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5日 星期六

山姆修對華大戰略?鷹龍死纏爛打的歹戲




山姆修對華大戰略?鷹龍死纏爛打的歹戲


美學者建議修訂美國對華大戰略

方冰    24.04.2015 06:13

紐約—

美國外交關系協會發表一份特別報告,建議針對中國取代美國稱霸亞洲的大戰略,建立美國自己的對華大戰略,其核心是平衡崛起的中國的力量,不再協助其已有優勢;改變現行對華政策,強調限制中國經濟和軍事擴張對美國在亞洲和全球帶來的危險。

美國外交關系協會特別報告《修訂美國對中國的大戰略》封面
這份特別報告名為《修訂美國對中國的大戰略》(Revising U.S. Grand Strategy Toward China),作者是外交關系協會高級研究員羅伯特·布萊克威爾(Robert  D. Blackwill)和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阿什利·特利斯(Ashley J. Tellis)。

中國旨在取代美國在亞洲的地位

這份報告認為:“未來數十年,中國代表著並將仍然是美國最重要的競爭者。”報告指出,“北京和華盛頓之間長期處於戰略對抗的可能性很高。”報告並認為,中國還沒有成為許多美國人所希望的 “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

報告指出,中國已經制定了一個大戰略,那就是加強對中國社會的國家控制;在中國境外,安撫周邊國家,鞏固其在國際體系中的地位,取代美國作為亞洲最重要大國的地位。

基於這樣的評估,報告呼吁美國建立自己的“新的對華大戰略,其核心是平衡中國作為崛起的大國,而不再助其優勢”

報告呼吁“對美國現有政策作出重大改變,以限制中國經濟、軍事擴張對美國在亞洲和全球帶來的危險。”

一系列限制中國的政策建議

該報告提出的具體政策建議包括,制定使美國經濟更強勁增長的政策;排除中國在外的新的亞洲貿易協議;對中國更嚴格的科技出口政策;更大、更強有力、更活躍的美國空軍和海軍在亞太地區的存在;建立美國與日本、韓國、印度、東南亞國家和台灣更親密的戰略關系;一套更加強硬的對抗中國在網絡空間行為的措施。

報告還建議對現有美中外交接觸加以集約,使之“比現有做法更坦率、高層次和私密”。這些晤談不應集中在沒有實際效果的針對對方國內政治事務的議題,如譴責中國人權,如抱怨美國與盟國關系,而應圍繞亞洲地區安全。

現有對華政策既不大又無效

報告說,華盛頓現有的對華政策,肯定中國經濟、政治整合到自由的國際秩序中來,是以美國的主導地位和長期的戰略利益為代價的,很難算作“大”戰略,更不能稱之為有效。美國早就需要對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作出更為連貫的回應。

美國外交關系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成立於1921年,是一個從事外交政策和國際事務研究的非營利、非黨派智庫,被認為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外交政策研究機構。

根據該組織的界定,特別報告是“對正在發生的危機提供及時回應或對當前政策困境作出貢獻的簡潔政策簡報”。特別報告由協會研究項目部門資助。由於特別報告能在較短時間內完成,因而“可以在變化的事件創造出空間時,對得以有效介入產生影響。

預期將引發爭議與批評

該協會會長理查德·哈斯在為這一特別報告所寫的前言中說,兩位作者預期他們的分析和建議將引起爭議和遭到批評;他說,無論該特別報告引起什麼反應,它都將成為就美國外交政策和美中關系展開的辯論的重要部分。

這一特別報告的研究小組(Study Group)由43位專家學者組成,他們來自智庫、學界、企業、媒體,其中包括美國著名中國法律學者孔傑榮、著名中國問題學者沈大偉,以及紐約客雜志前駐北京記者、作家歐逸文等。




美國鷹、中國龍,未來誰主沉浮?

