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8日 星期五

三位美國總統難猜普京之謎




http://cn.nytimes.com/world/20140327/c27putin/zh-hant/
三位美國總統難猜普京之謎
PETER BAKER 20140327
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認為他是個冷酷且會找麻煩的人,但預言他會是個強硬、能幹的領導人。喬治·W·布殊(George W. Bush)想在反恐戰爭的問題上讓他扮演朋友和合作夥伴的角色,但他的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最終破滅。
貝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試著通過逐步在克裏姆林宮內積聚「盟友」的方法進行變通。該方法一度奏效,但逐漸失效,直到現在美俄關係達到了冷戰結束以來最糟糕的境地。
週五,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V·普京在克裏姆林宮簽署了完成吞併克裏米亞的法案。他從就任總統以來一直拒絕聽取西方國家的提議。
15年中,弗拉基米爾·V·普京(Vladimir V. Putin)困擾著想把他琢磨明白的歷任美國總統,使他們一次次地對他下錯判斷。他不遵從對他的假設,斷然拒絕他們示好的努力。跟他們吵過架,給他們上過課,誤導過他們,指責過他們,讓他們等待過、猜疑過,背叛過他們,也曾感覺被他們所背叛。
三任總統都曾經用各自不同的方法,試圖與俄羅斯營造一個難以言傳但卻具有歷史意義的嶄新關係,但發現他們的努力在這位精瘦的武術高手和前克格勃上校面前全是白費。他們要麼一廂情願地把普京想像成另一個樣子,要麼自以為可以控制一個拒絕被掌控的人。他們通過自己的視角來審視他,以為普京會以他們設想的方式來考慮俄羅斯的利益。他們還低估了他強烈的不滿。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華盛頓已經不對他抱有任何幻想。那些幻想最終不可避免地被普京對克裏米亞的佔領,和隨後的相互制裁所打破。俄羅斯軍隊現在集結在烏克蘭邊境,當下爭論的焦點從如何與他共事變成了如何與他對抗。
「他已經表明了他的態度,」奧巴馬總統的前國家安全顧問湯姆·多尼隆(Tom Donilon)說。「這就是我們要應付的人。希望這些問題自己消失不是方法。」
往前追溯,三任總統的助手們給出了大致相同的說法:他們的上司並不天真,也意識到了普京的本來面目,但認為除了試圖建立一個更好的關係,並沒有什麼其他出路。也許是他們出臺的一些政策激化了普京的不滿,不論是北約(NATO)的擴張,伊拉克戰爭,抑或是利比亞戰爭。但他們表示,最後發現自己在與一個從根本上和西方完全對立的俄羅斯領導人較量。
「我知道有一些批評的聲音,質疑兩國關係的重啟是否失策,」多尼隆說,他在這裡用到了奧巴馬政府對其策略的專用詞彙。「不,重啟並非失策。重啟的結果有一些使美國直接受益。」
一些專家稱,奧巴馬和他的兩位前任都只看到他們想要看到的東西。「西方社會觀念認為普京是一個務實的現實主義者,只要有足夠的共同利益,他就會願意合作,」美國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國際研究學教授詹姆斯·M·戈德蓋爾(James M. Goldgeier)說。「我們被這一說法所蒙蔽,忘了普京的實際目的是修改冷戰後的國際秩序。莫斯科在該秩序中失去了對重要領土的控制,並眼睜睜看著西方國家在擴張領地。」
15年後,華盛頓沒有人再將普京看做合作夥伴。「他睡覺前想著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醒來時想著史達林(Stalin),」眾議院情報委員會(House Intelligence Committee)共和黨主席邁克·羅傑斯(Mike Rogers)周日在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會見媒體》(Meet the Press)節目中說。「我們需要明白他是誰,他想要幹什麼。與我們對21世紀的設想可能不是一回事。」
布殊的幻滅
克林頓是第一位要面對普京的美國總統,儘管他們同時在任的時間不長。他在擔任總統的大部分時間裡與俄羅斯前總統裏斯·N·葉利欽(Boris N. Yeltsin)建立了穩固的關係。葉利欽選擇相信他親自挑選的繼任者。普京在1999年成為俄羅斯總理,新年前夜成為總統。
「在結束會面離開的時候,我的想法是相信葉利欽選擇了一位有能力、勤奮的繼任者,能比他自己更好地應對動蕩的俄羅斯政治和經濟現狀,畢竟當時葉利欽的健康狀況有問題,」克林頓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當普京在20003月的選舉中當選後,克林頓致電向他表示了祝賀,他後來寫道,「掛了電話,我就在想普京的堅韌能將俄羅斯團結在一起。」
但克林頓也有他自己的擔憂,尤其當普京對分裂情緒高漲的車臣共和國發動殘酷戰爭,以及打壓獨立媒體後。他曾私下力勸葉利欽提防他的繼任者。克林頓還感受到了普京對他的冷落,他似乎對與即將離任的美國總統打交道並不感興趣。
布殊就任的時候就對普京心存懷疑,私下稱他是「一個冷酷的傢夥」。但20016月,雙方在斯洛文尼亞舉行首次會晤,布殊發表了現在廣為人知的評價,稱自己看到了這個俄國人的靈魂,隨後兩人建立起了融洽的關係。為了聯絡感情,普京給有虔誠信仰的布殊講了一個故事,是關於他母親給他一個十字架的故事,這個十字架是他的鄉間住所著火後唯一倖存的東西。
