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0日 星期四

新冷戰形成的遠因



(Ajin 開口)
自從克理米亞事件之後,俺最感興趣的是:老季在冷戰時代傳授給山姆的舊學說「連中制俄」到底是驗效了?還是一塌糊塗?
克理米亞的事件是一個非常好的檢驗,一來「連中制俄」的事,也已經進行超過30年了;二來,冷戰也結束25年了。若老季的學說需要時間來驗證的話,那麼這段時間該夠長了吧。
然而,世局顯現出來的是:冷戰再度發生了。就算是連中,俄羅斯根本也不鳥。換句話說,老季的學說根本是緣木求魚,更何況老季學說的一個前提是:善待北京會讓土龍與山姆達成連線。從這次克理米亞事件雖然已經徹底驗證了老季是徹底的痴人夢想。都如此嚴重了,但還不驚醒的卻是白宮,居然還夢幻著拉攏北京,期待習總可以配合施壓給普廷,簡直是白痴到無藥可救。
然而,現在問題是:對山姆而言,到底北極熊是敵是友?土龍是敵是友?如何在兩者之間搞合縱連橫?有必要嗎?北極熊與土龍可能因山姆的分化而分道揚鑣嗎?
這些問題若不從根本地究竟,山姆會因為戰略哲學上的錯誤導致自我殘肢的。今天山姆的窘境起始於山姆口袋磬空了。而口袋之所以會搞得磬空,起始於大量消費讓土龍賺飽了錢,反而搖身一變,成為山姆最大的債主。這些都是拜賜於老季「連中制俄」的戰略哲學下的朔果。
假設用同樣的道理,但將「連中制俄」改成「連俄制中」的話,今天的情勢鐵定是天差地別,山姆不但可以輕而易舉地拿下中國市場,而且讓北極熊也不致於形成第二次的冷戰。為何如此說?
很簡單,因為沒有老季向北京的吻屁股 kiss ass,土龍為了掙脫被孤立,自己不得不親近西方的,更沒有能耐可以儲存那麼多的錢來借給山姆,也毫無能耐可充當國際大哥。今天山姆所遭遇的一切窘境完全都是想拉攏北京的前提下所付出之代價啦!


http://zh.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viewpoint/8515-20140319.html

國際秩序動搖中看到的危機

2014/03/19

  雖然並非戰時的混亂時期,但國境線卻會輕而易舉地被大國所改變。俄羅斯併入克裏米亞半島將成為嚴重動搖冷戰後國際秩序的事件。

  在冷戰時代,在某種意義上來説,美蘇保有的大量核武器作為威懾力支撐了戰後秩序。

  到今年,冷戰終結已經迎來25週年。在這一期間,一直以「世界員警」身份對國際秩序的形成和維持承擔主導性作用的美國的影響力急劇下降,明顯減少了對海外事務的參與。

  此外,以快速經濟增長為後盾穩步加強軍備的中國也仍不具備掌管世界的國際領導力。此外,俄羅斯也是這種局面。就像美國政治學者伊恩佈雷默(Ian Bremmer)所指出的那樣,世界已經進入不存在領導者的無極化的「G零」時代。

 可以説俄羅斯的此次行動戳到了這種國際秩序的弱點。美國自不必説,即使與烏克蘭相鄰的歐洲,也並不打算向過去空襲南斯拉夫那樣不惜動用軍事力量來打擊俄羅斯。即使啟動經濟制裁,在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已經緊密聯絡在一起,雙方都將受到傷害的制裁存在極限。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應對世界和平與安全負有責任,但在像俄羅斯這樣擁有否決權的常任理事國就是當事國時,也將無法發揮作用。在過去,美國也曾不顧俄羅斯的反對,在沒有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決定進攻伊拉克,而歐巴馬政權也曾試圖單獨對敘利亞進行軍事幹預。俄羅斯沒有忘記過去。

  此次俄羅斯也以大國的自私決定併入克裏米亞。當然此舉還由於黑海艦隊基地的存續這一利害關係。此外,在俄羅斯國內,雖然冷戰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但懷念作為超級大國的前蘇聯、將行使對前蘇聯地區的影響力以及對美國的對抗意識用於加強民族主義的潮流仍然根深蒂固。

  目前在俄羅斯,支持併入克裏米亞的輿論佔絕大多數,曾經略顯低迷的普丁總統的支持率已經超過70%。對於尋求像前蘇聯勃列日涅夫那樣長期執政的普丁而言,或許不存在其他選項。

