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0日 星期一

循環經濟的全球趨勢 回收再利用降低排碳量



循環經濟的全球趨勢 回收再利用降低排碳量           By 簡又新
台灣英文新聞-時評           2016/12/18 10:01
要達到「巴黎協定」減量溫室氣體、維持不升溫超過2度的目標,做法不外乎是提高能源效率、使用再生能源、使用碳捕捉技術等,但這樣的減碳方式仍有限,其實,排放溫室氣體的源頭在於地球資源使用上的過度消耗,若能將這些資源回收再利用,就能減少許多浪費。
黃金的碳足跡便十分可觀,炸山開山、淘金洗滌、純化提煉、運輸分送等步驟,都要花費大量的資源和熱量,會製造大量碳足跡,但若採用「城市礦山」的概念,可以將家中廢棄的電腦、螢幕顯示器等內含的廢棄金屬物回收再提煉,重復使用成為循環經濟的一環。
「循環經濟」和工業革命後的生產、製造、使用、廢棄的「線性經濟」不同,
「循環經濟」講求使用可再生能源,將資源重新回收、重新設計、製造成新產品、及打造不同以往的商務模式,以消除廢棄物並使得資源能夠更有效率地被利用。若能與大量拋棄、大量浪費的「線性經濟」脫鉤,便能在享受物質生活的同時,保存資源又不浪費。
據估計,溫室氣體排放有50%來自於物料管理,如建築物的水泥製程會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而房子蓋好後若要重新再利用,就要將舊屋拆除當廢棄物,因此就物質講起來,水泥是很浪費的建材,因為生產過程排碳又無法回收再利用。
現在有更多人提倡使用鋼鐵建造房屋,鋼鐵可重新提煉再使用,減少重新挖礦、煉鋼煉鐵等步驟的排碳量,基本上是個保護環境的有利建材,也節省經費,這就是循環經濟的一例。
地球上的資源分成兩類,第一類是化石燃料資源,人類一年所使用的資源共計60億噸,平均每人每日使用22公斤的材料,有一半是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無法重復再利用,另一半才是可回收材料,也是循環經濟的主要來源,如房屋建材、汽車、冰箱、手機、衣服等。
資源的回收再利用可從多方面來進行,首先提倡回收觀念,如電腦或手機因為有隱私問題,回收率不高,應建立使使用者放心的回收系統增加回收意願;第二是增加物品的使用生命週期,如汽車可以從十年延長到二十年的使用年限;第三個就是分享服務,如UberAirbnb,都是「使用他不一定要擁有他」的概念,這類分享式經濟也可以創造新收入、提高環保意識。
第四則是從設計之初就思考未來的循環使用,如2012年英國奧運場館在設計時,就考慮到日後能將中間高度降低一半,鋼材回收賣掉再利用,或飛機引擎的部分零件可拆卸裝回至新引擎使用,最後一個是大幅度使用物聯網,將物品使用效率提高到最高,而不只是單純回收而已。
過去全球在檢視各部門排放的二氧化碳時,全世界29%排碳量從工業來、20%為農業、18%為建築業、15%為交通業、3%則從掩埋場或廢棄物處理而來,若能從工業著手減碳,就能有效對症下藥。
塞爾維亞一個製造業工廠製作汽車零件,需要耗用許多化學用劑清洗零件,使用量大卻浪費,後來改成「租用」化學用劑,化學用劑的管理就由專業公司來維持,會謹慎小心的管理、也會注意不過度浪費,可以減少化學用劑的浪費、不亂丟棄、可回收再利用,粗估約可省下30萬公噸二氧化碳排放。
農業方面,飼養家畜會產生牛羊糞便,有些公司與農場簽訂契約收購牛糞,一年接收10萬噸牛糞,製作成沼氣和肥料,能降低牛糞帶來的甲烷與二氧化碳排放。在建築業方面,美國一間公司設計木紋的三夾板,使用抗壓性高的材質,可取代許多房屋內的鋼架設備,加上木紋本來就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更提高建築物的環保概念。
循環經濟是目前全球趨勢,各國都在找尋方法減少資源的浪費與過度消耗,更可為全球減碳盡一份心力。
蔡佳穎/編輯整理,臺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授權刊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