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2日 星期日

韓國大字報「大家過得怎麼樣?」

http://cn.tmagazine.com/culture/20140111/t11kim/zh-hant/
韓國政治與「大字報」重逢
觀點金英夏20140111
韓國釜山——1210日,一張充滿政治意味的手寫海報出現在韓國最頂尖的高等學府之一、位於首爾的高麗大學(Korea University)的公告欄上。它以同一個問題開始和結束:「大家過得怎麼樣?」
這個簡單的問句切中了要害。這張海報的照片在互聯網上瘋狂流傳。韓國各地的學生們開始在校園裡張貼自己的政治海報(當然它們的照片也出現在網上)。高中生、上班族和家庭主婦也加入進來,紛紛製作海報表達政治上的不滿,並把它們張貼在公共場所和網絡上。
高麗大學的這張海報,讓人想起樸正熙(Park Chung-hee)軍事獨裁時期政治標語的那種平板官腔風格。朴正熙是現任總統朴槿惠(Park Geun-hye)的父親,從1963年開始主政韓國直到1979年被刺殺。高麗大學的這張海報提及了一系列政治熱點問題:一項全國性私有化計劃令4000多名鐵路工人被裁員;東南部博拉的一名村民用自殺來公開抗議政府強佔土地興建核能開發項目;以及韓國國家情報院(National Intelligence Service)涉嫌幹預2012年的總統大選。
22歲的高麗大學學生全玄植(Jeon Hyun-sik,音譯)對《韓民族日報》(The Hankyoreh)說,政治海報通常會呼籲人們做一些事情。「但我感到震驚的是,這一張海報是詢問我們過得怎麼樣,」他說。「結果我反思了自己以及其他很多事情。」大田市的高一學生李民吉(Lee Min-ji,音譯)寫的一張海報在網上廣為流傳,它批評電視新聞節目偏向政府。一位家庭主婦在高麗大學貼海報說,她曾教導孩子們過於專註在賺錢上,對此她感到很後悔。
在韓國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手寫的政治海報幾乎無處不在,其風格通常樸實無華,往往只是寫著字的普通白紙。當時可以表達政治觀點的管道不多,手寫海報就是其中之一。大多數海報都是匿名的,在夜色的掩護下張貼出來。大學管理層和警方會時不時地清理貼海報的牆壁。
即使到上世紀90年代初,韓國文職政府全面建成之後,這種海報也仍然出現在公眾視野裏,不過那時它們已經開始顯得有些過時,更像是純粹的塗鴉。90年代初,我還在讀研究生時,校園圍牆上仍有一些地方海報覆蓋著海報,但我跟大多數學生一樣,對它們視而不見。
然後互聯網出現了。90年代中期,網絡公告欄取代了手寫海報,後者開始逐漸銷聲匿跡:在網上發表意見有望造成更大的影響。
上個月突然出現在高麗大學的那張海報,其中沒有不為人知的事實,令人震驚的真相,也沒有激進的觀點。但它確實展示了年輕人的擔憂,這些沮喪而不滿的年輕人覺得自己已經被全球化拋在了後面。
在海報中,對低工資、高租金等經濟問題的擔憂相當普遍。對於昂貴的學費和黯淡的就業前景,大學生們感到憤懣。支持鐵路工人則是另一個常見的​​主題,反映了年輕人擔心鐵路私有化項目將引發一個趨勢,導致公共事業和醫療保健服務在私有化進程中出現費用攀升,也會令人羨慕的公務員終身制時代告終。
這張海報的作者最關注的問題,似乎涉及軍方和情報院特工在2012總統大選期間開展網上宣傳活動,操縱輿論支持朴槿惠的醜聞。朴槿惠後來以100萬票的優勢當選總統。韓國國防部網絡戰部門的11名官員,因散佈2100條讚頌朴槿惠的留言受到指控。另外一個獨立的案件涉及一組情報院特工在Twitter和新聞網站上發佈數百萬條支持朴槿惠的帖子。朴槿惠否認跟這些網上活動有任何關係,反覆聲明她並未從中受益。
這次海報運動是向著更樸實的表達方式的一種回歸,我們最好是把它看成互聯網文化的反彈。在互聯網文化中,用戶可以使用假名或者乾脆匿名發表任何內容。作為一種把意見公諸於眾方式,匿名評論機制曾經受到政治活動人士的歡迎,但現在它已經被視為一種障礙,對有意義的對話構成了阻礙。
大多數新海報都有真人署名。27歲的李炫惠(Ju Hyun-u,音譯)是高麗大學首張海報的製作者,他在接受電台採訪時說,他認為這張海報之所以廣為傳播,部分原因是它很真實:他在海報上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21世紀初,人們認為互聯網的匿名性對於韓國的民主進程具有積極作用。在像韓國這樣的儒家文化國家,等級結構可能會妨礙人們面對面的自由交流。而網絡避免了這個問題。
互聯網門戶服務提供了公告欄系統,讓用戶得以匿名張貼意見。例如,人氣很高的服務Agora最初是一個供大家自由交流的論壇,人們在那裡往往匿名發表意見。但韓國人覺得情報院醜聞欺騙了他們,並將其部分歸咎於匿名評論機制。
現在還不清楚,海報運動對朴槿惠政府會產生多大影響。(《京鄉新聞》[Kyunghyang Shinmun]認為,朴槿惠在青年人中的支持率近期出現下降,可能就是這次手寫海報運動的結果,但沒有提供確切的數據。)無論如何,海報正在引起政界人士的興趣:甚至執政黨和反對派雙方都有成員在國會貼出海報。
這些政治海報扮演的角色,跟軍事獨裁統治時期的那些海報全然不同。不過,它們也起到了一個重要作用:讓一些公眾瞭解到了韓國青年日益增長的沮喪和憤怒。
韓國其他地方也瞭解這一點了嗎?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一張貼在釜山大學(Busan University)的海報署名為「善海和周永」(Sunhae and Jooyoung,音譯),海報末尾恰如其分地引用了小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King Jr)的一句名言:「歷史將會記下,在這個社會轉型期,最大的悲劇不是壞人的刺耳叫囂,而是好人的駭人沉默。」
金英夏是小說家和短篇小說家。
翻譯:土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