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台灣解嚴30年:平民生活的記憶



七月 13 14 15 這三天         / Ajin

2017 07 13 劉曉波穿過嚴密隔離的監視,離開羈押罷凌他的中國,走了!

228年前的 07 14 ,就是1789714日,巴黎群眾攻克了象徵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監獄,從而揭開法國大革命序幕。這天後來被稱為法國國慶日(法語:Fête nationale française),又稱巴士底日。

除了228年前法國大革命之外, 台灣受蔣家政權淫威白色恐怖的戒嚴,終於在1987 07 15 解嚴了。今年是三十週年紀念。

713 14 15 這三天,如今已經被視為不同時代,不同國度,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人們,為建立一個共同理想社會所散發的勇氣,熱情澎湃,契而不捨的力量,是超越時間與空間的,是綿密接續的。




台灣解嚴30年:平民生活的記憶
劉子維BBC中文記者
2017 7 14 


圖片版權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戒嚴令讓台灣38年來處於軍事緊急狀態中。
在台灣過去尊稱為「蔣公」的蔣介石領導下,「反攻大陸」的概念深入人心。
《熱情的沙漠》是禁歌、作文要以「消滅萬惡共匪,拯救大陸同胞」結尾、禁止組黨及辦媒體的台灣「戒嚴」時代已經過去整整三十年,回顧戒嚴,台灣民眾怎麼看?
1987715日,蔣介石的繼任者──總統蔣經國──宣佈台灣地區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這是世界上一個政權所實施的最長時間戒嚴。
至今30年過去,台灣經歷三次政黨輪替,目前執政的民主進步黨成立於解嚴前一年,在解嚴30週年的周末,民進黨將舉辦《解嚴30 影像展暨音樂節》,紀念影響台灣深遠的一段歷史。
前《端傳媒》評論總編曾柏文對BBC中文回憶戒嚴時期,「確實有很多很糟糕的事發生」,但對於解嚴時正要上初中的他來說,身為一個學生,他沒有感受到政府對自由的限制,他感受到的生活是「世界簡單、單純、寧靜,訊息量少,很多東西你看不見也不知道,有很多的『為什麼』無法被回答,老師說的、課本上教的內容是不能被質疑的。」

為什麼戒嚴?


圖片版權NMTHImage caption台灣省政府的機關報《新生報》1949519日刊出由台灣省政府主席兼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陳誠發佈的戒嚴令。翻攝自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常設展(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協助提供)
1949年,在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蔣介石的命令下,自520日起台灣省全省戒嚴。戒嚴令宣佈的背景是在國共內戰,國民黨戰況惡化之後。同年12月,蔣介石與大約200萬軍民撤退到台灣,國共展開長期對峙。
戒嚴令讓政府得以對台灣實施戰爭緊急狀態時的軍事控管,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旅行自由受限,社會上實施「三民主義」意識形態教育,對於所有可能危害政權穩固的行為,特別是可能與「大陸匪諜」相關聯之事,採取高壓手段監視及審判,知識分子因言獲罪的「白色恐怖」,就是在戒嚴的背景之下產生。
那些不能唱的歌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李明璁對BBC中文說,70年代是台灣查禁禁歌的高峰。歌曲被禁的理由除了明顯的「意識左傾,為匪宣傳」政治原因外,「詞句頹喪,影響民心士氣」、「內容荒謬怪誕,危害青年身心」、「幽怨哀傷,有失正常」都成為被禁的理由。
查禁歌曲的目的主要是教導人民「怎麼做一個好的國民」,李明璁說。
1988年資料中可看出,當局的禁歌名單超過 800首歌,《何日君再來》被認為是期待「共匪」到來,《熱情的沙漠》曲中的「啊」被認為有性暗示,《橄欖樹》因為「主題意識」不明確,因此都在禁歌名單上。現任總統蔡英文就職典禮上演唱的《美麗島》,當年因為具有「台獨」意識而被禁。
而在政府有意限制台語(閩南語)傳播的政策之下,1976年廣播電視法實施,限制台語歌曲的公共播放。李明璁認為,這對在70年代成長的一代以及後代,產生深遠影響。
受邀至《解嚴30 影像展暨音樂節》表演的樂團「農村武裝青年」主唱阿達對BBC中文說,小時候他家裏收集許多唱片。他的母語是台語,因此創作的歌曲是最能抒發自己想法的台語歌。他透過父親了解到,在戒嚴時,台語歌被壓迫,他自己曾因為在學校說台語遭到處罰。
全體肅立唱國歌
曾擔任教育部軍訓教官的張姓中校解嚴時正好小學畢業。他回憶戒嚴時去電影院看電影、看歌舞表演時,在節目開始前都要起立唱國歌。而在他父親的年代,如果沒有大聲唱國歌,可能會被警備總部的人舉報犯法。