美中兩國究竟是敵是友,還是競爭者?美國一位中國問題專家撰書說,長期以來,許多美國人和媒體以為中國的目標只是經濟發展,這種看法可能是錯誤的,中國的策略顯示了要取代美國成為世界領袖的意圖。

莫雨          24.04.2015 09:27

華盛頓—

近幾年,“中國崛起、美國衰弱”似乎是研究美中關系的美國學者與專家較為關注的話題。有分析人士預測,中國很快就會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但也有學者認為,美國的世紀還遠未結束,中國也不可能在未來幾十年真正超越美國。那麼,美中兩國是敵是友?兩國關系未來會如何發展?

白邦瑞:美國正在輸掉比賽

在中國的官方話語中,“中國夢”就是在中國建國100周年的時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但是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美國國防政策顧問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在這裡面看到的是一場中國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百年馬拉松”賽跑。

 “中國想要成為第一嗎?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是百年馬拉松的核心。中國人過去就想要成為第一。自1955年的毛時代,也有人說從唐朝開始,他們就認為這是他們的義務。”

白邦瑞今年年初出版新著《百年馬拉松:中國要取代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的秘密策略》。

他認為,中國在建國初期就開始實行一個欺騙戰略,但中國高明的地方在於,中國懂得如何操控對手而不讓對手知曉其真實意圖。美國則一直一廂情願地認為(wishful thinking)中國是美國的朋友、中國在富裕之後就會自然走向民主,同時還低估了中國鷹派的影響力。

白邦瑞在書中說,不管人們預測的三四十年後的全球格局是中國主導的單極世界、還是美中兩個超級大國共存,還是一個多極世界,其中的共同點是,中國將成為經濟上最強的國家,在軍事開支上超過美國,而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按自己的形像塑造世界。

他指出,如果美國還沒有認識到這樣一場馬拉松已經開跑,那麼美國正在輸掉比賽。

約瑟夫·奈:中國不會超越美國

約瑟夫·奈在美國華盛頓威爾遜中心(美國之音莫雨拍攝)
但是,提出“軟實力”概念的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Joseph Nye)認為,美國的世紀沒有終結,中國在未來幾十年內不會超越美國。

他說:“只要美國保持開放,不向愚蠢的反移民和反貿易的政策屈服,保持那種開放,我認為,美國將會處於中國不能超越的位置。”

他星期二在華盛頓威爾遜中心介紹他的新書《美國世紀終結了嗎?》時從經濟、軍事和軟實力三個方面闡述了他的這個觀點。

約瑟夫·奈說,即使中國經濟總量如一些機構預測的那樣在未來十幾年超過美國,但中國在人均GDP、貿易產品附加值和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都不及美國。此外,他認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否能克服中等收入陷阱、中國如何滿足人均收入達到一萬美元後民眾日益高漲的政治參與訴求,也會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

在軍事方面,奈表示,中國將會是非常強的地區軍事大國,但是否能擁有實施全球戰略的能力還尚不明朗。

對於中國領導人非常重視的軟實力,約瑟夫·奈說,有民調顯示,中國的軟實力在非洲和拉丁美洲比較強,但在亞洲、歐洲和北美卻並不是很強。

他說:“他們遇到麻煩的原因是他們不願意釋放公民社會中的才智。只要你是黨在控制,你就不會有能讓他們充分發展軟實力的全部自由。”

他指出,美國的軟實力大多並不是通過政府來實現,而是通過大學、協會這些民間機構,但是中國錯誤地認為政府是軟實力的主要推動者。

奈還指出,中國在如何將軟實力與硬實力相互結合形成巧妙的策略上也存在問題。

他說:“中國軟實力的另一個問題是,他們與鄰國有領土衝突。由於中國日益高漲的民族主義,他們無法做出所需的妥協。在馬尼拉設立孔子學院來吸引菲律賓人是一回事,在用軍艦把菲律賓漁船驅逐出斯卡伯勒淺灘後再來吸引菲律賓人又是另一回事。所以我認為中國在這方面還有路要走。”

約瑟夫·奈認為,未來的世界是多極的,隨著包括中國在內的其他國家的崛起,美國的力量會相對下降,但並不意味著美國世紀的終結。

如果中國贏了馬拉松?

