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

柯P戰賀陳的真相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00366710.A.345.html

批踢踢實業坊

作者wozai (我宅)          看板Gossiping

標題[爆卦] 柯文哲戰交通部北車聯合防災中心的真相

時間Tue Jul 18 16:31:47 2017

有關柯文哲跟交通部這兩天吵的「台北車站聯合防災中心」

柯文哲罵交通部沒效率、藍綠一樣爛
交通部罵柯文哲沒看資料、看看你的大巨蛋

但我想從這些爭吵,鄉民還是無法了解事情的脈絡,
所以我簡單說明一下歷史背景還有政府編列預算的概念。

首先要有的觀念是:「政府今年能用多少錢,是去年決定的」,
所以比如說想在2017開始蓋一棟大樓,必須在2016年就編列預算。

所以如果去年沒有編列相關預算,今年是不能花這些錢的。

有了這觀念後,我們來了解一下台北車站防災措施的歷史背景:

台北車站目前的防災演練,是由跟台北車站有關的單位每年分多次聯合舉行,舉行的項目有防火、反恐、防災等。

因為跟台北車站有關的單位很多,總共有:

台鐵局、高鐵公司、捷運公司、台北市消防局、台北市警察局、台北市衛生局、鐵路警察局、鐵路警察局臺北分局、台北動員聯合辦事處、站前地下街、台北地下街、K區地下街等至少十二個以上的單位

因為有關的單位很多,涉及的區域也廣,
所以過去是以各區域「分區管理、分區應變」為主。

2006年4月時,內政部找了各單位來開會,討論如何強化台北車站的災害應變能力,
但當時決定先改善台北車站的消防設施,並沒決定設置台北車站聯合防災中心

(這些都有相關會議記錄為證)

2006年底,政府編列相關預算

2007年1月,開始委託廠商進行消防設備的改善工程,7月正式發包,
因為前面說的,過去是採「分區管理、分區應變」的處理方式,
所以當時只規劃了「台鐵局災害應變中心」(主管台北車站台鐵有關區域)。

10月時,台鐵局在防災會議上決議,
因為各單位現有的防災體系的運作方式跟設備都不同,
所以必要時先由主管台北車站的臺鐵局設立自身的應變中心,
再保留擴充空間讓各單位參與,如此可以保有機動性跟效率。

這樣的模式持續了十多年。

但2016年1月時,柯文哲發表了到日本大阪參訪的心得,

提議台北車站應該「比照日本建立聯合防災中心」,
柯文哲也在4月時召開了聯合防災中心緊急應變標準作業程序會議。

經過了幾個月的討論、會勘,還有政府編列相關預算。

在2016年12月底時,
大家研議將之前說的臺鐵局防災中心,升級成台北車站特定區聯合防災中心。
同時宣布成立:「臺北車站特定區聯合防災中心推動小組」

也就是說,柯文哲所說「聯合防災中心」的概念,去年底才正式具體確立。



但隔年2017年2月,大家發現因為前述的區域太廣、單位太多,
所以要整合銜接各單位的設備、系統相當困難,
加上桃園機場捷運通車後,涵蓋單位範圍變更廣,銜接難度更高,
所以研議改委託專業單位來專案管理,設立智慧化聯合防災中心。

(這些事情台北市各相關單位都有參與,柯文哲怎麼會說不知道?)

在確定做法後,
2017年7月,臺北車站大樓智慧化聯合防災中心委託專案開標,
8月決標。預計2019年3月底完成。

這些過程都是現在進行式,從這過程可以發現幾個柯文哲的盲點:

1、2006年(民國95年)時,
並沒有如柯文哲所說的「已經決定要設立聯合防災中心」,
且當時的台北車站複雜程度也跟今天不同,當時連機場捷運都沒有,
西區門戶計畫也沒開始執行,防災的強度需求也不可同日而語。

2、在2016年1月柯文哲提出聯合防災中心的建議後,
2016年5月蔡英文政府執政,
2016年底就決議要設立聯合防災中心並編列相關預算,
並在2017年(也就是今年)正式發包,預計一年半以後完成。

蔡英文政府再快,也不可能在2015年馬政府時期就開始做。
而上任一年就編列預算並開始執行,
這究竟哪裡「藍綠一樣爛」?
又是哪裡「藍綠擺爛十一年」?

3、柯文哲說:
「如果中央不想蓋聯合防災中心的話,『只好自己扛起來,看怎麼處裡。』」
但從頭到尾中央就沒有不想蓋,而且已編列好預算「正要蓋」,

究竟柯文哲是要扛起什麼?

4、柯文哲又說:
「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第一步,不是要蓋新的,還沒完成之前要有個暫時的指揮中心。」
提議先有暫時的指揮中心這可以討論,
但為什麼要無視已經要蓋的中心,把焦點扭曲成「藍綠都不蓋」?

柯文哲真的是「就事論事」嗎?

5、柯文哲質疑:如果做好前出事怎麼辦?

首先,各單位過去十幾年都有聯合防災演練,並且分區配合處理,
各單位現在就有自己的防災SOP。真的發生災害也會有人立刻處理。

「聯合防災中心」的概念是將各單位的硬體(如監控系統)跟軟體集中,加速處理速度。
硬體跟軟體都要到位,聯合防災中心的效益才會大。

軟體整合部分主導單位是台北市政府,但從去年九月台北市政府制定辦法後。
這一年台北市政府並沒有針對軟體整合召開任何會議,

現在卻忽然在中央將硬體部份的預算處理好後,忽然跳說軟體沒整合,

這無疑讓人摸不著頭緒,為什麼自己主責的事情沒做好,
卻馬上跳出來說:「為什麼沒有幫我做?」

我想這並不是一個討論事情的好方法。

希望以上這些背景說明還有預算編列的觀念,能讓大家比較了解整件事的脈絡。

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