課堂上「反攻大陸」


圖片版權WANG SHAO-WEIImage caption2006年高中版本的三民主義課本。
戒嚴時期校園生活,學生會常被要求集會,聆聽「政治講話」。
作文課、演講比賽,結尾都有「套路」。最常見的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復興中華文化,堅守民主陣容,消滅萬惡共匪,拯救大陸同胞」或是「把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插滿秋海棠的每一個角落」。
「三民主義」做為一門考試科目,直到近十年前才改為「公民與社會」科目。張姓中校回憶當年自己與家人參與國家考試,三民主義佔的分數比重,「幾乎都要背到非常熟」。
張姓中校比較現在與過去的「教官」角色。現在教官負責校園反毒、學生安全等等,戒嚴時代的教官則如同「錦衣衛」,有權力監督、向教育部回報「思想有問題」的學生。
開放大陸探親
戒嚴令解除之後三個月,蔣經國宣佈開放民眾前往中國大陸探親,「反共國策與光復國土目標不變;確保國家安全,防止中共統戰;基於傳統倫理及人道立場的考慮允許國民赴大陸探親」。
許多因戰爭分隔38年的家人終於能再見,台灣老兵赴大陸探親成為熱潮。
曾柏文回憶,在課本上讀到的黃河、青康藏高原等等,以為自己一輩子去不了的地方,「突然間就有人能去了」,他回想這一段,覺得是解嚴帶來的最立即的改變,讓他印象很深。
媒體「百家爭鳴」
1981年正式投入新聞工作的前中國時報總編輯、前中央社董事長陳國祥對BBC中文回顧台灣媒體解嚴前後的發展。
他表示,70年代開始,未獲得出版執照的「黨外雜誌」、「地下刊物」開始發展。有時當局會到印刷廠查扣。書報攤老闆因此學會將這些刊物放在其他地方,只賣給熟客。
他剛開始從事新聞工作時,因為報禁未開,所報道的內容受到限制,當時很多同業會用化名為黨外刊物寫稿,被國安單位請去「喝咖啡」也時有所聞。
而從解嚴後,報禁開放,之後也能夠自由成立民營電視台,台灣媒體生態呈現「百家爭鳴」的局面。
曾柏文回憶,解嚴後,書店裏陳列的雜誌越來越多,「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這些以前學校沒教、社會上未見討論的事,開始出現在公眾視野。他說這樣的「媒體資訊大爆炸」帶來一種混亂感,令人質疑「到底什麼是真的?」
戒嚴時代的「幽靈」
戒嚴時期嚴禁「為匪宣傳」,因此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這幾個概念,對許多代台灣人來說「都糊成一團」,李明璁說。這造成台灣社會對中國、對社會主意產生誤解。
解嚴不是一夜之間就對社會造成立即的改變。李明璁表示,「法制的改變不足以造成整個社會真正革命性的變化,只有人心的改變(可以)。」但人心的改變需要文化、教育的累積,而這個過程是從解嚴之後才開始。在戒嚴時代成長的長輩,需要與自己在戒嚴時的意識形態切割,才能教育出下一代「解嚴公民」。
但他觀察到,台灣社會還是留存著戒嚴思維,「把不聽話的人隔絶」、化分「好人壞人」等等。台灣要走出戒嚴,實現真正的自由、民主、平等,還有有漫長的路要走。


圖片版權NMTHImage caption為了終結「白色恐怖」時代,李登輝總統在推動憲政改革的同時,
1991年宣佈「動員戡亂時期」結束,不再視中共為叛亂團體,承認中共政權統治中國大陸的事實。
翻攝自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常設展(由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協助提
曾柏文也舉了一個例子,2000年左右,他在家中發現一本提詞送給他父親的關於「台獨」的書,他父親看到這本書後,激動表示這是「禁書」要撕掉。
有些人面對台灣社會現在多元到分歧甚至撕裂的局面,會回憶戒嚴時期台灣社會的「凝聚力」,社會上沒有這麼多衝突,「一派和諧」,但大部分民眾仍認對解嚴持正面評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