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3日 星期六

歐洲送走川普迎來中國?



地緣政治大洗牌,歐洲送走川普迎來中國
ALISON SMALE, JANE PERLEZ 201761
柏林——在幾乎冒犯了每個人之後,川普總統走了。然後中國來了,熱切地想和歐洲對話。
在本週的地緣政治旋風中,美國的新總統剛剛離開歐洲,回國去面對他的「通俄門」風波,歐洲大陸的頭號領導人梅克爾就表示,川普治下的美國不再是歐洲可靠的盟友
這引發了強烈的抗議,大西洋兩岸的分析人士都在談論美歐關係的巨變,而到了週三,白宮有消息出來,說川普預計將退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
但正如梅克爾本週忙碌的外交日程表明的那樣,她可能還有其他選擇。
週一和週二,梅克爾接待了一個印度政府大型代表團,其中包括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她的發言人特彆強調莫迪是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然後,到了週三,梅克爾歡迎中國總理李克強到訪。
這些訪問的時機加劇了人們對當前全球政治狂熱狀態的猜測,尤其是,中國在氣候變化和自由貿易方面可能會是比川普更加可靠的盟友,雖然這也自有其緊張狀況和複雜性。
「美國的典型角色是領導者,川普偏離這個角色會破壞穩定。」多特蒙德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ortmund)的新聞學教授亨裡克·穆勒(Henrik Müller)在《明鏡週刊》(Der Spiegel)的每週全球經濟專欄中表示,「其中一個後果就是:全球經濟政策以新的方式洗牌。另外兩個大型經濟體——歐盟和中國——正在尋求新的合作夥伴應對國際問題。」
中國總理在德國首都進行為期兩天的談判,然後前往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川普上週正是在布魯塞爾給人留下了很糟的印象。
梅克爾和歐洲其他領導人要求川普繼續留在巴黎氣候協定中,他卻無動於衷,這顯然讓梅克爾感到失望。梅克爾正在爭取她的第四個任期,選民們非常珍惜環境,對美國總統不太熱絡,但梅克爾仍然堅稱和美國沒有裂痕。
但是,中國人認為,川普在歐洲的惡劣行為是值得利用的禮物。一些中國的分析人士表示,這有助於推進北京長期以來的願景,即中國和歐盟攜手,與美國進行地緣戰略抗衡。
「我們可能會看到中美歐三角關係發生重大轉變,中國和歐盟走得更近,美國和歐盟疏遠,」北大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王棟說,「李克強和梅克爾可能會重申堅持巴黎協定的承諾。」
香港嶺南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張泊匯也認為會出現重大變化。「東道主現在應該從不同的角度來看李克強了。」他說。「我認為歐洲作為一個整體,正在對美歐關係看法發生轉變,其中又以德國尤甚。」
在柏林,一些分析人士也抱有這樣的觀點。柏林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cator Institute)的資深研究員孔弼永(Björn Conrad)表示,在美國進行總統選舉之前,歐洲和中國之間關係緊張,尤其集中在中國對歐洲的戰略性或軍事性公司的投資問題上,但現在,「情況變了」。
孔弼永說:「顯然,如果你覺得你失去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合作夥伴,那麼就不得不尋找替代品了。」
但是這種觀點並不是所有人都贊同,另外一些人看到的是目的性更強的算計。
「對於柏林來說,德中關係並不是為了在全球獲得更大影響力的工具。」前德國駐華和駐日大使史丹澤(Volker Stanzel)表示。「為了更好地追求德國在中國的經濟利益,改善這種關係似乎是明智的,特別是在中國猶豫不決是否要兌現為在中國經營的外國公司留出更多空間的承諾之際。」
梅克爾當總理這11年來,訪問過10個中國省份,去年夏天她堅持要求中國對外國公司採取互惠互利的做法。
今年2月份,德國、法國和義大利向歐盟委員會提交申請,要求對外商投資進行篩選。
有兩起涉及中國投資者的複雜交易讓德國尤其擔心:一是收購機械人製造商庫卡(Kuka);另一起是收購高科技公司愛思強(Aixtron),但最終沒有成功。
在一個全球化世界中,對安全和對資本的需求應該如何保持平衡,這是歐洲和日本在向中國走近過程中的一個重大擔憂。
今年,中國政府展示自己作為全球化主要支持者的形象,認為全球化是繁榮之源,這與川普的保護主義本能、對多邊貿易協議的排斥、對更傳統的雙邊協議的青睞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達佛斯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上發表了主題演講,將中國定位為自由貿易的擔保人。儘管西方國家的公司和分析人士廣泛批評中國沒有開放自己的經濟,但歐洲的商業領袖們還是鼓掌歡迎。
之後,習近平在北京為「一帶一路」計劃舉行會議,該計劃旨在將中國在橋樑、鐵路和港口方面主導的投資帶到歐洲和世界各地。
預計習近平會在下一個著名的全球聚會上推廣該計劃,也就是7月初德國在漢堡主辦的G-20峰會。
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中國最重要的兩位高級領導人兩次來到這裡,表明中國對德國和梅克爾非常看重。根據目前的民意調查,梅克爾有望在今年9月的全國大選中獲勝。
不過,前大使施坦策爾對此表示警惕,他認為,很多層次的頻繁會晤不一定意味著和諧。
「中國實施自己改革計劃的方式帶來了漫長的、不斷加重的沮喪情緒,」他在接受電子郵件採訪時說。這種情況需要通過頻繁密切的接觸來緩解,「這可能給人造成一種關係更熱絡的印象」。
德國經濟研究所(German Institute for Economic Research)主任馬塞爾·弗拉茨舍爾(Marcel Fratzscher)也認為,用中國取代美國「不是一個很好的交換」。
「德國對中國的擔憂遠遠大於對美國,」他在一場關於美德關係的會議期間說。該會議就在勃蘭登堡門舉行。上週,梅克爾在比利時和義大利與川普會晤之前,曾在這裡與前美國總統貝拉克·歐巴馬一同亮相。
弗拉茨舍爾就認為,德國應該更多關注印度。當時,印度代表團剛剛抵達,準備在附近一家酒店與梅克爾舉行一場投資會議。對於以出口為主導的德國來說,印度在其貿易夥伴榜單上大約名列第24位,在愛爾蘭和芬蘭之間。
本週,梅克爾承諾給予支持,讓印度與歐盟對話擺脫僵持局面。印度的高關稅和官僚主義——它認為,這是自己作為發展中國家所需要的保護——導致十年來對話沒有進展。
同樣地,她能否敦促中國為外國公司提供公平的競爭平台,以及在與川普政府的關係惡化之際,能否克服障礙,與中國建立更深厚的夥伴關係,仍需拭目以待。
翻譯:土土、王相宜
點擊查看本文英文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