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4日 星期六

習近平想聯手歐巴馬 「框住」小英




【政治事】習近平想聯手歐巴馬 「框住」小英              文/古槐
中國對台工作會議上個月二十六、二十七兩天舉行。這是去年台灣內部發生一連串政治、社會情勢快速變化後,北京高層對兩岸關係與對台政策的總檢討。
一四年的台灣情勢讓北京不同機構涉台研究單位應接不暇,九合一選舉前來台灣觀選的中國國安單位所屬智庫專家,也坦承選舉結果超乎預期。選後甚至傳出國台辦主任張志軍的烏紗帽差點不保。
北京對台「矛盾的自信」
儘管如此,中國政協主席、同時兼任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聲,在一月二十六、二十七兩天舉行的對台工作會議上,曾強調,過去一年以習近平領導的黨中央,「準確把握台海局勢及其新變化,提出一系列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策主張,產生廣泛積極影響。」
俞正聲重申,始終堅持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
會議要求,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化」成果。積極推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後續議題等「制度化」協商,深化協議執行成效,惠及更多民眾。不令人意外的是,北京也強調重視台灣的中小企業、農漁民以及青年學生等所謂「三中一青」。
在此戰略方針主導下,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隨即在一月二十九日來台參加兩岸經合會第七次例會。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原訂二月七日到金門與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舉行「王張四會」,但北京宣稱因復興空難而臨時決定延後。可以預期的是,習近平預訂發表的農曆春節談話也會維持此一基調。
北京要以「框架論」框住民進黨
由此觀之,北京對台仍維持「矛盾的自信」。這份自信有兩個主要來源:
一是務實體認到馬政府與國民黨的困境,認定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敗並非因其兩岸政策失敗,而是台灣選民對其全面施政無能的反撲,北京也接受台灣人民對兩岸關係進展產生疑慮和戒心此一事實。
因而北京認知到現階段兩岸關係陷入停滯以及馬剩餘任期突破機會的渺茫,障礙並不在中國的意願,而是在馬政府的能力不足。北京對馬恨鐵不成鋼,愛莫能助。
北京唯一要提防的是,諸如馬是否刻意操作「華府雙橡園升旗」等凸顯中華民國主權的類似事件,以轉移總統跛腳困境焦點。
然而矛盾之處在於,中國國安單位研析國民黨慘敗原因卻仍抱有一絲樂觀。他們認為多數泛藍選民在這次九合一選舉用選票懲罰馬英九,這些「懲罰票」或「自願廢票」過度發酵,加上柯文哲在台北市長選戰的「外溢」效果,讓國民黨遭受較預期更嚴重的挫敗,倍增民進黨於二一六年重新執政的機會。
因此,只要國民黨碩果僅存的領導人朱立倫能夠參戰,泛藍失去政權的危機感仍會凝聚,藍綠基本盤將再度回流。此一思維顯示北京對朱立倫的高度期待,未來朱與北京的互動、甚至「習朱會」的發展值得注意。
另一項「矛盾的自信」自然是針對後勢看漲的民進黨,特別是領導地位定於一尊的蔡英文。
俞正聲的講話強調兩岸和平發展「制度化」的成果,與後續兩岸經濟合作框架的後續「制度化」協商,就是要以「框架論」來制約明年可能當選的蔡英文與民進黨。
北京對黃志芳、吳釗燮態度保留
北京欲藉此營造此一框架可能因為蔡英文「不聽話」或「不延續」而遭破壞的印象,繼而誘導泛藍與中間選民回流,以及製造以美國為首的國際壓力來牽制蔡英文,複製一二年的「恐嚇牌」和「美國牌」。
近期穿梭兩岸的美國重要智庫學者與前任官員都接收到北京此一訊號,頻頻指控蔡是「堅定的台灣分離主義分子」。
一一年九月蔡訪問華府時遭到美國國安高層「突襲」,背後固然有國民黨的運作,當時北京國台辦主任王毅事前縝密的對美遊說才是主因。
一四年十一月歐巴馬訪問北京與習近平達成數項重要協議,深化兩國關係。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萊斯(Susan Rice)六日宣布白宮正式邀請日本首相安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訪美。白宮同日也向國會提交《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強調美中雖有競爭但要避免對抗。美國亞太助卿羅素(Daniel Russel)二月初即在北京安排新任副國務卿布林肯(Tony Blinken)訪中以及習近平訪美事宜。
安倍規劃四月訪問華府,將對《美日安保指南》修正定案。習近平訪美時間最有可能落在秋天,屆時也是台灣總統選戰方酣之際。習近平如何透過歐巴馬來施壓蔡英文,是民進黨應儘早沙盤推演的可能危機。
蔡英文最近宣布前外交部長黃志芳,接任民進黨國際部主任一職引發北京議論。北京涉台官員解讀這是蔡英文記取一二年外交幕僚經驗不足教訓,擴大外交決策圈之舉。
蔡英文目前以前駐美代表吳釗燮主導對美外交,加上黃志芳負責國際部,兩人皆具外交手腕與成熟EQ,可彌補蔡身旁幕僚的弱點。但吳、黃兩人於陳水扁執政末期也是替諸如「終統」與「入聯公投」等爭議事件辯護的代表,外界對其看法不一,北京更是持保留態度。
北京過去幾年來嘗試拉攏民進黨不同派系領導人,以影響黨內對中政策的走向成效不彰。蘇貞昌任黨主席時不為所動,就連黨內對中政策委員會,都堅持不用「兩岸」而用「中國」。去年年初通過的〈對中政策檢討紀要〉,也只觸及若干兩岸交流的務實措施,包括部分人士提出「凍結台獨黨綱」的呼聲,都雷聲大雨點小。
蔡英文可能另組對中小組
蔡英文重任黨主席一度有意調整中國事務委員會架構,但在黨內壓力與九合一選後地方政治生態丕變後,仍維持原本運作。以蔡英文的行事與決策風格,三月獲得總統提名後,很有可能另組對中政策的特別小組,這也是北京涉台單位揣測的方向之一。
無論如何,習近平目前對內優先反貪、鞏固領導,對外拓展大國外交,以「一帶一路」為外交戰略主軸。面對明年民進黨重新執政的可能變數,北京將持續對台深入基層影響民心,同時運用外力迫使民進黨無法打破馬政府任內的兩岸政策框架。今年將是蔡英文與民進黨的外交年,如何化危機為轉機,確保勝選國內優勢是最大的考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