  大國傍若無人的行動有可能在世界各地引發爭端風險。中國強化海洋戰略、朝鮮、伊朗核開發、敘利亞內戰、以埃及為代表的中東政局不穩等,全球發生爭端的危險本來就在增加。

  目前認為大國相互損害經濟的事態不會發生的預期暫時平息了市場的擔憂。但是「G零」時代的地緣政治風險有可能引發意想不到的危機……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 池田元博


http://cn.nytimes.com/world/20140319/c19assess/zh-hant/
克裏米亞易主,美俄關係後冷戰時代遇嚴寒
PETER BAKER 20140319
華盛頓——一個月前,大部分美國人可能在地圖上根本找不到克裏米亞。但俄羅斯閃電般地接管克裏米亞,突然就改寫了地緣政治格局,而且可能也已決定性地結束了美俄關係在過去25年的狀態。這25年裏,兩國關係常常衝突不斷,但同時也頗具建設性。
1989年柏林牆倒塌以來,美國和俄羅斯努力用一種新的夥伴關係取代冷戰時期的對抗。這種夥伴關係經歷了一次又一次危機的考驗,但卻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得以存在。不管是科索沃、伊拉克還是格魯吉亞問題,每次出現裂痕後都會出現調整,讓這兩個大國重新達成一種不穩固的共存關係。
週二,克裏姆林宮挑釁地舉辦了相關條約的簽署儀式,弗拉基米爾·V·普京(Vladimir V. Putin)從烏克蘭手中奪走克裏米亞的決定由此正式獲得批准,這可能會開啟一個更危險的新時代。這即便不是一些人所擔心的新冷戰,看上去也可能會帶來曠日持久且難以克服的對抗和疏遠。目前來看,即使會有下一次調整,似乎也是遙遠而不可信的。
「這是一次地震,而且不是四點幾級的小地震,」長期研究俄羅斯問題的專家托比·加蒂(Toby Gati)說。加蒂曾在比爾·克林頓(Bill Clinton)總統任內的國務院任職,現供職於艾金·崗波(Akin Gump)律師事務所,負責商務協議事務。她說,儘管不會回到冷戰時期,但這的確讓1989年的夢想破滅了。「歐洲是一體和自由的嗎?好吧,這是一個紛爭混亂的歐洲。我們不知道如何應對。我們也不再知道該怎麼把握這種定義了。」
曾任喬治·W·布殊(George W. Bush)總統國家安全顧問的斯蒂芬·J·哈德利(Stephen J. Hadley)表示,和過去相比,從這次衝突中恢復過來會更難,因為普京實際上是拒絕遵守蘇聯解體後建立起來的國際秩序。「他想改寫冷戰結束後的歷史,」哈德利說。「對於歐洲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的處理手法截然不同。」
週二,奧巴馬總統在白宮制定了接下來的行動。這是在對副總統小約瑟夫·R·拜登(Joseph R. Biden Jr.)在華沙所說的「就是掠奪土地」的行為,採取了針鋒相對的更多制裁。私下裡,奧巴馬政府官員承認,讓俄羅斯放鬆對克裏米亞的控制的可能性很小,而且真正的問題是,西方能否阻止普京破壞烏克蘭東部穩定,乃至試圖控制該地區的行動。
即使美國和歐洲能在這方面做出限制,也很難在短期看到美俄關係回歸正常。週二,美國和其他六個工業化國家決定下周舉行七國集團會議,實際上意味著俄羅斯1998年加入的八國集團解體,俄羅斯穩步融入國際社會的進程走向倒退。2012年,在奧巴馬的幫助下,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其融入國際社會的進程達到高潮。
國務卿約翰·克裏(John Kerry)稱,普京宣佈兼併克裏米亞的講話「與現實不符」。在與民眾直接對話的市政廳會議上,克裏說,儘管俄羅斯在烏克蘭有合法利益,「但這並不意味著因為想要,或因為對冷戰的結束、蘇聯的解體或是其他什麼事情不滿而出手奪走自己想要的東西,就是合法的」。
岌岌可危的包括美俄合作的各個領域。雙方在太空探索方面密切合作;美國人完全依賴俄羅斯火箭發射來進出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美軍出入阿富汗的時候需要飛經俄羅斯的領空。兩國情報部門分享有關恐怖組織的資訊,儘管時而有所保留。美國專家還幫助俄羅斯拆除老舊核武。
雖說奧巴馬與普京在外交上針鋒相對,兩國政府已在努力止損。美俄外交官上周保持聯繫,以保證雙方仍能在伊朗核計劃談判上合作。本周,他們均返回日內瓦重啟談判。俄羅斯起初威脅,要禁止奧巴馬簽署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中規定的美國核查人員的工作,不過俄羅斯官員私下告訴美國人,核查將繼續進行下去。
「我們一直能進行合作,儘管我們在其他方面存在一些分歧,嚴重的分歧,」克裏說,「這就是克裏米亞事態發展的悲劇所在。」
如果西方落實了一直威脅採取的各種懲罰性制裁,這種合作還能否悄然持續,前景似乎更不可知。2008年俄羅斯出兵格魯吉亞後,美俄關係的確有所恢復。當時,履新伊始的奧巴馬將重建與俄羅斯的聯繫作為標誌性的工作重心,而且許多西方人士願意往前看,部分原因是他們將此事歸咎於反覆無常的格魯吉亞總統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Mikheil Saakashvili)挑釁莫斯科的結果。
不過,早在俄軍佔領克裏米亞之前很久,美俄關係就已開始持續惡化,尤其是普京於2012年正式重登總統之位後。他與奧巴馬之間相互無甚敬意,而且普京指責美國導演了莫斯科街頭的抗議活動。他對奧巴馬重啟削減核武談判的努力置之不理,還向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前承包商僱員、揭秘者愛德華·J·斯諾登(Edward J. Snowden)提供庇護。
作為回應,奧巴馬宣佈「暫停」雙邊關係,並取消了對莫斯科的訪問。這是半個多世紀以來美國總統首次取消美俄峰會。待到烏克蘭的親西方街頭抗議活動導致該國的親俄總統下臺、俄羅斯報之以出兵克裏米亞的時候,已是覆水難收。
為人樂觀、精力充沛的邁克爾·A·麥克福爾(Michael McFaul)曾協助構建了奧巴馬的對俄政策,後又擔任美國駐俄大使。幾天前,他在Facebook發了一則悲傷的帖子,準確表達了這種挫敗感。「今天我非常鬱悶,」他寫道,並且指出了即將到來的俄羅斯遭孤立的情景。「我唯有希望,這次的黑暗期不會持續得像上次冷戰那麼長久。」
就算不是新的冷戰,這也不是華盛頓曾經在1989年渴望看到的新型關係。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的俄羅斯研究主任安德魯·C·庫欽斯(Andrew C. Kuchins)說,「恐怕我們現在看到的與過去25年大相徑庭。實在是很難想像,普京掌權期間我們會很快回到美俄關係以前的狀態,或許永遠不會。」


