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8日 星期一

川普的中國政策要轉向了嗎?



巴農下台,川普的中國政策要轉向了嗎?
新頭殼newtalk /端木雲
發布 2017.08.23 | 19:30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7個月,白宮不斷上演他過去主持電視實境秀的劇情,舉凡國家安全顧問、發言人、公關主任、幕僚長都紛紛被川普炒了魷魚。這顯示川普這位菜鳥總統的領導統御能力出現嚴重問題,白宮內鬥更是川普上任迄今不時上映的政治肥皂劇。這齣宮廷大內高手相互廝殺的過程,在上週出現戲劇性的高潮,那就是素有「地下總統」封號的白宫首席策士巴農終於也宣告辭職,結束他短暫的白宮生涯。
如果要用一個例子來對比,巴農之於川普,就如同金溥聰之於馬英九,只不過白宮內鬥激烈程度遠甚於國民黨。班農面對的,除了川普女兒伊凡卡和女婿庫許納的「家人派」,還有以白宮經濟顧問柯恩和財政部長穆努勤為主的企業家「高盛幫」。最重要的是,川普為了整頓白宮紀律,請來原國土安全部部長凱利出任新任白宮幕僚長,四星上將退役的凱利治軍嚴明,一山不容二虎,白宮豈能容得下巴農和凱利這兩位強人?因此,就算川普和巴農有著革命情感,後者也是競選功臣,但為了施政順利,川普也不得不請巴農這位昔日戰友走路。
巴農下台,白宮會否步上正軌仍有待觀察,畢竟真正的問題人物是川普自己。倒是巴農離開白宮之後,對於川普政府的若干政策會否造成影響,更值得外界關注,其中最關鍵的就是,對中國政策會否出現不同的走向。
巴農走人,最開心的除了白宮內他的對手外,恐怕就是中國。因為巴農自知即將被解職,就先在媒體放話,表示美國必須窮盡洪荒之力來對抗中國成為國際霸權的野心。他堅信,美國與中國的貿易大戰不可避免,如果美國不向中國開戰,一旦被北京超越,恐將任由其制訂國際遊戲規則。
巴農深信,過去美國主流派認為,只要將中國拉進國際建制規範,就可以馴服這頭「東方巨龍」,這是異想天開的思維。他認為,中國崛起之後,在經濟上占盡美國的便宜,累積巨大對美貿易順差,卻對美中貿易設下不公平的障礙,甚至竊奪美國的智慧財產權。在軍事上,則是持續擴張軍備,威脅美國在區域與全球的安全領導地位。因此,他極力建議川普必須將中國視為對手,進而轉化成為改善美國經濟與就業的政績。有鑒於此,巴農在白宮建立自己的人馬,包括白宮貿易顧問納瓦洛和商務部長羅斯等「反中派」。這派人士對中國的敵對態度,充份反映在川普競選時對中國的惡言相向。
但自從川普上任以來,並未如他在選戰期間宣示的,要立即宣布中國為貿易操縱國,也未如預期對北京展開貿易戰。主要原因除了北韓因素與朝鮮半島危機升高,川普需要尋求中國合作之外,包括白宮內的川普「家人派」以及「高盛幫」等也都視巴儂為假想敵,欲除之而後快。巴農對文官體系也高度不信任,多次與負責國務院亞太事務的代理官員起齟齬,要求川普儘快提名適當人選,但也都沒有成功。甚至國務卿提勒森受到「親中派」的尼克森影響,近來屢屢提出要和中國建立未來50年的關係新架構。北京當然樂見巴農對川普的影響力式微,甚至被逐出權力核心,這也是過去這段時間以來,中國極力拉攏川普「家人派」的成果。
但至少在巴農離開之前,川普已經略為意識到北京的真面目。在對北韓的議題上,川普軟硬兼施,對中國施加更大的貿易壓力,包括將暗中資助北韓的中國企業和個人列入制裁名單,以及下令美國貿易代表署對中國進行調查,是否違反301條款等。這些制衡中國的決定背後,都看得到班農的操作痕跡。但巴農還想做得更多,就踢到鐵板。如今在白宮內部,對中政策較屬於鷹派且具影響力的大概只剩下貿易代表賴海澤。
如此發展當然讓人憂慮。過去歐巴馬任內為了有效制衡中國,至少還運用「亞太再平衡」戰略,在軍事、安全、經濟、政治等層面,結合志同道合的盟友一起抗衡中國的勢力。川普在競選時批評歐巴馬對中國太過軟弱,但他自己上任迄今對北京也沒有太過強硬,甚至在處理北韓議題上,太過一廂情願地相信北京的合作。

年底,川普將進行他上任以來首度的亞太之旅,除了出席亞太經合會和東亞高峰會,就是訪問中國。屆時他必須提出完整的亞太戰略以及對中政策,才能讓亞太與全球國家放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