白邦瑞似乎並沒有那麼樂觀。

 “中國在2049年會是怎樣的?如果他們那時在經濟上克服了所有挑戰,但在政治上卻沒有改變?”白邦瑞在座談會上問道。

他在書中根據現有資料用一個章節的篇幅描述了如果沒有改革的中國贏得馬拉松賽跑後可能出現的世界圖景: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將鼓勵獨裁,許多網站上將充斥著詆毀西方、褒揚中國的重述歷史,環境污染加重,國際組織被邊緣化,中國國有企業和中國控制的經濟聯盟將主導全球市場,北京將控制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聯盟等等。

他認為,如果中國的溫和派和真正的改革派能夠決定中國的政策,主導世界秩序的中國就不會那麼可怕。

 “天無二日,土無二主?”美中關系如何處?

歷史上,既成大國和崛起中大國往往免不了發生衝突,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英國與德國。但是約瑟夫·奈說,他對美中兩國能夠避免掉入這種陷阱持樂觀態度。

他說:“對於美國和中國能夠處理好兩國關系、不爆發衝突的前景,我個人是傾向於感到樂觀的。”

他認為,美中兩國能夠找到處理好兩國關系的方式,並且能夠在氣候變化、貿易等領域尋求共贏。他還表示,他希望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今年9月訪美的時候能夠具體闡述他所提出的建立新型大國關系的主張。

在美中關系問題上,白邦瑞認為,對美國最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馬拉松賽跑的存在。他在書中寫道,“與北京方面的長期競爭意味著要要看清楚中國的野心,當中國背離了普遍接受的國際准則時要對他們的行為進行批評。”

他在“自由之家”的座談會上還表示,美國國會還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但首先需要摒棄那些對中國的既定看法。

他說:“美國國會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前提是他們要擺脫‘民主會自動到來’這個觀念,更可能要擺脫的是,‘會傷害中國人民感情’這個觀念。”


不過,白邦瑞在一篇親自用中文撰寫的闡述新書宗旨的文章中說,他非常贊同習近平提出的新型大國關系的主張,只是中國鷹派的觀點與習近平的主張相去甚遠。

10 則留言:

  1. 支那的牧場式經濟把人民當家禽壓榨固然無人道,但是無生產者僅限於少數高官,因為無權力者不靠自己生產就會餓死。米國現在的狀況則是顛倒,負責生產的人數跟只負責消費的依賴人口逐漸接近,甚至後者可能會超過前者。這是米支關係的基本盤,但是甚少被提及。

    回覆刪除
    回覆
    1. It is easy to claim other's statement as "fart" but without any counterargument?

      刪除
    2. 我在幾年前聽過一個說法,米支關係就像是通姦關係,因為一個是世界消費市場,另一個是世界工廠。

      你說的是不是這個意思?

      刪除
    3. 奇怪 前面打的回覆不見了..

      刪除
    4. 如果針對某一文章連續回覆,常常發生「不見了」的隱形特異功能。

      刪除
    5. To FF
      部分是。但是長期而言是心態。支那人雖然有一大堆自己與政府的問題,但是大多數至少知道要自食其力,所以當市場對象得以改變(未必全部),其經濟還可以持續(未必成長)。米國人則是懶了之後,要再勤奮就很難,尤其某些主流意識型態支持不用努力工作、甚至不用工作時。China has an aging population。The US has a lazy population.......

      刪除
    6. F 大 我個人常活動的區域 以及加州的朋友圈 似乎沒有你說的狀況 反而看到周邊的不論白人老墨都很積極的在工作 也許圈子太小 以管窺豹吧

      刪除
    7. http://www.mybudget360.com/not-in-labor-force-record-93-million-americans/
      http://cnsnews.com/news/article/ali-meyer/americans-not-labor-force-exceed-93-million-first-time-627-labor-force

      刪除
    8. 米國不在勞動的人口不等於失業率,所以只看失業率其實還好,但是整體就不太妙。至於徐大大概也是認真工作者,所以物以類聚吧?

      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