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12 15:12:12
如果希拉裡成為下屆美國總統 / 黃湘
今年6月,希拉裡•克林頓的第二本自傳《艱難抉擇》(Hard Choices)出版,立刻成為國際暢銷書。這部厚達635頁的著作敘述了希拉裡在擔任美國國務卿期間的經歷,文筆冗長蕪蔓,顯然是其雇傭的寫作團隊根據各種文件資料“攢”成的一本書。它之所以備受關注,主要是因為希拉裡目前被普遍認為是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最有力的競爭者,一言一行皆為媒體焦點。希拉裡的上一本自傳《親歷歷史》(Living
History)的中譯本曾經由譯林出版社出版,但是這本《艱難抉擇》卻由於涉及關於陳光誠事件的敏感內容而無法在中國大陸發行,更遑論出版中譯本,這也算是給此書增加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注腳。
美國知識界的兩本重磅雜志《紐約書評》和《新共和》最近都發表了關於《艱難抉擇》的書評,見解精到,很值得介紹。
《紐約書評》的書評文章標題就是“希拉裡”(Hillary),作者約瑟夫•萊利維爾德 (Joseph Lelyveld)生於1937年,比希拉裡年長10歲,曾任《紐約時報》執行主編,榮獲過1986年的普利策獎。他指出,這本書給讀者提供的是一個精心營造的總統候選人的形象,一方面是流水賬的簡歷,旨在顯示希拉裡對國際事務的參與何其深入,與各國政要的周旋何其遊刃有餘;另一方面又矜持含蓄,對各種話題點到即止。
希拉裡在書中將自己定位為既非理想主義者也非現實主義者,而是“理想主義的現實主義者”。萊利維爾德總結說,希拉裡屬於外交政策的“是的……但是……”學派──“是的,我們對其他國家的幹涉常常適得其反;但是我們不得不介入,不得不擔負起歷史分派給我們的領導者角色,因為我們是責無旁貸的國家。”“責無旁貸的國家”(indispensable nation)這個口號據說出自比爾•克林頓政府的第二任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如今成了希拉裡的口頭禪。即使是希拉裡的反對者,也無法否認她是“美國例外論”的忠實信徒。
在希拉裡對北非的一次訪問中,一位突尼斯律師質問她是否知道為何那些渴望民主的當地年輕人不信任美國,原因當然是美國和諸多踐踏人權的腐敗獨裁者們沆瀣一氣。希拉裡給出了“是的……但是……”模式的回應:“是的,我們犯過很多錯誤,但是我想如果你看整個歷史紀錄,它表明我們站在自由一邊,站在人權一邊。”
希拉裡在書中承認:“總是有很多我們感到遺憾的選擇,很多我們未曾預料的後果,很多我們但願曾經採納的其他路徑。”1953年在伊朗推翻民選首相摩薩台、扶植巴列維國王親政的政變,1961年到1975年的越南戰爭尤其是在老撾發動的秘密戰爭,1973年在智利推翻民選總統阿連德的政變,以及2003年發動的伊拉克戰爭,是她特別提及的美國歷史汙點──但她強調,這只是令人遺憾的瑕疵,而不代表美國的行為模式。
希拉裡本人最為遺憾的“艱難抉擇”是她在2002年作為參議員投票支持小布希入侵伊拉克。她說她用了太長時間才意識到那是一個“錯誤”,而且在2008年總統選舉的民主黨初選中堅持了太長時間來反對使用“錯誤”這個詞匯。她暗示,自己未能成為2008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那次投票,而奧巴馬當上總統在相當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反對伊拉克戰爭並且發誓令其終結。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奧巴馬還不是參議員,所以不必面對是否支持伊拉克戰爭的“艱難抉擇”。
