成為不可避免的結局。
東方國家對趨同時代的破壞或許可以理解。俄羅斯和中國從始至終都是局外人。但真正令人困惑的是西方發生的事情。這本應是西方最美好的時光。通過中國合作,美國和歐洲避免了2008年金融危機後再次出現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那次危機最初的嚴重性超過了1929年,但隨後的經濟衰退不像上世紀30年代那般嚴重,而且幾年內,增長就得以恢復,就業開始改善。正當經濟復蘇企穩之際,政治卻發生了惡性逆轉,這可謂歷史的一個巨大諷刺。
歐盟(EU)未能啟動適當的財政和金融改革,使其在下一輪經濟危機2018年準時到來時(繼1997年東亞經濟危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毫無抵抗之力。英國在2016年投票決定退出歐盟,其時對本國未來的全球角色尚無清晰的打算。退歐談判又曠日持久地持續了逾10年,在此期間,倫敦的金融業被掏空,英國經濟以絕對值計算發生了衰退。
然而,這些都不及美國人民所做的那麽愚蠢。從古至今,從沒有一個國家能享有美國所擁有的力量、繁榮和影響力。但美國人堅信,世界其他地區在占他們的便宜,於是開始向內收縮。美國進行收縮的最初跡象出現在2011阿拉伯之春人民革命運動失敗後的中東地區。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在高漲的民族主義情緒中當選美國總統,他很快中止了美國對歐洲和東亞承諾的所有安全保障。到他200天(他的身家正好有2001百萬美元)後被彈劾時,美國領導的全球秩序已滿目瘡痍。接任總統的邁克彭斯(Mike Pence)拼湊起一個新的北約,但在俄羅斯2019年發起挑戰後,這個新聯盟瓦解了。
上世紀90年代及本世紀頭十年,全世界都受益於一體化帶來的正面網絡效應。一個領域的進展(經濟繁榮)帶動了其他領域的進展(大國合作)。趨同時代的瓦解使情況逆轉過來,中東的混亂、俄羅斯的咄咄逼人、反全球化情緒及美國的民族主義相互作用,產生可怕的負面強化效應。
根本原因說起來平淡無奇,本質在於人性。一些人厭倦了現狀,足夠多的人因為搞不清什麽是更壞的選擇而跟隨了他們。激情壓倒了利益。這種情況並非第一次出現。大約一個世紀前,歐洲國家慶祝了一個世紀和平的結束,狂熱地投入了當時歷史上最具破壞性的一次大戰。愚蠢或許只是人性固有一部分。
本文作者是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員
譯者/申凱


來自2066年的歷史試卷
拉赫曼:我試著設想,未來歷史學家會對當今的政治事件提出什麼問題,並擬制了一份給未來學生的歷史試卷。
更新於201697 06:00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吉迪恩•拉赫曼
新聞報道有時被稱為歷史的初稿。本文是為2066年畢業的學生准備的歷史試卷初稿。我試著設想了未來歷史學家可能對當今的政治事件提出的一些問題。
為了讓此次練習更加有趣,我們邀請讀者回答試卷任何部分的任何問題,並將答案發送至essayquestion@ft.com。我們將挑選其中最有意思的三份答案刊發在英國《金融時報》網站上。投稿時間截至920日。
有意答題的讀者們或許會注意到,有些問題可以在現有知識的基礎上回答,而另外一些問題可能需要對未來進行一定程度的推測。在適當的情況下,作答者可以運用自己的想像力和直覺為尚未明晰的事件補充一些細節。
答案字數要求在700900字(英文單詞)之間。限時一小時。
第一部分:美國
1. “對衰落的有序管理。”請就對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外交政策的這一評價進行論述。
2. 一位偉大的社會改革家,還是令人大失所望?這兩個對奧巴馬總統任期的評價,哪一個更公正?
3. 為什麼布什家族(Bush)與克林頓(Clinton)家族在1988年至2020年間對美國政治有如此強大的控制力?
4. 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崛起並非偶然,而是政治、社會長期趨勢的必然結果。請就這一說法進行論述。
第二部分:歐洲
1. 英國退歐(Brexit)是歐盟(EU)衰落的征兆,而非根本原因。請就這一說法進行論述。
2. 為什麼“歐洲計劃”無法為德國問題提供明確的答案?
3. 為什麼法國人在21世紀初沉湎於本國的衰落?
4. 康拉德•阿登納(Konrad Adenauer)、赫爾穆特•科爾(Helmut Kohl)的稱職接班人:請就對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的這一評價進行論述。
5. 為什麼說歐元對南歐是如此嚴重的一場災難?
6. 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是俄羅斯的好沙皇還是壞沙皇?
7. 為什麼土耳其背棄了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爾克(Mustafa Kemal Ataturk)留下的政治遺產?
第三部分:中東地區
1. 阿拉伯之春運動為什麼會爆發,又為什麼失敗了?
2. 2011年以來,敘利亞人民的遭遇更多地應歸咎於外部勢力而非該國自己的政府。請就這一說法進行論述。
3. 後革命時代的伊朗對中東和世界秩序在多大程度上是威脅?
4. 浮士德式的協議:請就這個對9/11之前及之後美國與沙特關系的評價進行論述。
5. 巴以衝突是1989年後中東問題的核心,還是分散了國際社會對真正問題的注意力?
第四部分:亞洲
1. 為什麼21世紀初亞洲強國一心想要占有一些無人居住的島嶼和島礁?
2. 共產黨統治的維持對中國在1978年至2016年間的發展至關重要。請就這一說法進行論述。
3. 為什麼中國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威權主義程度加深、而非減少?
4. 為什麼1989年後中國和東歐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這對全球秩序的影響是什麼?
5. 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代表了一個新的印度嗎?
6. 全球政治自1980年以來最重要的現實是亞洲日益增長的經濟實力。請就這一說法進行論述。
7. 一次勇敢但注定失敗的冒險:請就對安倍經濟學(Abenomics)的這個評價進行論述。
8. 為什麼世界主要大國容許朝鮮開發核武器?
第五部分:非洲和拉丁美洲
1. 新南非有多“新”?
2. 為什麼非洲成為中美展開影響力較量的第一塊大陸?
3. 石油是禍不是福:參考21世紀初的尼日利亞或安哥拉對此進行論述。
4.為什麼烏戈•查韋斯(Hugo Chavez)會成為全球左派的偶像?
5. “巴西是未來之國,而且將永遠都是。”對於1950年至2016年間的巴西,這一評價恰當嗎?
6. 地緣上臨近美國對1980年後的墨西哥是福還是禍?參考其他拉美國家對此進行論述。
第六部分:一般問題
1. 為什麼“歷史的終結”只持續了20年?
2. 新自由主義有助於理解21世紀初的政治經濟嗎?
3. 新保守主義有助於理解21世紀初的美國外交政策嗎?
4. 全球化導致了全球寡頭政治的出現嗎?
5. 為什麼全球化無法扼殺民族主義?
6. 為什麼社交媒體的崛起對傳統政治擁有如此巨大的顛覆作用?
7. 氣候變化證明了由民族國家和民主政治構成的世界無法應對21世紀的挑戰嗎?
8. 國際刑事法院(International Criminal Court)代表了國際法律體系的高峰。請就這一說法進行論述。
9. 機器人會有能比人類更好地回答這些問題的那一天嗎?

譯者/申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