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8日 星期四

普京“資源民族主義”面臨考驗



(Ajin 開口)
呼喊幾次北國掏金去,雖然沒有引起廣大迴響,然而,俺天線所接收到的信息,確實已經有些眼光寬闊的台灣事業家已籌劃著與莫斯科接觸了。
普廷目前有如一隻到處碰壁的北極熊,亟想找出口,所以連死對頭的中日都不放過,好似有奶便是娘。但中國能力有限,也只能應付應付普廷,根本解決不了普廷亟欲打開受制於山姆大帝的經濟封鎖。日本雖然垂涎三尺,但礙於G7的制限。
趁虛而入,替普廷打開資源市場,這是目前足以讓台灣起死回生,快速進入國際社會好管道。



普京資源民族主義面臨考驗
蓋達爾經濟政策研究所政治分析師 基里爾羅格夫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在主政克林姆林宮期間,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利用兩大因素有效地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力:一個是高油價,在繁榮時期,這一好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另一個是愛國主義熱情,他通過挑起地區衝突助長了這種熱情。如今油價正直線下跌,這位元俄羅斯總統能夠單純依賴於民眾的愛國熱情嗎?
過去10年油價經歷了兩輪飆升:一輪葬送在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大火之中;短短3年過後又開始了新一輪。但上周油價從6月的每桶105美元跌至70美元低位,俄羅斯生產商肯定感受到了壓力。
當前油價跌勢使普京面臨一個危險時刻。自他14年前首次擔任俄羅斯總統以來,俄羅斯政府加大了對油氣的控制,並增強了政府在金融業的作用。逐漸興起的國有化浪潮削弱了投資激勵,卷走了私人投資所需的資源。這並非沒有先例:在資源豐富的國家,人們通常對國有化熱情十足。但他們期待的是好處。
在普京總統任期的最初幾年,他們沒有感到失望。石油財富推升了消費,刺激了經濟增長。其中多數資金通過市場管道進行了分配。但第二輪油價飆漲卻未能改善經濟表現。2012年和2013年,當油價常常突破100美元時,俄羅斯經濟卻接近停滯。
投資不足導致成本上升,消費增長失去動力,石油財富只能通過政府支出進行分配。到本10年初,政府公共支出比上一個10年中期高出逾四分之一,其中很多流向社會救助、養老金提高、公共部門薪資以及軍事開支。
這種方法有時被稱作資源民族主義,我們以前曾看到過:例如在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ussein)統治下的伊拉克,或者烏戈查韋斯(Hugo Chávez)領導下的委內瑞拉。隨著該政權將自己封閉起來,不可避免的要與西方形成對峙。
走上這條道路的政治家一般自我標榜為地區領袖,他們會挑起與鄰國的衝突,這些衝突有利於利用愛國主義熱情。海外衝突是國內合法性的來源。它們為鎮壓提供了藉口,並把人們帶入民族主義敍事(nationalist narrative)。公開的衝突目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衝突的延續。從這種角度來看,儘管要付出高昂代價,但毫無希望的戰爭似乎是合理的。
從軟性威權主義(soft authoritarianism)過渡到極權主義需要3個先決條件:民眾支持、精英階層的默許,同時經濟沒有出現過快惡化。目前,民眾支持是普京最大的優勢。在經過一段時期的下滑後,據說他的支持率在6月躍升至85%
這可能具有誤導性:在威權體制下,這些數字極其可疑。公共討論是在陰影之下進行的,民意調查也只是一種歪曲的反映。儘管反西方的情緒在加劇,但俄羅斯人的生活方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西化。兩年前,數萬人曾走上莫斯科街頭要求實現現代化。
面對普京表面上的受歡迎程度,精英們失去了一些勇氣。但對普京構成最嚴重威脅的是俄羅斯的經濟,該國經濟受到西方制裁以及油價下跌的雙重打擊。高壓機制尚未完成,該國還沒有完全閉關鎖國。克里姆林宮正在猶豫不決,在人們意識到新的經濟現實之際,要將衝突升級還是要緩和衝突。
資源民族主義的邏輯是不可逆轉的。一個不願放棄掌控本國自然財富的政權是無法締造繁榮的。而普京必須疏導俄羅斯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這意味著需要加劇他與西方的衝突。
作者為莫斯科蓋達爾經濟政策研究所(Gaidar Institute for Economic Policy)的一名政治分析師
譯者/梁豔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