希拉裡和奧巴馬之間的瑜亮情結自然是此書的一大看點。希拉裡在書中聲稱,她和奧巴馬的關系經歷了從對手到搭檔再到朋友的轉變。問題是奧巴馬身邊圍著一批“理想主義”的年輕助手,和她的“理想主義的現實主義”不甚合拍。在“阿拉伯之春”爆發之後,希拉裡本來希望保全穆巴拉克,因為他畢竟是美國的長期合作夥伴,但奧巴馬在年輕助手們的鼓動下最終放棄了穆巴拉克。
希拉裡和奧巴馬的分歧也體現在兩者對利比亞局勢的態度上。2011年10月卡紮菲倒臺之後,希拉裡在訪問的黎波裡時宣稱“站在自由利比亞的土地上,我很自豪”,但是利比亞很快就陷入了無政府狀態。2012年9月11日 ,美國駐利比亞班加西領事館遭到恐怖襲擊,美國駐利比亞大使和另外三名美國人喪生,這是美國近年來最嚴重的外交恥辱。在《艱難抉擇》關於班加西事件的一章中,希拉裡總結說:“一旦美國無所作為,極端主義就會生根”,退讓不是美國的DNA。相反,奧巴馬在最近接受《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裡德曼採訪時則表示,班加西事件的教訓是美國及其盟友低估了在一個四分五裂、缺乏公民傳統的國度裡重建社會的難度。
對於反對“美國無所作為”的希拉裡來說,“挑戰”是她除了“是的……但是……”之外的另一個口頭禪。一個典型例子就是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後,她和時任中情局局長的帕內塔(後轉任國防部長)一起要求奧巴馬武裝並訓練敘利亞的“溫和派”反政府武裝。處事謹慎的奧巴馬要求他們提供歷史上美國支持其他國家反政府武裝的成功案例。沒有人可以提供這樣的案例。不過希拉裡和帕內塔強調,必須重新界定“成功”的定義,美國支持“溫和派”反政府武裝的目的不是為了推翻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而是為了把主動權從正在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大量軍火的沙烏地阿拉伯和卡塔爾那裡奪過來,扶植到一個可以信任的合作對象。但是奧巴馬身邊的一些助手懷疑美國可以在敘利亞扶植可以信任的“溫和派”反政府武裝,加之奧巴馬又正忙於競選總統連任,此事遂不了了之。
在《艱難抉擇》中,希拉裡講述這個故事的本意是說明理性決策者也會彼此意見不同。然而,短短幾個月風雲突變,在當前號稱“伊斯蘭國”的極端恐怖組織橫行無忌的局面下,這段敘述起到了“立此存証”的意外效果。希拉裡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她在最近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宣稱,正是由於未能建立可靠的反對派武裝,才導致了極端恐怖勢力從權力真空中崛起,言下之意是自己深具先見之明,而奧巴馬的謹慎實為畏縮。萊利維爾德點評說,前任國務卿希拉裡在說這段話時,又回到了當年以進入參議院武裝力量委員會而自豪的希拉裡參議員的精神狀態,向世人表明一個女人完全可以勝任美國的三軍總司令。
書中還有兩處暗損奧巴馬的外交能力。其一,希拉裡早就看出普京“其心必異”,在卸任國務卿之前建議奧巴馬不要與普京在莫斯科舉行峰會,奧巴馬對此未予採納,但幾個月之後又臨時取消峰會,和普京劃清界限(主要是因為俄羅斯給斯諾登提供庇護)。如此出爾反爾難免損及威信,也給俄羅斯留下了話柄。
