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台灣驚悚動畫片《禮物》打入聖丹斯

http://chinese.wsj.com/big5/20140120/rcu180205.asp?source=UpFeature

2014 01 20 17:59

台灣驚悚動畫片《禮物》打入聖丹斯

動畫片《禮物》場景。

在台北,一個寒冷的雨天,穿著一件黑色螺紋高領衫,捧著一杯咖啡暖手,謝文明(Joe Hsieh)非常著急,希望有人能指點他到底該穿些什么去猶他州的帕克城(Park City)。這是他第一次去那里。

他想,我該穿什么樣的鞋?路不會很滑?謝文明是台灣的一名動畫導演,今年三十四五歲,他正準備去參加圣丹斯電影節(Sundance Film Festival),在那里,他將實現自己的夢想,與別人的動畫片一較高下。聖丹斯電影節已于上周開幕。

謝文明最新電影《禮物》(The Present)是一部黑暗浪漫驚悚片,講述了一名年輕女子瘋狂愛上一個已婚男人的故事。這是今年電影節動畫短片單元的13部參選電影之一。

《禮物》充斥著視覺符號,這是一部黑白片,但有一抹紅色,代表著這名女子從可能的情人到復仇的棄婦的情緒轉變。

這部電影受到了日本經典劇目《道成寺》(Dojoji)的啟發。《禮物》全長15分鐘,一開始是一個出差的男子(沒有名字)在一個公共電話亭打電話給妻子,解釋暴雨讓他耽擱了回家的行程。很快,他就投宿到附近一家旅社里,準備在這里度過一晚。

然而,旅店老板的女兒孔雀竟然從窗戶潛入他的房間,向他獻身。孔雀的舉動讓這名出差的男子吃了一驚,他情急之下只好將脖子上的十字架送給她,告訴她她需要的是上帝,不是他。拒絕讓孔雀生出絕望,絕望繼而又變成暴怒。

謝文明說,結局看觀眾怎么解讀;我的每一部電影的目的都是為了引發討論,就《禮物》來說,我想要觀眾思考:什么是愛情?什么是宗教?信仰者與狂熱者的區別在哪里?

Joe Hsieh
導演謝文明說,我的每一部電影的目的都是為了引發討論。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孔雀是一種象征著吉祥如意的鳥。謝文明說,把這名年輕的女性命名為孔雀意味著,某些東西對某些人來說十分珍貴,但對其他人來說卻不是,這完全是角度的問題。
 
謝文明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很多人(包括他自己)的身上都有孔雀和那個男人的影子:他們墜入愛河,或是找到信仰,但有時又會無視隨二者而來的盲點。在他們學會放手之前,苦惱將如影隨形。

《禮物》是謝文明的第三部動畫短片,之前的兩部為2005年的《享樂花園》(The Garden of Delights)2006年的《肉蛾天》(Meat Days)。《肉蛾天》講述了一個吃人肉的故事。故事中的女子用賣身的方式換取人肉,喂她重病將死的丈夫。

謝文明說,我的動畫與西方動畫的主要不同,大概是我的主題和呈現方式。在西方動畫片中,角色通常都會有所夸張,比如他們說話和走路的方式。

作為他的典型風格的一部分,電影里每個角色的動作都經過準確的測算,都經過深思熟慮,都相當復雜(眼神一瞥,手指的一次抽搐,嘴唇的顫抖),目的是反應角色內心的波瀾。

2012年的台北電影節上,《禮物》獲得了最佳動畫片獎,去年該片在幾個國際電影節上亮相。在聖丹斯電影節上,該片將放映四次。聖丹斯電影節將于126結束。

以下是《禮物》預告片:


JENNY W. HSU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