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in 開口)
大腦內存有孔儒 DNA者,才會有這樣的難題:「我的兒子是華人嗎?」
大腦內若不存「族觀」,反而僅存「人觀」,那麼,我的兒子是華人與否根本不重要。
切記,任何族觀在意者一定是排斥其他非我族類的認同,這就是廝殺的起源囉!畢竟太陽底下沒有兩個族觀是可以共處的。
華裔媽媽的種族難題:我兒子是華人嗎?
徐靈鳳 2015年12月15日
Kip Fulbeck/The Hapa Project 基普·富爾貝克為The Hapa Project拍攝的一系列照片。
直到試着給五歲的兒子解釋什麼是種族,我才意識到自己對種族的了解原來如此之少。我們的家庭背景似乎也不算太複雜:我是華裔美國人,我丈夫是白人,一個有英格蘭、荷蘭和愛爾蘭血統的美國人;我們有兩個孩子。五歲的兒子知道我父母出生在中國,知道我有時會說廣東話。他曾經去過香港和廣州,見過他的公公,也就是我父親。但那天我問他是不是華人,他說不是。
「你是華人,但我不是,」他很確定地告訴我。「不過,我吃中餐。」我不得不停下來想了一會。怎麼才能讓他明白,我談論的東西和飲食、文化遺產或者我們在哪裡出生沒關係?(我本人來自紐約皇后區。)我幾乎沒什麼可以拿來對他描述種族的依據,除了我竭力避免談及的一點:我們的長相,以及其他人因此如何對待我們。
不用我講,兒子很可能也知道,我們長得不一樣。我和丈夫的基因在他那裡得到充分混雜;他曾被認作克羅地亞人和意大利人。在他的一生里,他將不止一次被問道,「你是什麼人?」但是在他自信地斷言自己「不是華人」的時候,我有一種自私的慾望,想讓他用一種涵蓋我這邊基因的方式描述他自己。然而,我知道輪不到我來告訴他,他是什麼種族身份。今天他可能覺得自己是白人;明天可能覺得自己更像華人。再以後,可能會覺得,嗯,兩者皆有。這事除了他,還有誰能說了算?
種族身份可能是變化的。情況必將越來越如此。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於6月發佈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多種族美國人的人數在增加,速度是全國人口增幅的三倍。如今,近一半的美國混血兒不滿18歲,大約7%的美國成年人可以被認定為多種族,儘管他們可能不會自稱混血兒。這個群體永遠不會覺得需要把人劃歸到具體種族這一點和自己有很大的關係。他們對自己是誰的看法可能每天都在變,具體要看他們和誰在一起。
此外,美國對種族的定義也一直在變。首先,環境很重要:1870年,生活在保留地的混血美國印第安人被算成印第安人,但如果生活在白人社區,他們就會被算作白人。隨着時間的推移,誰是「白人」的定義不斷演變:從19世紀70年代到上世紀30年代,有一系列衡量來自中國、日本和印度的亞洲移民是否屬於「白人」的法庭裁決。它們常常用裁決的形式改變定義,為的是拒絕承認另一個群體有資格申領公民身份。當混血兒變得更多見時,情況也變得愈發模糊不清。在奴隸制廢除之前和之後,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認定的「有色人種」和「黑人」也各不相同,有些時期還包括針對混血兒的小類,所有細微之處往往是由人口普查員隨意決定的。1930年,本土主義說客成功地讓墨西哥人在人口普查表上正式被歸為非白人。在那之前,他們一直被認為是白人,能夠獲得國籍。到了1940年,國際政治壓力迫使這一決定被推翻。直到2000年,人口普查局才開始允許人們在描述自己時選擇多個種族類別。但該機構依然只承認五個標準種族類別:白人、黑人/非裔美國人、美洲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亞洲人和夏威夷原住民/太平洋島上居民。
