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視角: 習近平已成皇帝 美日印澳須約束中國
• 印度前國安會顧問
• 現職為印度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戰略研究教授
• 主要研究領域為亞洲政經局勢
在亞洲安全情勢進入白熱化階段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正好到該區域進行訪問。美國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提到世界的重心正轉移至印度太平洋地區,呼籲區域內民主力量追求「更多的參與和合作」,包含川普領導的美國,這些國家都應該留心這項呼籲。
事實上,只有民主國家聯合起來,才能確保這個全球最具經濟活力的地區能依照規矩實行強而有力的命令,並且維持之間的實力平衡。
習近平要將中國打造成世界強權
提勒森坦承,中國近幾年「行為挑釁」,包含在南海所做的舉動,一再挑戰國際法規,而這樣的情況就算不會惡化,也會繼續下去。上個月中共十九大便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加冕成皇帝,習近平主導外交政策的態度相當強勢,企圖將中國打造成世界超級強權。
正如德國在一戰前迅速崛起,促使法國、俄羅斯和英國形成「三方友好」關係,中國與日俱增的侵略性行動大大刺激了亞太民主國家,促其打造更為強大的聯盟。畢竟,最近在南海的經驗清楚表明,任何力量都無法單槍匹馬讓中國為其領海和領土的修正主義充分付出代價,更不用說迫使中國領導人改變心中的如意算盤了。
這並不是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挑戰中國。今年夏天,印度與其耀武揚威的鄰國發生為期10周的邊境對峙。中國利用建設計畫改變喜馬拉雅山區偏遠的洞朗(Doklam)現狀,一如其在南海慣用的做法,印度出手干預阻止了中國的建設活動。
如果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在南海也表現出類似的決心,也許中國現在就不會在南海擁有7座軍事化人工島。
美、日、印、澳須聯合約束中國
無論如何,要想讓中國外交政策發生整體轉變,並穩定亞太地區權力變動,在任何議題上都需要不只一個國家把持住底線。願意採取新手段的美國、更具信心的日本和印度,以及對中國干涉內政忍無可忍的澳洲必須聯合起來約束中國。
好消息是區域內重要民主國家開始出現關係友好的傾向,特別是美國與印度的關係,正經歷提勒森所謂的「重大轉變」,兩國「成為在戰略上愈趨相近的全球合作夥伴」。美國現在與印度進行的聯合防禦演習比其他國家都還要多。這樣的合作讓兩國非常有希望實現提勒森提出的「印度-太平洋東西燈塔」願景。
美國與日本的合作同時也在加深。今年的美國、印度、日本在馬拉巴爾(Malabar)的年度印度洋海軍演習,是其舉辦25年以來規模最大、複雜程度最高的一次。演習重點聚焦在摧毀敵方潛艇,光是美國就派出了7000多人,也是三國海軍第一次均派出航空母艦:美國的核動力航母尼米茲號(USS
Nimitz)、日本的直升機護衛艦「出雲號」(Izumo)和以及印度的航空母艦「超日王號」(INS
Vikramaditya)。
澳洲避免在美國、中國之間選邊站
提勒森指出,美國、印度和日本的三方參與已經帶來重要成果。但「仍可以邀請澳洲等其他國家一同加入,擬定共同目標和計畫。」
到目前為止,澳洲都避免在安全盟友美國和主要經濟夥伴中國之間選邊站。儘管國防部長派恩(Marise
Payne)最近宣布「澳洲很有興趣與印度、日本和美國組成四方同盟」,但政府似乎語帶保留。比如,澳洲今年要求重返十年前為了取悅中國而退出的馬拉巴爾軍演,但只是以「觀察員」的身份加入。
這種方法並非長遠之道。如果澳洲想要徹底擺脫中國干涉,不但國內需要實施新的防禦手段,還得更加積極捍衛國際(不論是陸上還是海上)規則與規範。
在未來幾年,印度-太平洋權力狀態將先由印度洋和東亞局勢決定,因此,要遏阻中國需要先限制中國的海軍活動,如保護重要航道、確定海事領域之認識(maritime
domain awareness)等等,其次是採取地緣經濟措施,防止中國制約、威嚇利用小國。亞洲所有的民主力量都必須團結起來。
合作才能強化印度-太平洋民主力量
美國出面呼籲加緊合作有利於亞洲民主力量團結,不過與其關注邁入衰敗的俄羅斯,美國更需要注意的是正在世界舞台崛起,而且帶有侵略性的中國。提出亞洲「民主安全之鑽」概念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最近舉行的日本大選中大獲全勝,他或許也會協助推動彼此間的合作。
老實說,亞洲民主國家之間的友好關係不太可能以正式聯盟的形式出現,其目標反倒是要在共同價值觀的基礎上,在戰略層面上廣泛理解。畢竟,正是這些價值觀產生了分裂。提勒森承認,儘管川普訪問中國肯定會吸引全球關注,但美國不可能與不民主的中國產生像與民主大國之間的聯繫。
透過合作,印度-太平洋民主力量能夠強化秩序,促其遵守規則且具包容性,成為區域內和平、繁榮、穩定和航行自由的基礎。這是阻止中國在區域秩序中成為反自由霸權的唯一辦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