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1月29日 星期日

亞洲出口導向型經濟體面臨雙重壓力



亞洲出口導向型經濟體面臨雙重壓力
桑曉霓:特朗普推動的美國貿易保護主義,以及此舉所引發的的報復,將成為亞洲各市場最大的風險之一。
更新於2017126 07:44 英國《金融時報》 桑曉霓
多年來,新加坡一直是世界貿易的風向標。因此,當新加坡上月因電子產品出口增加(尤其是對亞洲鄰國)實現經濟增速上揚時,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消息。
新加坡這個城市國家並非孤例。韓國去年12月的表現也不錯,出口增長6.4%。亞洲(不包括日本和中國)去年11月的出口增長了7.3%。實際上,根據高盛(Goldman Sachs)的數據,整個2016年,多數新興市場出口都實現了逐步改善,這反映的不僅是大宗商品價格反彈。
亞洲出口國2016年的強勁收尾帶來了一些希望,即世界貿易以及航運等依賴貿易的行業,最終有可能扭轉多年來在數量和金額方面的下滑趨勢。
然而,這些漂亮出口數據出現之際正值許多投資者擔心,美國可能實行的貿易保護主義以及來自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發怒對象針鋒相對的報復,將成為中國農歷雞年亞洲各市場最大的風險之一。
那麽,我們是即將看到世界貿易觸底反彈?還是說這些復蘇跡象可能在貿易保護主義的沖擊下湮滅——隨著特朗普總統從《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TPP)開始撕毀多邊貿易協定,並代之以雙邊協議。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貿易領域的任何復蘇跡象都可能依然脆弱。
有充分理由相信,企業以及依托全球經濟周期走勢的市場(如新加坡、韓國和台灣)將會失望。實際上,本月在新加坡舉行的英國《金融時報》亞洲投資者展望(Asian Investor outlook)會議上的發言者的建議是,對那些與全球經濟命運相關度不大的市場進行買入。
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中國成為了更加開放的貿易體制的最大受益者,原因是中國將其鄰國的出口驅動型製造業模式與巨大的規模經濟效應結合了起來。但是,中國將擺脫這一模式,它正在擁抱一種更加依靠服務驅動的經濟模式,這將減少對進口的需求。
而且,隨著中國向價值鏈上端移動(如越來越多地製造高端電子產品),中國將重塑曾延伸至整個亞洲的電子供應鏈。目標直指半導體等行業的中國製造2025(Make in China 2025)規劃將加劇這一趨勢。據高盛經濟學家估計,中國大陸實際上比韓國或台灣更不容易受到美國潛在經濟民族主義的沖擊
然後,還有所謂共享經濟在全球範圍內對世界貿易帶來的後果。如今,特朗普總統正在向國內外汽車製造商施壓,要求它們在美國生產汽車,但幾年後,汽車銷量將暴跌,因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特別是在大城市)將更青睞優步(Uber)或滴滴出行(Didi Chuxing)帶來的便利,而非擁有一輛汽車並承擔其所涉及的全部額外花費。
這並不是說,投資更依賴國內需求的亞洲經濟體,就是一項沒有風險的戰略。
對於新加坡的經濟表現,花旗集團(Citigroup)Wei Zheng Kit表示:近期的反彈能否持續仍是個問題。”“即使出口和國內生產總值(GDP)表現超出我們的預期,一些面向國內和對利率敏感的行業可能在2017年表現不佳,因為債務水平升高、利率上升及就業市場持續疲軟都對這些行業構成壓力,這是一種典型的二元經濟情況,他補充道。
擁有較強勁國內需求的亞洲經濟體還要面臨其他不利因素。強勢美元與美聯儲今年可能的多次加息相結合,意味著全球資金環境正在收緊。如果中國繼續減持美國國債、在拍賣會上減少購買,那隻會加大利率上行的壓力。
然而,隨著特朗普入主白宮,成為焦點的是嚴重依賴出口的亞洲經濟體。對投資者來說,押註他們能夠經受住保護主義政策及中國國內經濟轉型的雙重壓力,看起來太過樂觀
譯者/隆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