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3日 星期四

從「水球大戰」看台灣發展的絆腳石




從「水球大戰」看台灣發展的絆腳石

2017/08/02

  渾身濕透,高聲吶喊,互相投擲水氣球,如果這一幕發生在幼兒園的泳池裏只會讓人莞爾一笑,但實際上,這場「水球大戰」發生在719日的台灣立法院上。投擲方是國民黨的議員們,目標是民進黨蔡英文政權提出的大型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日本企業也希望參與的核心政策遭到了抵制,當初3萬億日元規模的預算幾乎被腰斬。

  在3月計劃制定之後,執政黨和在野黨的對立仍未緩解。75日,以接受國民黨要求的形式,將原定8年投入約8800億新台幣的最初預算縮減至4年投入4200億新台幣。計劃的條例方案終於獲得通過,但此次在敲定具體內容的委員會會議上,對立再次爆發。

  最大的焦點是鐵路建設。最初的計劃是在全台灣投資1.5萬億日元以上,但國民黨反駁稱,「鐵路的利用前景不樂觀」、「地方將出現赤字,壓迫未來財政」。在高速鐵路等方面擁有眾多業績的日本企業有望參與該領域的投資建設,但有可能被迫大幅縮小規模。

  台灣的經濟發展偏重於台北等北部的大城市和西部。行政院長林全表示,有必要通過長期投資來實現資源分配平衡,呼籲各方理解,但分歧依然沒有彌合的跡象。

  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的中國室室長伊藤信悟表示,「考慮到自動駕駛等交通技術的創新,(蔡英文政權)應明確未來的交通基礎設施的理想狀態」。他同時指出,「邊討論邊落實也是一種做法,但台灣整體需要制定一個長期願景」。

  計劃已經啟動,但今後能否建設性地推進討論尚不得知。不過問題在於,議員的行動有過激傾向,討論很有可能沒有下文。

  「或許是民主主義發展帶來的副作用」,旁觀了19日立法院「水球大戰」的當地記者發出感嘆。民進黨在在野黨時期也曾以實力阻止過政府的決策,如今則是下野的國民黨開始攻擊民進黨政權的政策,作為黨爭工具的色彩濃厚。

  6月,鴻海精密工業董事長郭台銘曾表示,台灣當局的行政效率與美國相差太多了,如果非必要,真的不想回台灣。台灣具有製造業經驗和高端人才等吸引海外投資的眾多優勢。但很多企業家也指出政策推進的停滯是台灣的劣勢


1 則留言:

  1. 喜歡按照某套過去的程序走,雖說漸進式對體制社會破壞較小;另一個角度就是不想要扛任何政治責任。縱容體制腐爛,就會引起選民的期望落差。浪費時間,消磨選民的耐性與信任,將會是一種很恐怖的傷害。難怪柯P這種角色也快要開始有膽子覬覦大位了!

    回覆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