1 則留言:

  1. 荒唐至極!

    歐巴馬在烏克蘭問題上將向習近平尋求合作

    美國總統歐巴馬計劃利用3月24、25日在荷蘭海牙參加核安全峰會的機會在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的會談中,尋求中國對烏克蘭問題的合作。歐巴馬的意圖是與對俄羅斯具有影響力的中國展開合作,以緩和日趨加劇的烏克蘭緊張局勢。

      美國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本•羅茲在17日的電話記者會上正式宣佈,歐巴馬與習近平主席在核安全峰會上舉行中美首腦會談。這是自去年9月的G20首腦會議以來、歐巴馬和習近平主席第3次舉行會晤。聯合國安理會於15日通過決議案,認定克裏米亞半島就是否加入俄羅斯舉行的全民公投無效,當時中國進行了棄權。中國與歐美對俄羅斯制裁討論保持了距離。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蘇珊•萊斯於本月5日與負責中國外交政策的國務委員楊潔篪通電話,就烏克蘭局勢表示「支持各方尋找平和解決方案的努力」。不過,關於烏克蘭局勢,美方並不認為中國已經開始説服俄羅斯。

      在美國政府相關人士中,有觀點把在南海和東海活躍的中國與俄羅斯通過對克裏米亞的軍事幹預來謀求領土的行為聯絡在一起。美國政府明確表示「絕對不承認」(歐巴馬)克裏米亞併入俄羅斯,因為這有可能動搖第2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秩序。此外,美國還對積極展開海洋戰略的中國感到警惕。

      預計在首腦會談中,習近平將針對去年6月提出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試探歐巴馬的看法。此外預計還將討論敘利亞內戰和伊朗核問題。由於歐巴馬於2月與藏傳佛教精神領袖十四世達賴喇嘛舉行會談,中美關係也出現了緊張。

    http://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8500-20140318.html

    回覆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