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4日 星期四

中國新常態的贏家與輸家





(Ajin 開口)

回想1945,蔣介石受盟軍委託把軍隊開來佔領台灣之後,除了槍桿子之外,他們還帶來啥?雙手空空也,僅用一台印刷機,專門印鈔票。從此槍桿子就可以轉化成鈔票,購買大把大把的稻米,糖,鹽,各式各樣榖物與農產品,運回中國給與毛澤東打戰的國民黨軍,然後,四萬塊換一塊新台幣。

這個合法霸佔之授權在於政治力。政治力是可以毫無限制地合法強奪。誰說不合法?你敢吭氣?要命嗎?雖然事隔70年了,但目前的中國所依據的統治與征服哲學,還是同一套的中華傳承,你說,會有多大改變?

前幾天韓中剛剛簽訂 FTA。馬英九不放過這種可以用來恐嚇威脅台巴子的機會,再度高唱服貿與貨貿的黃霉調。真慶幸,還好兩案至今仍然擋在立法院,否則台灣經濟從此死得很慘。所有台灣的就業者,薪水族,此後就等著作白工,當中華人的奴隸。

越依靠中國的經濟,死得越慘。原本想偷雞,到中國淘金,而中國也利用這種心理,大作黃金遍地的廣告。結果呢?中國自己產能如今已經過剩到不行,而廣大人口所持有的是極低落的消費力,哪來讓外面的人進來淘金?中華人生吃都不夠了,還輪得到溢出給外來淘金者?

韓國如今牽了FTA,接著韓國必須吞下排山倒海從中國來的過剩產能,還冒著科技被中國私偷抄襲之險。這前提下,韓國竟然斗膽想吞吃中國市場?想得美!中華人的精打細算是漿糊嗎?詐騙的高明,韓國商人拼得過中華傳承嗎?摸摸膝蓋啦!





中國新常態的贏家與輸家

2015/06/03

       村山宏:隨著提出「新常態」,中國經濟的減速感進一步加強。由於內需疲軟,中國的進口額出現了2位數的大幅下滑,對華出口依存度越高的國家遭受的連鎖性經濟減速和通貨緊縮壓力也越嚴重。不過,中國的「新常態」並非只帶來了消極影響。出於對經濟減速的擔憂,中國國內的資金正流向海外,如果能夠獲取這些流出的資金,部分國家也存在借此拉動本國經濟增長的可能。



(Ajin 註:台灣對華出口依存度是上列中最高的,估計超過25%。)

      首先來看因中國經濟減速而苦惱的國家。中國方面的報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14月的進口額比上年同期大幅減少了17%。對華出口占比越高的國家受到的影響越大。對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對華出口額比例與國內生産總值(GDP)進行計算(不包括與中國大陸的貿易佔比極高的新加坡和台灣)可以發現,這一比例越高對華出口額下滑越嚴重,該國國內經濟受到的影響越大。

      對華出口比例達到GDP16%的韓國在主要國家中最容易受到影響。中方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14月來自韓國的進口額同比減少7.5%,在韓國國內,由於供給過剩,物價受到下跌壓力。如果對生産進行調整,就業和工資將出現減少,很可能導致內需進一步疲軟。韓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34月均同比僅上漲0.4%,為亞洲金融危機後的199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韓國《每日經濟新聞》58日面向43位經濟學家實施的經濟狀況調查顯示,回答應警惕通貨緊縮風險的受訪者佔到81%。此前,韓國的經濟增長率保持在45%被視為理所應當的事,但是2015年預計僅為3%。馬來西亞和泰國方面,天然橡膠和和棕櫚油等産品的對華出口占比較高,中國需求的減退對其構成打擊。泰國的CPI1月開始持續陷入負增長。作為新興經濟體泰國2015年的增長率預計也僅為3%左右。

      再看日本又如何呢?日本受到的影響似乎並沒有韓國和東亞國家那麼嚴重。雖然日本的對華出口額佔出口總額的24%,佔比較高,不過僅是GDP3.8%。日本的內需相比韓國和東南亞各國來説佔比較高,因此出口額沒有達到GDP的很高。同樣,雖然巴西和南非的對華出口也不低,但由於內需佔比較高,對華出口對GDP較低,所以中國經濟減速對其整體經濟的影響相對較小。

      下面來看從中國的「新常態」中受益的國家。實際上,中國經濟減速的原因之一是消費的低迷。由於中國領導層推出反腐運動,反對奢侈浪費,消費者減少在中國國內購買高價商品。相反,赴海外旅行成為熱潮,中國遊客在旅行目的地大量購物。在日本,中國遊客的人均消費額達到了約為30萬日元。如果能夠獲取中國遊客,有望産生推高消費相關産業的效果。
     
      中國遊客的人氣旅遊目的地都有哪些國家呢?據中國國家旅遊局統計,2014110月赴韓國旅遊的人數達519萬人,赴泰國333萬人,赴日本232萬人,赴美國198萬人。2015年,赴日本的中國遊客呈倍增態勢,全年有望達到500萬人左右。韓國也是一樣,雖然受對華出口下滑影響陷入苦戰,不過在吸引中國遊客方面卻取得了成功。諷刺的是,在「新常態」下本應在國內消費的資金卻流向了國外

      另一方面,中國對海外直接投資的增加也對各國構成利多。由於預計中國國內經濟難以實現高速增長,中國企業在海外建設工廠、收購海外企業的動作日趨增多。據中國商務部統計,2014年中國對海外的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4%,增至6320億元。201514月也同比大幅增長36%,增至2143億元。雖然並未公佈對各國的的具體直接投資額,不過對歐盟(EU)的直接投資增至6倍。相反,對資源開採熱潮冷卻的澳大利亞的投資則大幅減少了65%,對日本的投資也減少了14%

      在中國流向國外的資金中,最難以掌握實際狀況的就是投資資金的動向。受經濟減速影響,中國國內的房地産價格出現下滑,銀行利率也出現下降,投資者為獲取高收益紛紛在海外尋找投資對象。在中國的企業和富裕層的個人投資者中,以外幣計價的存款和投資無疑很受歡迎。據推算,20153月底之前的半年時間裏,從中國流出的資金(不包括直接投資)達3000億美元左右。

      雖然很難確定這些資金究竟流向何方,不過不少觀點認為流向了房地産投資。據美國調查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統計,2014年中國企業對美國商業不動産的投資額合計達59億美元。如果包括個人投資者在內,數倍的金額被認為用於在美國購買房地産。在日本,中國個人投資者在東京都中心購買住宅也逐漸成為話題。

      中國的「新常態」對於世界來説究竟是福還是禍呢?


1 則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