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你還能做個好人嗎?
狄雨霏 2015年8月27日
塑料雞射過去,但小花還是不說話。在馬戲班成員力勸之下,班主嘗試了不同的方式——用善意打動她。班主對她說,「請!」於是小花開口說話,幾十個小朋友歡樂地拍手和大喊大笑。
這部劇要傳達的訊息,小觀眾們憑直覺就能懂得,那就是善意可以在武力無能為力的地方發揮作用。
從根本上說,它講述的是一個有關文明禮貌有力量的道理。
每隔一段時間,中國就要經歷一陣靈魂的拷問:我們本性善良嗎?我們文明禮貌嗎?
「我們這是怎麼了?」這個讓人焦慮的話題佔據了飯桌和社交媒體。
最近幾年,圍繞着一些重大災難,中國發展出一種善意援助的慣例。2008年,四川發生地震後,志願者往那裡運送毯子,提供心理慰藉。今年6月,長江上一艘客輪傾覆之後,不少的士司機免費運載死難者家屬。本月,天津的一間化學品倉庫發生爆炸,人們捐贈了水和食物。
但是,除了這些高曝光的事件,幫助陌生人的代價可能很大。樂善好施有不少時候換來的是醫院賬單,或者被受到幫助的人污衊為事故責任人,為的是敲詐錢財。
研究人員表示,中國人不缺善心。不過,等級制和專制的巨大混合力量正在妨礙他們在許多時候表達自己的善意,尤其是對陌生人。
何懷宏把傳統道德與1949年之後的革命道德做了區分。前者存在於共產黨統治之前,那時對作為知識精英的君子的道德要求比一般人高;後者則要求所有人遵循同樣的道德。
但是,它「後來慢慢演變成一種隱蔽的等級制,」何懷宏寫道。新統治者要求大眾實踐道德,他們自己卻可以有更多例外。於是人們以拒絕合作的方式反抗這種雙重標準,整個社會變得更加利己主義,而不是無私奉獻。
「中國是一個極權社會,而且『歷來』如此,」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Griffith
University)人類學者沙學漢(David Schak)說道。他正在撰寫一部比較台灣和中國大陸文明禮儀水平的著作。他認為,處在更自由氛圍中的台灣,在這方面取得的進步要大得多。
「這不只是政治性問題,」他在接受採訪時說道。「中國是一個建立在基於年齡、代際差別和性別的等級制度上的社會。」
「既然人們必須服從權威,也就根本沒有動力去發展社交技能,或以善意對待他人,」他還說。「可供選擇的相處模式幾乎總是圍繞着發號施令和懲罰不服從的人來構建的。」
「當然,在中國,人們被教導要友好、樂於助人、與人為善和遵守規則,」
沙學漢接著說道。他指的是,學校會進行有關樂善好施的教育。
但他表示,偽善卻是一種常態。「一個問題就是,你接受了一套說教,然後看到大人和老師並沒有遵守這套規則,而是採取另一種做法。所以他們很快也學會了另一套。」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紐約時報》駐京記者。
相关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