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強硬姿態符合其長遠利益嗎?
時報辯論會 2016年8月30日
通過提出領土主張,甚至在附近海域造出陸地,中國在地區內的強硬姿態已經引起鄰國的敵意,促使一個反華聯盟的形成,同時它還頂著美國的反對,強調了自己的主導地位。然而,中國的強硬是否符合其長遠利益?
南海是一片中國湖
撰文:珍妮弗·林德
珍妮弗·林德(Jennifer Lind)是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政治學副教授,著有《對不起國——國際政治中的道歉》(Sorry
States: Apologie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一書。
中國的外交政策越來越強硬。幾十年來,北京一直在就東海和南海提出領土主張。但是現在的北京在捍衛這些主張;飄揚著中國旗幟的船隻越來越頻繁地進入爭議水域,開採資源,威嚇其他有領土主張的國家的船隻。此外,中國正在建造人工島,並對其進行軍事化,提出自己在這些地方享有超出國際法允許範圍的海事權利。這些行動引起了鄰國的憤怒,但迄今為止,北京向強勢的轉變基本上是成功的。
中國的鄰國面對侵犯並沒有做出抵抗。近年中國的行動所針對的大多是經濟規模不大、國防預算很少的國家,比如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的小國。可以想像,它們是不願意和中國對抗的,這是個日漸強大的軍事大國,也是重要的經濟合作夥伴。在它們中間,菲律賓的反抗是最劇烈的,但主要是在法庭,而不是在海上。日本是該地區唯一有望與北京抗衡的大國。但從近來的表現看,東京對其防務立場哪怕做出一丁點改變,都會引起爭論,這個國家缺乏組織區域抗衡行動的意願。
最後只剩下美國。在東海,華盛頓已經承諾會保護那些日本和中國之間的爭議島嶼。但在南海,其立場相對沒有那麼強硬,只是通過海軍調動來強化航行自由的原則。通過將問題置於自由航行的框架下——比如通過東亞水道的權利——美國顯然迴避了誰擁有這些島嶼的問題。事實上,美國的行動可能在強化中國的主張。華盛頓在這一問題上迴避中美對抗也許是明智的。但北京正在輕而易舉地贏得優勢。
對北京來說,這些是實實在在的成果,亦或只是象徵性的勝利?經擴建的島嶼、新的駐防以及防空識別區(中國已經宣布了一個識別區,未來可能還有其他的)尚未改變軍事平衡。一旦發生戰事,這些孤島前哨很容易被切斷聯繫,或遭到轟炸。
但中國的成果更多地是在政治而非軍事,在長遠而非當前。新的軍事設施、空域管制以及離岸資源的經濟開發決定了該地區的常態和日常實務。隨著各國日漸習慣於遵從北京的主張,發起挑戰的舉動就會越來越像是一種危險的挑釁。南海將成為中國的一個湖。
中國必須找到力量與合作的平衡
撰文:於鐵軍
於鐵軍是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和國際關係副教授。
近年來,中國在地區關係中強調了友好、坦誠、互惠和包容的重要性。但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安全關係正在惡化。
中國一直主張朝鮮半島無核化,然而朝鮮仍然在發展核武器,進行了第四次核試驗以及一系列導彈試驗。因此,自習近平主席和金正恩(Kim
Jung Un)掌權以來,中朝兩國最高領導人一直沒有會面,這是兩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
習近平和韓國總統朴槿惠(Park
Geun Hye)上任以來,中韓關係被認為是中國的「睦鄰外交」的典範,然而韓國近日同意美國部署「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erminal
High-Altitude Area Defense,簡稱薩德)後,這種關係也出現動搖。
圍繞釣魚島的領土爭端再度激化後,中日關係在2012年降至低谷,直到現在都頗為冷淡。
蔡英文上台後拒絕公開承認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令原本相對穩定的台海關係顯出令人擔憂之勢。
在中國開始向東盟各國發起「魅力攻勢」十年後,一個國際仲裁庭做出裁決,否認了中國的南海主張,中國的聲譽以及和東盟國家的關係因此受到損害。
中國的東亞政策的設想和結果之間為何會出現這麼大的差距?北京方面認為是美國的轉向東亞政策導致的,是該策略在鼓勵其盟國和中國對抗,讓中國無法挑戰美國在該地區的霸權。美國及其盟友說,是中國日漸強硬的姿態在破壞東亞穩定。
以這一戰略為背景,雙方陣營都會出現陰謀論盛行的趨勢。然而,如果雙方不死盯著對方最壞的地方,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危機管理上,這樣的感知差異是可以縮小的。
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希望看到,鄰國對它只有恐懼。美國人也許想被人看成善意的霸主,但正如已故的周恩來所說,中國也想成為一個「友好的大國」。然而,沒有一個穩定而繁榮的東亞,作為中國首要目標的和平發展和民族復興就不可能實現。
霸凌只會給中國帶來短期優勢
撰文:艾倫·L·弗羅斯特
艾倫·L·弗羅斯特(Ellen
L. Frost)是東西中心(East West Center)高級顧問兼研究員、美國國防大學(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特聘訪問研究員,她曾任副助理國防部長和美國貿易代表顧問。本文僅表達她的個人觀點。
中國在進行一項長遠的博弈,挑戰美國在亞洲的領導地位,它利用了各方害怕局勢升級的心理,同時又不用發起全面戰爭。它在南海搶佔礁石、吹沙造陸,還建起了經過加固的機庫,這些行為拓展了它的領土控制,但在戰略上卻是事與願違的。
華盛頓正在加強其軍事存在。美國與其東亞、東南亞的盟友和合作夥伴之間的關係也前所未有地牢固,新的安全合作關係正在確立。聯合國仲裁庭的裁決否定了中國的主張。親善是一項戰略資源,但這種資源正在被中國揮霍殆盡。
習近平和他的高級顧問們也許考慮到,受制於政治失能、增長緩慢和對恐怖主義的過分恐懼,美國對中國的任何動作都不會採取軍事措施加以應對。如果是這樣,他們可能低估了美國的行動意願,一旦中國有過火的行為,美國會向其盟友提供支持。
中國在尖閣諸島(Senkakus,中國稱釣魚島。——譯註)問題上對日本發起的挑戰,已經促使歐巴馬總統明確宣布,這些島嶼是受到日美安保條約保護的。其雙邊安全合作得到了擴展。
然而觀察人士預計,儘管有這些挫折,中國在其主辦的G20峰會結束後會有更多挑釁舉動。為什麼中國要採取一種在戰略上適得其反的政策呢?