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相信這一套。布殊的副總統迪克·切尼(Dick Cheney)曾私下告訴別人,看到普京的時候,「我想的都是克格勃,克格勃,克格勃。」但布殊下定決心要抹去歷史遺留的隔閡,在這位俄羅斯領導人訪問戴維營和布殊在德克薩斯的牧場期間都積極示好。
普京喜歡炫耀他是2001911恐怖襲擊事件後第一個給布殊打電話的外國領導人,而且他准許美國軍隊進入中亞,將中亞當作針對阿富汗的行動基地。
但普京從沒覺得布殊帶來了什麼回報,兩人關係因伊拉克戰爭及克裏姆林宮對國內異議的加速鎮壓而陷入緊張狀態。到了布殊的第二任期,兩人因為俄羅斯的民主制度產生了爭執。2005年,在斯洛伐克舉行的會議上,兩人非常暴躁,爭執達到頂峰。
談話記錄顯示,布殊後來向英國首相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抱怨說,「就像是初中的辯論賽一樣。」普京不斷回擊布殊的觀點。「我在那兒坐了1小時45分鐘,沒完沒了地說,」布殊說。「翻譯一度讓我十分抓狂,我差點就要越過桌子,狠狠地扇他一耳光。他說話的口氣帶著嘲諷,指責美國。」
一年之後,他對普京感到更加不滿。「他沒有見識,」布殊在2006年對到訪的丹麥首相說。「那就像是與一個八年級的學生辯論,而且他說的事實有誤。」
幾周之後,他告訴另一位到訪的領導人,他對說服普京不抱希望。「我覺得普京不再是一個民主主義者,」他說。「他是一個沙皇。我覺得我們跟他已經沒戲了。」
「一個冷血殺手」
但布殊不願放棄,即便他身邊的人再也看不到他所說的機會。他的新國防部長羅伯特·M·蓋茨(Robert M. Gates)在結束與普京的第一次會晤後,告訴同事,與布殊不同,他「直視普京的雙眼,就像我預料的那樣,我看到了一個冷血殺手」。
2008年春天,布殊力推烏克蘭和格魯吉亞加入北約(NATO),此舉致使聯盟成員國之間產生分歧,並激怒了普京。20088月,兩位領導人在北京參加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傳來了俄羅斯軍隊進軍格魯吉亞的消息。
布殊擔心克裏米亞可能會成為下一個目標,他成功阻止了俄羅斯對格魯吉亞的吞併。但在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破產、全球金融危機爆發的前夜,他沒有採取奧巴馬現在實施的制裁舉措。
「我們和歐洲國家在2008年末把與俄羅斯的關係扔進了馬桶,」布殊的國家安全顧問斯蒂芬·J·哈德利(Stephen J. Hadley)上周回憶稱。「我們當時希望傳達一個資訊,那就是從戰略上看,這是不可接受的。現在回想起來,我們可能應該做更多的工作,例如經濟制裁。」
布殊沒有盡其可能,採取最嚴厲的懲罰措施,他的繼任者更是很快就改弦更張。在就任總統幾個月後,奧巴馬決定,不再因為格魯吉亞問題而去孤立俄羅斯,他想要重建關係。與前幾任總統不同,奧巴馬試圖通過繞過普京而不是與他結交來建立關係。
普京表面上遵守俄羅斯憲法有關總統最多連任兩屆的規定,不再擔任總統,任命他的左膀右臂德米特裏·A·梅德韋傑夫(Dmitri A. Medvedev)擔任總統一職,自己擔任總理。因此,奧巴馬決定把梅德韋傑夫當作真正的領導人。
有很多人質疑奧巴馬的策略,其中包括繼續擔任國防部長的蓋茨和新任國務卿希拉蕊·羅德姆·克林頓(Hillary Rodham Clinton)。與蓋茨一樣,希拉蕊對普京深表懷疑。她私下戲謔地模仿普京在會晤期間大張著雙腿的典型男人式的姿勢。即便她和蓋茨都不認為這個策略有多大的成功機會,但他們都同意,這個策略值得一試。她還興沖沖地送給俄羅斯外長一個印有「重啟」字樣的按鈕,雖然這個禮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俄語拼寫錯誤才被人記住。
奧巴馬的「重啟」策略
幾名俄羅斯問題專家表示,最終,奧巴馬並不瞭解普京如何看待烏克蘭上個月爆發的推翻莫斯科盟友的親西方革命。「在奧巴馬和普京並未建立真正的友好和互信關係的情況下,通過高層通話來真正解決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安德魯·魏斯(Andrew Weiss)說。「我們似乎基本上都是在故作姿態,各執一詞。」魏斯曾經是克林頓總統的俄羅斯問題顧問,目前在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擔任副主席。
奧巴馬試圖找到終結烏克蘭危機的方法,他向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Angela Merkel)等仍與普京保有關係的領導人尋求幫助。默克爾私下告訴奧巴馬,在與普京交談過後,她認為普京生活在「另一個世界」。國務卿約翰·克裏(John Kerry)後來公開表示,普京有關克裏米亞的講話「與現實不符」。
這在華盛頓引發了爭論:是普京在過去15年間有所變化,在某種程度上精神失常了呢?還是在對世界的看法上,他只是與西方國家有著截然不同的觀點?而這些不同觀點讓雙方難以,甚至是不可能達成共識。
「他不是出現了錯覺,但他生活在一個過去時代的俄羅斯,一個他自己構建的過去版本的俄羅斯,」布殊政府負責俄羅斯事務的最高情報官員菲奧娜·希爾(Fiona Hill)說。「他的現在是由這個過去的俄羅斯決定的,但沒有清晰的未來。除了重申主張,重新獲得對領土和民眾的影響力,他究竟還會做什麼呢?然後呢?」希爾是《普京:克裏姆林宮的特工》(Mr. Putin: Operative in the Kremlin)一書的合著作者。
這將是現任總統,可能也是下任總統,在未來相當一段時間內考慮的問題。
翻譯:張楠、許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