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5日 星期一

K黨倡內閣制的動機與影響

K黨倡內閣制的動機與影響          / Ajin

 I.           動機
MYJ 1129後不立刻辭職?如今可推論,修憲改內閣制那時已經萌芽了。換句話說,不管2016 大位落於任一陣營,MYJ都還可依然以黨控政,因他的KMT主席任期是到2018截止。

姑且不談合法性與否,自從MYJ辭職後,三大議題立刻呈現:
A.    誰卡2016候選人?是否可能演變成李宗仁?
B.    誰當黨主席?
C.    區域立委的命運將如何?

 II.           K內部影響

經兩星期的探溫與沈澱,不難推論出朱立倫站出來是綜合上述兩大因素。不過,這一來立刻又產生新的影響:

2015 - 2016過度期間 :
1.  朱主席、朱市長、馬總統之間的關係,不但牽涉到中央地方,還牽涉到黨與政的拔河。這三角互動必定頗為複雜,不易推敲結果。但可見的是:朱市長的角色必定受到最大的爭議,也最難做了。

2.     這一來,"新北市" 與 "中華台北國" 兩個單位都變成過度政府了。朱市長若專注於憲改與內閣制的動作,不但需要張眼看著K黨內部,因為那是將來的權力來源,還要小心從中華台北來的飛鏢,因為那是當下的權力。

3.     一旦改內閣制,2016 - 2020共有四個可能性
A.    大位勝選,立委多數 >> 機率約  5%,若成真仍可維持K一黨獨大。
B.    大位勝選,立委少數 >> 機率約10%,但仍可以政掌控國會。
C.    大位敗選,立委多數 >> 機率約50%,架空非K總統,實掌總理大權
D.    大位敗選,立委少數 >> 機率約35%,江山落空至少4年。
根據這四種可能的研判,目前唱改內閣制對K是比較妥當的策略。

 一石四鳥之計:2014 朱市長,2015朱主席,2016朱總統 2020朱總理,都是同一人。不荒唐嗎?


III.           對整體大局勢影響

最關鍵的問題是:改成內閣制以後,針對台灣特殊國際地位將帶來啥影響?這點是到目前為止,K黨根本不考慮的

1.     既然政府體制修憲這麼困難的工程都可以搞成了,那麼此後任何有關台灣的憲法修正必定不困難了。

2.     權力來源變成非常明顯地是來自於台灣選民,而不是來自於 ROC的框架。這等於說,立委光為捍衛這權力來源,不可能會如過去巴結北京政權。因為過去還存在著天荒夜談的92共識,一中各表,忽愣選民。一旦修憲之後,就很清楚界定了當下內閣制權力來源之範圍僅限於台灣,不關中國。

3.     這一來,不管任一陣營,一定產生一個本土共識。K也就逐漸成為台灣黨,意識上的台海也因此加寬也加深了。北京促統的成本也必定增加,困難度也相對提高。

雖然武力侵台是北京取得台澎統治權的唯一方式,即使中南海動武的聲浪會加強,但如真的採武侵的話,代價會高到即使取得,未必可以蓋棺論定中國可以長期統治台灣,因為接下來為了統治維持,可能讓整個北京陷於泥沼深不可拔,成本效益根本是絕對花不來的。

既然如此,所以北京才會採用代價最少的方式,以商逼政,或以人口,文化,各方面非武方式的交流,進行蠕動侵蝕。換句話說,就因為武侵的不可能,才會採長期的非武方式。那麼,很明顯的,既是非武,就永不可能侵台奪取統治權了,除非台灣公民自我作賤地投懷送抱又倒貼。


4.     山姆大帝對北京有關台海的態度,必定因台灣內部的轉換而趨向更強硬。然而,除非國際情勢在這期間有巨大變化,否則,縱使山姆對台的態度有所加持保護,山姆依然不會放任台灣變成國際政治實體,仍然保持對台灣領土地位採含糊立場。TRA依舊是台灣統治當局所依靠的唯一國際法源。

總之,選民在任何選舉中,能把KMT打得趴地,對台灣都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