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in 開口)
張忠謀與郭台銘,兩人的異同是啥?
與其說這兩人比誰比較強
我認為基準點不同無法比較
先說摩裏斯張
雞排店全球員工人數與營收沒海邊來的高但毛利都是40~50%以上在賺
反觀海邊雖然全球有百萬員工集團下數百個公司但毛利一直很顆顆
平平都玩代工
老張在這點就讓老郭看不到車尾燈
再來就政治色彩
老郭色彩明顯老張則不偏向哪邊
平平都搞事業的創辦人
老張知道政治這玩意兒是不靠譜的
只要你夠屌藍綠都買你賬
小英用的前任科技部長出包
搞到大仁哥親自出來措湯圓
老張被腦包政客影射滑倒受傷嚴重
先不講全球投資人與法人
光是全世界科技業就茶不思飯不想
各個都快得憂鬱症
反觀老郭???
老郭真的怎樣也說真的就對岸最擔心而已
臺灣人與全世界不見得有感
跟老張這種全世界關注相比簡直lp比雞腿
不過話說回來啦
老郭還是有一定實力
光垂直整合這點就打死一堆公司
老郭什麼都想參一腳個性唯獨晶圓代工他不敢碰
因為這不是老郭財力玩的起
光是要取得雞排店經營權
就得拿出一兆
這數目全世界沒幾個人拿的出來
雞排店大到不能倒所以一點也不擔心
人家石油商都玩到快跑路惹
老郭有石油商有錢嗎?顆顆
有關張董一席談話,非常有意思。張董的創新致富論「捧錢一路笑到銀行去」,俺說,非常正確,俺頗為認同!為何?
試問,麥當勞全世界賺到翻肚,麥當勞是高科技嗎?星答巴克咖啡是高科技嗎?Walmart, Costco是高科技嗎?Amazon 是高科技嗎? IKEA 高科技嗎?
非也,商業模式的典範轉移罷了!行業的創新所導致的新企業王國。
錢未必都藏在高科技,但錢一定埋在創新行業的底層,等著被挖出來。年輕人不要限制在僅想要找頭路就職,何不大膽走創新開業路線?不必是高額投資門檻的高科技才能創新,每個人大腦裡面就埋了無限創新亮點等著被展現出來!這就是經濟發展的硬道理啦!
張忠謀:商業模式創新 就能賺錢
2017-07-29
硬補貼創新 創意沒效益
〔記者羅倩宜/台北報導〕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赴工商協進會以「成長與創新」為題演講。他認為,創新是可遇不可求,如果硬要提倡或補貼創新,得到的只是沒有經濟效益的創意;他笑說,大家都講台積電是代工,「我不以為忤,因為我們早實現了商業模式的創新,是最賺錢的公司,拿了錢一路笑到銀行去」。
張忠謀在開場就談到他曾與行政院長林全的對話。林全曾對工商團體說,政府不盲目追求成長,更注重分配;「我當時說:院長,盲目不可能成長,明目才能成長。」他認為,企業的成長不必然靠創新,投入錢和人力也辦得到,如「鴻海宣布在美國投資一百億美元」。
只要能成長 餅就可變大
張忠謀指出,若能實現「成長」,勞資共享的餅每年都能變大,「分配」的問題比起「不成長」就簡單多了。他說,實現成長的方法有很多,可透過投入資本和人力,例如鴻海在美國的投資,又如台灣七○年代的經濟起飛;「那時GDP(經濟成長率)每年成長九%,是令人緬懷的黃金時代,但有創新嗎?沒有啊!」
張忠謀拿出iPhone說,「這是很厲害的創新,不過是屬於技術和產品面,另一種更賺錢的方式,是商業模式的創新」。他說「商業模式」是近二十年才有的詞,「其實更早之前,就有成功案例,如美國的星巴克、台灣的台積電」。
他說,星巴克八○年代崛起,「它的觀念很簡單,提升大家對咖啡的品味,把價格提高」;當時五星級飯店一杯咖啡只要美金五毛錢,公路旁是兩毛錢,星巴克一下提高到兩美元,結果有客戶嗎?多得很。
年收250個創意 沒好的
張忠謀指出,台積電在九○年代做晶圓,同業訂單都來自IBM或HP等終端產品客戶,台積電一個也沒有;「我們就去找德州儀器、英特爾這種自己做半導體的公司」,因這類公司絕大部分自己生產,有小量不想做的就交給台積電,後來時勢所趨,很多人出來開IC設計公司、但沒有製造能量,台積電的「專業晶圓製造服務」就趁勢而起了。
張忠謀還說,他每週應酬一次,每次至少收到五個創意點子,一年差不多二五○個,「但沒有一個好的,這就是創意和創新的差別,創新要有經濟效益」。
經歷過阪神大地震的科技業者,大多知Morris在扯蛋,但沒人敢說,他對著一堆知道雞店底細的人睜眼說瞎話,也是中華的絕學,2個大地震讓日本付出了泡沫的代價,不只是地震本身造成的傷害,包括產業、技術外移。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