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6日 星期三

台灣軍武:戰戰兢兢發展導彈40年



台灣軍武:戰戰兢兢發展導彈40
威克台灣媒體人
2017 7 25
共軍的轟六飛機再次出現在台灣東部外海,台灣是否有能力反製成為關注的課題,但是台灣在自己的努力之下,也已經成為"插滿導彈的小島"
蔣介石撤退到台灣、蘇聯在50年代提供共軍米格15噴射(噴氣)戰鬥機之後,台灣就一直面臨來自空中的共軍威脅,早年是依靠美國提供的戰鬥機搭配響尾蛇空對空導彈維持台海空中的"恐怖平衡"
地面則是靠美國提供的勝利女神、力士以及鷹式等導彈保衛台灣領空不受共軍的侵犯,但是在蔣經國執政的時候,認為美國提供的各型導彈不但數量不足,性能也受到很多的限制,而且美國也不會提供台灣較為新型的導彈,因此指示軍方成立研發導彈的特別單位。
烏龍命名
由於空對空導彈的門檻高和難以與美國系統整合等因素,初期台灣是先發展地對地和反艦導彈為主,並在1981年(民國七十年)雙十節的閲兵中一口氣展出了仿造以色列加百列反艦導彈的雄蜂導彈、仿造蘇聯泥火箱型反坦克導彈的昆吾導彈以及參考美國長矛戰術導彈的青蜂飛彈。
當時民眾不知道的是這三款導彈並未量產,不過對當時因為國際關係丕變而風雨飄搖的台灣卻有鼓舞民心的作用,而後來昆吾與青蜂兩型導彈可以說是無疾而終,在命名上擺了個大烏龍的雄蜂導彈後來大量生產並且配備到台灣海軍艦艇上,成了反艦作戰的主力。
為什麼說雄蜂導彈在命名上擺了個大烏龍呢?學過生物的人大概都知道,基本上蜂類中的雄蜂只有交配的功能,沒有攻擊的本事,名字聽起來好像雄赳赳、氣昂昂,但是雄蜂不具備蜂類保家衛國的能力,後來成軍的時候已經改名為雄風導彈、成為第一代台灣自製的雄風反艦導彈。
當時台灣海軍為了裝備這一型導彈,展開了"武進計劃"將二戰時期建造的驅逐艦大規模改造結構,讓那些老爺爺級的軍艦背上了新型武器繼續保衛海疆,另外也參考其他國家組建了一支導彈快艇艦隊。
負責研發導彈的中山科學研究院隨後還發展了性能較佳的雄風二型導彈,並在90年代針對反制共軍海上武力大幅擴張而研發了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導彈,和俄國"日炙型"超音速反艦導彈並列全球"唯二"的超音速反艦導彈。
對空導彈
80年代中期,台灣因為無法取得新型戰鬥機,因此決定研發後來命名為經國號的IDF(本土防衛戰鬥機),同一時間也啟動"天劍計劃",發展類似美國響尾蛇與麻雀導彈的天劍一型和二型空對空導彈,裝備在IDF上,在IDF成軍之後,天劍系列導彈加入了防衛台灣天空的行列。
有鑒於戍守台灣多年的勝利女神、力士以及鷹式各型導彈性能老化逐漸不敷所需,台灣計劃發展自製"天弓"導彈予以取代,也是在80年代開始研發新一代防空飛彈,到了90年代又面臨了共軍在對岸部署針對台灣的地對地導彈,而向美國採購愛國者防空導彈則是價格昂貴、數量不足,當時台灣發展防空導彈已經大約10年,技術也日漸成熟,台灣就進一步陸續研發天弓二型、三型導彈。
台灣軍方後來也發展天劍和天弓艦載版、陸基版,取代美國響尾蛇系列的海欉樹、陸欉樹導彈,而台灣新一代造艦計劃則是決定全面採用台灣自製的各型導彈。
美國掣肘
為什麼標題會說台灣發展導彈是戰戰兢兢,美國對台灣發展武器有著一條秘而不宣而且不成文的紅線,以導彈為例,基本上就是台灣的導彈射程不能足以攻擊中國本土,前面提到的青蜂導彈之所以無疾而終,很多評論人士就認為是因為美國當時擔心台灣發展地對地導彈在台海會造成"恐怖平衡",尤其是台灣在當時還發展核武,對美國的中國政策不利。
台灣的地對地導彈發展也就在美國的壓力之下被迫放棄,一直到進入21世紀,才傳出台灣在美國的默許和技術支援之下,正在發展射程可達三峽大壩、上海、成都等華南城市的巡弋飛彈(巡航導彈)以彌補台海軍力嚴重的失衡。
軍方和官方對此消息是表示"不予置評",但是媒體和軍事專家還加碼爆料,台灣還重啟了當年被迫放棄、發展遠程導彈的"天馬計劃",直到馬英九擔任總統的時候才"暫緩",或許有些中國的專家會對台灣的導彈發展能力與性能嗤之以鼻,但是也有不少的西方軍事專家認為,台灣發展軍武、尤其是研發導彈的能力不容小覷。
外交受困、採購軍武困難的台灣,由於重工業基礎欠佳,在造艦、自製戰鬥機、戰鬥車輛都有很大的障礙,但是40多年的發展,讓台灣成了一個"插滿導彈的小島",為自己的防衛披上了一層導彈編織出的盔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