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8年2月19日 星期一

習近平的兩難選擇



習近平的兩難選擇
RICHARD MCGREGOR
2017428
近五年前掌權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迅速控制了中國這個黨國的各個制高點,接管了軍隊、外交政策、國內安全和一個令人生畏的反腐委員會。
在把決策權集中到自己手裡的同時,習近平還做了一件事:掌管經濟政策。他的兩位前任在他們漫長的執政時期從來沒這麼做過。
在政治上,習近平的威權主義本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自毛澤東以來,中國領導人總會在高級領導人中面臨競爭對手。但準備在今秋的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上獲得第二個五年任期的習近平,似乎沒有了競爭對手。
大權在握的習近平在軍隊的結構和人事上推行了多項幾十年一遇的改革、成立新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堅持中國在南海的領土主張,並發起了自1949年共產主義革命以來規模最大的反腐運動。
但說到經濟政策,習近平遠不像在政治上那麼強硬、大膽。了解箇中原因有助於洞察習近平和共產黨由來已久的缺陷:儘管取得了成功,但中國經濟依然是毛澤東和市場結合的產物,令人不安,卻難以在不對一黨制構成巨大威脅的情況下重新調整。
9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取得巨大進展,令災難預言者落空。財產權被放開,允許住宅自有。同時,在共產黨強大的互聯網防火牆後面,企業家們建立了一個不談政治、對應用程序友好的經濟。就連黨政官僚都可能喜歡這種經濟。
最深刻的變化是私營領域的增長。據最近的一項研究稱,在從1998年開始的10年裡,國企就業人數減少63%,而私企和外企的就業人數分別增加644%202%。換句話說,商業取代國家,成為增長和就業的主要動力,收入和消費水平提高了。
儘管私有領域實現了這樣的增長,但國營企業依然是中國經濟的中心,至少佔工業產出的三分之一,其中很多都來自僅從商業上考慮的話難以維繼的企業。
對中國和世界其他地方來說,讓大量所謂的殭屍企業存活下來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它們不僅拖累金融體系——通過貸款延期,讓它們維持運轉——還會導致資金不在居民家庭,而是在國家手裡。
金融體系還偏愛投資和投資帶來的產能過剩,而不是消費。產能過剩進而會影響全球經濟。
中國的殭屍企業普遍不是家喻戶曉的企業。它們通常是北方和中部省份的小企業,遠離繁榮的沿海地區,集中在鋼鐵、水泥、煤炭、金屬和玻璃等行業。
「虧得越多,能借到的越多,這是它們存活下來的唯一辦法,」經濟學家何帆寫道;他指的就是殭屍企業。他估計,在國內上市的企業中,至少10%像「行屍走肉」。
讓國營部門維持運轉的決心,是中國經濟存在的頑疾,即習慣通過債務保持高速增長,以及在私人投資下滑時行政國家依靠國營部門刺激經濟的根源。
過去一年裡,經濟放緩,國營部門復甦,投資同比增長25%,而私企的增長只有大約3%
習近平幾乎未表現出對國營部門採取動作的興趣。最明顯的解釋是意識型態上的:作為一名職業共產黨人,他依然偏愛國家所有制,視其為一種政治控制形式。
國營領域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特殊利益,在政治和經濟體制的深處盤根交錯,導致挑戰和壓縮其規模的難度增加。
黨員幹部也許今天還管理著一家國有石油公司,明天就被任命為省長。近年來,電信和能源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常在黨的指示下突然互換崗位,就好比美國斯普林特(Sprint)和威瑞森(Verizon)的首席執行官早上醒來時管理著一家公司,晚上睡覺時負責的已經是競爭對手了。
大型國企的高層管理人員還保留著在黨中央的職務,這必然讓他們能夠參與重大經濟決策。
如果中國的金融系統按照企業的盈利分配資金,很多殭屍企業早就倒閉了。但對習近平和中國的政治領導層來說,商業盈利只是一方面的考慮。它們所在地區的政治穩定同等重要。
習近平的一些支持者認為,他在第一屆任期內把經濟改革的地位放在鞏固黨的控制和反腐之下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他們說,通過打造一個更強大、更清廉的共產黨,習近平為自己在第二屆任期裡進行實質性的經濟改革奠定了基礎。
但對經濟和法律改革來說,無論順序如何,鞏固黨的控制都不是好兆頭。事實恰恰相反,習近平鞏固黨的控制的行為,本能地促使經濟決策朝更加保守的方向發展。
換句話說,習近平並沒有削弱黨的控制,在指定的少數人之外的範圍內更廣泛地共享權力。他的第二屆五年任期將於今年年底開始。在此之前,他正在鞏固相關制度,以確保它能在精英的手裡走進未來,這個結果只會損害經濟。
最終,習近平需要決定他是想成為政治強人,還是經濟改革家。他只能二選一,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Richard McGregor著有即將出版的書籍《亞洲大盤點:中國、日本和美國在太平洋世紀的命運》(Asias Reckoning: China, Japan and the Fate of U.S. Power in the Pacific Century)
翻譯:陳亦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