其中一個可能的解釋是,中國領導層有著不同的目標,在使用不同的標準來衡量成敗。中國1979年入侵越南的行動被認為是失敗的,但北京仍然宣告自己是凱旋而歸,這說明,單單只是保持一種兇悍、不屈服的姿態,已經足以達到它的目的。這種戰術也有助於我們理解中國對仲裁庭裁決的憤怒反應,以及它在南海主張上的強硬立場。
此外,這也有可能是為了安撫國內的強硬派,分散公眾對本國問題的注意力。在有意營造了一種被害者的感覺後,領導層發現大眾民族主義對它的決策自由是一種限制。但和多數人一樣,中國老百姓更關心的是本地的經濟狀況,而不是外國擴張,沒那麼容易被矇騙。
中國的這種看起來起反效果的行為,可能還有一個更微妙的原因,即領導層的認知。習近平及其高層同僚對權力平衡持一種過時的看法。他們試圖對全球金融機構做出調整,還提出了自己的建設性舉措,這些是理所應當的,但他們還沒能認識到,亞洲的權力平衡已經不再是一種零和博弈。形象的正當性和軟實力是很重要的。在亞洲,霸凌可以實現短期的戰術成果,但終歸是一種失敗的戰略,該地區穩定的根基是由美國作後盾的區域主義及和平常態。中國沒有真正的盟友。互信的朋友是用市場規模和優惠貸款都買不到的。
中國的戰略正在開花結果
撰文:休·懷特
休·懷特(Hugh White)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戰略研究教授,著有《中國抉擇——為什麼我們應該分享權力》(The China Choice:
Why We Should Share Power)一書。
多年來中國一直很努力地想讓亞洲鄰國安下心來,不必害怕它的「和平崛起」。如今它已經把這些拋諸腦後,開始就南海等問題擺出強橫立場,鄰國因此擔心中國會使用其日漸強大的力量,對它們呼來喝去。
如果你認為中國的目的是交朋友,那麼這些舉動就是愚蠢的。然而如果它是想削弱美國在亞洲的領導角色,申告其自身的地區主導地位,那這就是聰明的。因為中國的霸凌是在考驗美國,要看看它在替朋友和盟國出面與中國對抗這件事上,到底有多堅決。北京賭的是華盛頓會在言論上保持強硬,但並不採取任何實際行動,以免挑起對抗,最終發展成一場結局不可預測的衝突。
這讓美國顯得軟弱,損害了該地區國家對美國力量和意志的信心。本著權力政治的零和邏輯,這會讓中國顯得強大。在成功抵制美國——尤其還是在美國一向有絕對優勢的海上——之後,中國宣揚了習近平主席的「新型大國關係」之下中國所享有的地區領導地位。
用與地區鄰國的友誼受損來換取這樣的成果,是划算的。而且北京顯然相信,這些友誼隨時都可以修復:即使經濟放緩,它手頭依然有的是胡蘿蔔。
當然,中國也許低估了它所面臨的問題。也許這些霸凌之舉令亞洲各國太過擔心,以至於它們更願意去支持美國,以制約中國。華盛頓有許多人是這麼認為的。
可惜,證據顯示不是那麼回事。亞洲各國都不願意生活在中國的陰影之下,所以大家都希望美國留在亞洲,平衡和限制中國的權力。但沒有哪個亞洲國家——包括美國的最親密盟友澳大利亞——願意以犧牲與中國的關係為代價,去支持美國對抗北京的行動,尤其是考慮到,《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等問題讓美國顯得更加缺乏決心了。
這意味著,中國在外交上的胡蘿蔔加大棒,迄今仍是成功的。美國要給出更有效的回應,首先需要承認這一點。
翻譯:經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