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個謎題,川普怎麼解
GIDEON RACHMAN 2017年4月6日
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是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讓美國恢復偉大榮光」計劃的核心環節。在競選期間,他聲稱中國正在「強暴」美國的工業。當選後,他和他的左膀右臂譴責了中國在貿易、朝鮮問題和南海問題上的政策。
單是這些事實就會讓川普總統本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首腦會談非常艱難。應該害怕的不是與中國的對抗本身。真正的危險是,川普的對華政策可能會適得其反,在損害美國的繁榮並危及自身安全的同時,加快中國的崛起。
川普對待安全問題陰晴不定的態度令美國的盟友感到害怕,降低了它們在美國因朝鮮或南海問題與中國發生對抗時站在美國一邊的可能性。與此同時,川普總統決定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所表現出來的保護主義會削弱美國在亞洲的經濟影響力。因此,美國在該地區的傳統合作夥伴受到的為北京而非華盛頓馬首是瞻的誘惑會越來越多。
根本問題在於,對亞洲採取強硬態度的做法屬於過去的時代。那時,美國的經濟和戰略主導地位不容置疑。中國的崛起改變了該地區的均勢。美國需要盟友——就是川普的政策威脅要疏遠的那些盟友——和傳統合作夥伴的幫助,才能應對已變得更加強勢的中國。
中國現在是全球最大的製造國和出口國,也是最大的汽車、智能手機和石油市場。2014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宣布,按購買力計算,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那時,中國已經是全球43個國家的最大出口市場,美國僅是32國家的最大市場。今年,德國宣布中國現在是其最大的貿易夥伴。
經濟實力的這種轉變——我把這個過程稱作「東方化」——增強了中國的地緣政治影響力。美國在亞太地區所有最重要的合作夥伴,包括日本、澳洲和韓國,依然希望得到美國的保護。但它們最重要的經濟關係現在都發生在和中國之間。這讓北京有了真正的砝碼,而習近平領導的政府也越來越願意利用這種砝碼。
美國的一些傳統盟友表現出了倒戈的跡象。去年到訪北京期間,菲律賓總統羅德里戈·杜特蒂(Rodrigo
Duterte)宣布「脫離」美國,與中國建立新的關係。菲律賓官員以中國的貸款、基礎設施投資和水果進口為例,解釋了他們國家為何轉變了對北京在南海提出的海洋權益主張的批評。就像菲律賓國防部長本週所說的那樣,「我們生產的任何產品,他們都會買。」
中國也進一步做好了對美國的盟友使用經濟和外交威脅的準備。為了向首爾施壓,讓其不配合部署美國的一個反導彈防禦系統,北京最近取消了與韓國多家知名公司的合同。
就連澳洲也感受到了壓力。最近訪問澳洲時,中國總理李克強警告澳洲不要在美中之間的任何爭端中選邊站隊——鑒於澳洲曾在兩次世界大戰以及朝鮮戰爭和越戰中與美國並肩作戰,這種干涉引人注目。但考慮到中國作為貿易夥伴和投資者的重要性,沒有哪一屆澳洲政府能夠承擔得起無視北京的意願的後果。2015年,一家中國公司買下了位於澳洲北海岸的達爾文港100年的租用權。此事令歐巴馬政府頗為震驚,因為它已經選擇在該地新建一個海軍陸戰隊訓練基地。
韓國和澳洲還沒走到菲律賓那麼遠,但兩國國內都出現了一系列有關未來與美國關係的討論。因為川普頻頻質疑這些聯盟,它們的懷疑只會與日俱增。
「我相信國家關係,」他上週末對《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說。「我也相信夥伴關係。但一直以來,結盟並非都對我們非常有利,對吧?」
面對亞洲的微妙局勢,美國必須採取明智的政策,讓合作夥伴放心。遺憾的是,川普的所作所為恰恰相反:用「貿易違規」審查把與美國之間存在巨大進口順差的國家作為目標,並威脅要採取報復措施。此舉不僅是對中國,也是對韓國和日本等重要盟友的威脅。
總統還在安全問題上表現出了一種令人不安的善變。他強烈暗示美國有先發制人打擊朝鮮核設施的想法,而這不會受到首爾的歡迎。首爾距離朝鮮邊境僅35英里(約合56公里),可能會被朝鮮的報復性打擊所摧毀。川普還表現出願意冒險圍繞台灣和南海問題與中國開戰,但美國的盟友中沒有一個會歡迎這種衝突(可能日本除外)。
隨著緊張局勢加劇,該地區的國家必須覺得能夠信任川普的判斷和他的言辭。迄今為止,他幾乎沒有給它們這麼做的理由。現在,任何有關與中國打一場貿易戰——或是更糟糕的真槍實彈的戰爭——的提法都會讓大部分亞洲國家感到驚恐。任何與北京達成大妥協,通過犧牲美國盟友的利益換取中國在貿易上向美國讓步的跡象也一樣。
本週會見習近平時,川普鬚髮出一個經過慎重平衡的訊息——對一位不注意微妙差別的總統來說殊為不易——以便向美國在亞洲的盟友保證,美國會支持它們,並在對抗中國時不魯莽行事。如果川普未能給出這種保證,美國在亞洲的地位會繼續下降。
吉迪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是《金融時報》首席外交事務評論員,著有《東方化》(Easternization)一書。
翻譯:陳亦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