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9日 星期日

孔傑榮:南海仲裁後北京能否挽回顏面?



南海仲裁後北京能否挽回顏面?
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仲裁裁決頒布後,中菲可重啟談判,將仲裁結果納入考量以解決爭議,但不必正式提及裁決。
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 孔傑榮 為FT中文網撰稿
隨著菲律賓訴中國仲裁案裁決頒布之日逼近,國際緊張局勢也急劇升溫。日趨焦慮的北京政府正通過全面緊逼的宣傳攻勢,竭力為自己拒絕參與仲裁程序的行為辯解,而且在五名獨立的海洋法專家組成、備受尊重的仲裁庭都還沒作出裁決之前,就已先聲明拒絕接受仲裁結果。日前中國國際法學會和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也盡忠職守地發布了支持中國立場的論點。
甚至有傳言稱,通過誘使許多位居內陸的專制國家和其他一些在南中國海沒有明顯利益的小國來支持其立場,中國可能尋求聯合國大會或其他國際組織的多數決議,來使這一仲裁裁決失效。
與此相反,菲律賓雖然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向仲裁庭提出它的法律訴求,在這方面表現出色,但它對國際社會的游說卻相對消極。菲律賓新總統羅德裡戈·杜特爾特將於71日就職,他頗有爭議的當選也為南中國海爭端的解決帶來了不確定性:過去菲律賓與中國進行海洋談判未能成功,仲裁裁決可能為菲律賓創設一個平台,使其獲得更好的談判地位,但杜特爾特政府將如何利用這個平台,現在並不清楚。最近甚至有跡像表明,為了換取中國大規模的經濟援助,杜特爾特可能會軟化其政府在海洋問題上的立場。
台灣則發現自己的立場與中菲皆不同。最近離任的馬英九總統,本身就是一位國際法專家,他的政府曾想盡辦法來說服世界和仲裁庭:太平島,南沙島鏈中最大的島嶼,也是台灣唯一所占領的島嶼,應當享有200海裡的“專屬經濟區”。因為台北和北京都聲稱代表中國,所以雙方在本次仲裁的許多問題上都持相似觀點。然而值得強調的是,台北與北京的不同之處在於,它並沒有試圖抹黑仲裁程序或仲裁員。
台灣並沒有質疑仲裁庭適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合法性。恰恰相反,它所哀嘆的是,因為被聯合國排除在外,而被剝奪參與仲裁程序的機會。盡管如此,它也嘗試通過主動提交一份由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准備、相當專業的“法庭之友”意見,來影響仲裁庭在“經濟專屬區”實體問題上的決定。
由干練的法律學者蔡英文所領導的台灣新政府將在何種程度上改變馬英九政府在南中國海問題上所采取的法律立場,仍然有待觀察。而在與此相關的一個問題上,顯然是為了不冒犯日本,對於東京稱為“衝之鳥島”、位於台灣以東的一小點陸地享有“專屬經濟區”的無理主張,蔡英文政府已經作出了比馬英九政府更為緩和的回應。此外,蔡英文女士的國防部長剛剛宣布,若是中國完全無視鄰國顧慮,在仲裁決定頒布後設立“防空識別區”,台灣新政府對此將拒絕承認。這一聲明與華盛頓的立場相似。
美國逐漸意識到即將到來的仲裁裁決的重要性,且對於這些令人不安的局勢發展,並沒有滿足於做一個被動的旁觀者。奧巴馬政府果決地同時通過不尋常的公開海軍演練和有力的外交行動來解決這些問題。美國已經動員了越來越大的國際力量向北京施加直接和間接的壓力,迫使其重新考慮拒絕履行其作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締約國服從仲裁裁決的義務的立場。
例如,在美國影響下,七國集團(G7)最近兩次發表了類似的強硬聲明。還有奧巴馬總統遲來的要求美國參議院重新考慮正式批准美國加入《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舉動。30多年來,美國參議院一直可恥地拒絕批准,使得美國陷入只能從場外支持《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尷尬境地。
另外,許多美國的國際法和國際政治領域的非政府專家,已經強調該仲裁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東南亞和平和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共同體的重要性。美國國際法學會在今年42日的年會上也討論了這些問題,並邀請了兩名中國專家參加,他們發現自己陷於驚濤駭浪之中。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和許多其他著名的智庫及大學都有一系列相似的活動,也有不少相關的社論、專欄文章和長篇文章在美國各大報紙和雜志上發表。
中國現在顯然擔心會受到國際社會的譴責,為此被迫尋求莫桑比克、斯洛文尼亞、布隆迪等弱小、遙遠國家的支持。這當然具有諷刺意味——北京至今仍然認為,像美國、日本和印度這些在南中國海問題上反對中國的強國,根本沒有權利說話,因為這些國家與南中國海並不接壤。
最近,俄羅斯已經宣布將在南中國海問題上保持中立。俄羅斯因拒絕接受另一個《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仲裁庭的管轄權而受到批評,在其與荷蘭就俄羅斯扣押荷蘭籍綠色和平組織的船只和船員的爭端中敗訴後,俄羅斯找到了一個挽回顏面的方法,在不承認仲裁庭管轄權的情況下,最後還是執行了大部分的仲裁決定:莫斯科聲稱,釋放該船及其船員的決定,根據的是俄羅斯的國內法!
2014年有關孟加拉灣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爭端中敗於孟加拉後,印度的莫迪政府展示了強國應如何接受由獨立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所作出的裁決,並如何在此基礎上重啟談判。
在仲裁裁決頒布後,中國與菲律賓可以重啟談判,將仲裁結果納入考量,以解決爭議,但不必正式提及仲裁裁決。“顏面”當然是至關重要的。但隨著北京每一個宣傳的攻勢猛烈展開,失去的臉面將更難挽回。

孔傑榮(柯恩,Jerome A. Cohen),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亞美法研究所主任,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亞洲研究兼任資深研究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