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北京,美國比台灣更膽小
BETHANY ALLEN-EBRAHIMIAN 2016年12月9日
台灣台北——這裡的氣氛幾乎是歡呼雀躍的。上週末,台灣總統蔡英文致電候任總統唐納德·J·川普,這是自至少1979年以來,台灣總統與美國總統或候任總統的首次接觸,兩人的通話在這個位於中國南部的自治島嶼上罕見地得到了兩黨支持。許多人一致認為,這對台灣來說是一件大事。
儘管如此,週二,蔡英文在通話後首次接受採訪時表示,與川普直接接觸可能產生的影響有限。她對我和一個到訪的美國記者團說,「我必須強調,一次通話並不意味著政策的轉變。我不認為在不久的將來會有重大的政策轉變,因為我們都重視地區穩定的價值。」記者們是來這裡參加由夏威夷的非營利機構「東西中心」(East-West
Center)組織的採訪活動的。
但是,蔡英文的說法不大可能抑制人們的興奮之情。此次是過去數年中,這個有著2300萬人口的島嶼首次成為世界各地的頭條新聞,在一個人們經常感到被世界遺棄和忽視的地方,這本身就是一個慶祝的理由,儘管目前尚不清楚,在川普領導下,美國對中國的政策是否會有真正的改變。
「在台灣,我們有這種感覺,那就是我們被世界遺忘了,」政治學家兼台灣民主基金會執行長徐斯儉說。「我們有一個充滿活力的民主制度,但人們總是忘了我們。」
隨著中國財富和地位的增長,北京一直在逐步削弱台灣在世界上的地位。台灣經濟在亞洲排名第五,在世界排名第22。然而這個島嶼被禁止參加像聯合國這樣的國際組織,甚至不能在接受奧林匹克獎牌時,使用自己的國旗或自己想用的名稱。
即使如此,台灣也在中國的眼皮底下發展出了自己的民主傳統。台灣人民對他們的民主制度有著高度的自豪感。這裡有許多人渴望這一成就得到承認。在我們的採訪中,蔡英文間接地提到,台灣人民對美國這樣的自由民主國家的親切感是她與川普接觸的一個原因。「這通電話是表達我們對美國大選的尊重的一種方式,」她說。
與此同時,美國的許多外交政策專家們卻對此做出了警告的反應。「中國領導人將把這看作是一種歷史性的高度挑釁行為,」曾在歐巴馬總統的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亞洲事務的前主任埃文·梅代羅斯(Evan Medeiros)對英國《金融時報》說。「川普的這種做法正在為美中關係打下持久的不信任和戰略競爭的基礎。」
美國在美台關係上維持著一種謹慎的平衡。雖然台灣自1949年以來一直實行自治,但北京仍認為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中國要求其他國家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或與北京建立外交關係,或與台北建立外交關係,但兩者不能同時並存。當然,世界絕大多數國家選擇北京。
外交政策權威人士對川普接電話的詫異,反映出一種觀點,即美中關係非常脆弱,必須小心翼翼地對待,以防發生國際危機。但這可能是一個謬誤。自從1979年正式建立外交關係起,美中兩國關係就基本保持穩定,連天安門事件和1996年的台灣海峽危機(當時為應對中國挑釁性的導彈試驗,美國向台灣海峽派遣了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等事件,都沒有給兩國關係造成持久性損害。
雖然美台關係儘管非正式卻仍強大,但一些台灣人對華盛頓一貫取悅中國的做法感到沮喪。「美國那些急於譴責通話的人,他們那樣做,要麼是向中國叩頭,要麼是攻擊川普,」《天下雜誌》的台北記者劉廣垠(音)對我說。「很少有人真正關心台灣所代表的價值觀。」
蔡英文致電川普一事給台灣帶來了風險,台灣的經濟與中國的經濟密切相關。中國已通過限制大陸人到台灣旅遊,對蔡英文的對北京不太友好的政府表示了不滿。北京對蔡英文與川普通話的反應迄今為止相對溫和,但北京能很容易地對這次通話進行報復,進一步限制旅遊許可,或者把台灣剩下來的少數盟友拉走,比如通過提供貿易好處換取他們承認中國,而不再承認台灣。
最近一個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轉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國家是非洲小國岡比亞,那是在今年3月份。進一步的外交損失對台灣將是一個沉重打擊。一位要求不具名的政府高級官員對我說,「我們不想把這件事搞大,與中國發生對抗。」
相比之下,中國對美國進行報復則更困難,在報復過程中中國將傷及自己。這種報復可能包括中國不願參與美國外交政策的重點,比如對伊朗的制裁,或停止朝鮮導彈計劃的努力,這誠然重要,但對美國來說,夠不上是生存威脅。
儘管所面臨的後果遠大於美國,但台灣並不那麼害怕站起來抵抗自己隔壁的龐然大物,不像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北美盟友那樣害怕。儘管面臨嚴峻的未來,台灣人將繼續慶祝在他們看來是自己來之不易、存在早就該得到的承認。與之相比,美國則顯得怯懦。
貝薩妮·艾倫-易卜拉希米安(Bethany
Allen-Ebrahimian)是《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助理編輯。
翻譯:Cindy
Hao
It takes one (Trump Inc) to know one (China Inc).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