族裔構成了美國很多社會和政治決策的歷史基礎。但就連人口普查局自己也承認種族類別是會變化的,認識到種族不是一個固定的「量化」值,而是不穩定的。在美國,不管是白人、黑人還是亞洲人,其種族都不是單一的,而且從來如此。每個人的背景都可以進行更細微的拆分:海地-夏威夷、墨西哥-薩爾瓦多、古巴-中國。當開始像我家一樣,種族背景各異的人走到一起時,種族的很多制度意義消失了,反倒成了一件非常個人化的事情。種族身份重新表現出的不穩定性以一種奇怪的方式,讓一切回到了種族和種族主義被制度化之前的狀態。
在我生活的舊金山灣區,曾帶有貶義的詞hapa成了日常用語的一部分。這個詞來自夏威夷語中表示「一半」的詞,這個外來詞彙長期用來指有混血背景的人。在我兒子的學前班和幼兒園班級里,hapa正在迅速地成為常態,因為學生中混血孩子太多了。這個詞含有一種力量:是對領土的收復,是一種自主決定。在我看來,把hapa作為一種種族定義的想法體現的是包容而非排斥,因而是朝正確的方向邁出的一步。這個詞目前主要用來指有一部分亞洲血統的人,但也越來越多地被用來指代所有混血兒。而且這個詞往往是人們在界定自己的身份時可以使用的一個選擇,而不是外部強加的。
大家知道,這其中是有差別的。為了曠日持久的Hapa Project,藝術家兼電影製作人基普·富爾貝克(Kip
Fulbeck)曾遊歷全國,給成千上萬名混血兒拍照。該項目的一個關鍵要素是,拍攝對象自己發聲。一名女子對觀察員說:「我是有色人種。但我不是半個『白人』,也不是半個『亞洲人』。我完全是『其他種族』。」在這裡,種族細分受到了抵制,人們把敘事掌控在自己手裡。富爾貝克自己也是一名混血兒。還是個上小學的孩子時,他就有了這個想法。他說自己當時無法面對他口中那個「只在其中一個框里打鉤」的問題。我們在這裡討論的不是去掉選項,或僅僅是增加更多的選項,而是創造更靈活的選項,能在未來承載更多含義。
說到種族身份,我自己家將會出現讓我吃驚的情況。皮尤中心的研究顯示,有亞裔白人混血兒認同自己是白人的可能性,比認為自己是亞裔的可能性大。這一發現讓我坐直了身子。我從沒想過兒子可能只會認為自己是白人。我被迫更仔細地思考,真正讓我對此感到不舒服的是什麼:不是我想讓自己的兒子經歷歧視,但如果他們真的選擇認為自己是白人,那麼我想讓他們知道,關於在美國作為一個少數族裔的一些事情。還是個孩子時,我極想融入。年輕時,我學到了如何保持自己的不同身份並以此為榮。在身為「其他種族」的經歷中,珍貴的教訓是要有意識:要學會更認真地聽,因為在有機會開口前,你已經聽到別人說了你什麼。
但事實時,我沒法告訴孩子們怎麼去想:認為自己更多的是白人而非亞洲人、更多的是亞洲人而非白人、兩者都不是、兩者都是,抑或是其他。我只能告訴他們我怎麼考慮自己的身份,並認真聽他們想要告訴我的話。如果這都不是在奉行良好的種族關係,什麼才是?雖然我很討厭承認這一點,但他們選擇的身份不一定和我有關係。因為我的兒子將會決定自己是誰,而不是自己是什麼。
翻譯:常青、陳亦亭
妖棋士:
回覆刪除「華人」就是刻意創造出來的族觀!
更可怕的是,只要用全漢字,就脫離不了「華」!
回覆刪除阿們!
刪除漢字是惡性重大的孔儒幫凶,這個結論不是俺說的,而是有好多群組的語言專家學者不同時代,不同背景所研究出來得到的共同結論。
除了漢字,還加上一個 "吃"。換句話說,華= 吃 + 漢字 + 孔儒。就這三要,全包囉!
說到吃,泰國菜越南菜在台灣接受度蠻高的。
回覆刪除倒是台菜,靠一部總舖師電影,開始回魂。
其實 "粵" 者,非華也!
刪除所以說嘛,一旦被糞便丟到,那就很難洗囉。然而因為英語內指只有這麼一樣名詞,所以都被概括稱為 Chinese。說到越南,英文還經常把整個東南亞地區的人與文化概稱為 Chinese 咧。
粵菜被稱為 Chinese Food, Chinese Cuisine, Chinese Dishes, 那都拜因政治因素。粵人,粵族,粵語,也都一樣。俺曾經看過網上有個倡導粵族主權的網站,經營得相當不錯,不知還存在否?
不管外界如何稱呼,關鍵還是自身的認同重要。只要日韓可以不Chinese,無啥理由說其他地方都必須Chinese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