其二,希拉裡顯示她和以色列總理本傑明•內塔尼亞胡的友誼:“我瞭解到一旦Bibi覺得自己被逼入牆角就會硬抗,不過如果你像朋友一樣對待他,你就有機會跟他合作辦成事情。”奧巴馬和內塔尼亞胡一向關系緊張(參見本專欄早先的文章《奧巴馬、內塔尼亞胡和美國猶太人》),希拉裡顯然對奧巴馬不以為然。
反俄羅斯和親以色列,是美國保守派人士的一貫立場。希拉裡若想成為下屆總統,自由派的選票不成問題,關鍵在於保守派的支持。《艱難抉擇》所營造的希拉裡形象,應能贏得他們的好感。
《新共和》的書評文章題目是《希拉裡•克林頓的水晶球》,作者安妮•艾普勒鮑姆(Anne Applebaum)生於1964年,比希拉裡小17歲,曾任《經濟學家》和《華盛頓郵報》編輯,是2004年普利策獎和2012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她的看法和萊利維爾德一樣,認為《艱難抉擇》是一本為競選總統造勢的著作。書中對國際局勢和外交事務的分析可謂浮皮潦草;也沒有真正說清楚任何政治理念──包括究竟何為“現實主義”,何為“理想主義”;其所主張的“巧實力”(smart power)也只不過是靈活的外交手腕而非高瞻遠矚的政策綱領。此書真正的看點在於希拉裡所塑造的自我形象。
希拉裡反復強調她父母傳授給她的“服務倫理”──“沒有比服務於你的國家更崇高的目標”。無論是年輕時放棄在華盛頓頗有成就的律師生涯前往阿肯色州,還是在身為第一夫人時推動醫療保險改革,以及出任參議員和國務卿,她的動機都不是來自個人樂趣,而是出於“服務倫理”。換言之,她不是自私自利的政客,而是深具奉獻精神的政治家。她在擔任國務卿期間出訪了112個國家,而且每次訪問都做足功課,提綱挈領,堪稱勞模。
希拉裡也讓讀者明白,她是一個“專家治理”(technocrat)主義者。她細心地避開任何可能被誤解為“意識形態”的政策,專注於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不管這些方法是來自共和黨還是民主黨,保守派還是自由派。她推崇經驗豐富的老成謀國之士,而不是聚攏在奧巴馬身邊的“理想主義”的年輕人。她能夠處理棘手的外交難題,和難纏的對手折沖樽俎,自然也就能夠和共和黨成功談判,達成共識。
在小布希和奧巴馬執政期間,美國政壇的兩極化癒演癒烈。近日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起訴奧巴馬,標志著兩極化已經進入白熱狀態。很多美國人因此懷念比爾•克林頓執政的好時光,那時總統超然於兩黨之上,施政奉行中間路線,而不像後來的小布希和奧巴馬兩位總統,各自代表一“極”。現在,另一個克林頓──希拉裡•克林頓──向美國民眾暗示可以讓“昨日重現”,這不能不說富於感染力。艾普勒鮑姆認為,這不僅是一個英明的競選總統的戰略,也是一個英明的當總統的戰略。
綜合兩篇書評文章的分析,不難得出結論,政治觀察家們認為,如果希拉裡成為下屆美國總統,她的執政風格將是對外強勢進取,對內折衷妥協。經歷了第一夫人、參議員、國務卿的歷練,希拉裡在政治上可謂爐火純青。但是畢竟歲月不饒人,到2016年她已經69歲,在資訊技術革命極大增加了年輕人話語權的今天,美國社會能否接受繼比爾•克林頓、小布希之後的第三位“嬰兒潮一代”成為總統,還是未知數。
《紐約書評》的書評文章標題就是“希拉裡”(Hillary),作者約瑟夫•萊利維爾德 (Joseph Lelyveld)生於1937年,比希拉裡年長10歲,曾任《紐約時報》執行主編,榮獲過1986年的普利策獎。他指出,這本書給讀者提供的是一個精心營造的總統候選人的形象,一方面是流水賬的簡歷,旨在顯示希拉裡對國際事務的參與何其深入,與各國政要的周旋何其遊刃有餘;另一方面又矜持含蓄,對各種話題點到即止。
希拉裡在書中將自己定位為既非理想主義者也非現實主義者,而是“理想主義的現實主義者”。萊利維爾德總結說,希拉裡屬於外交政策的“是的……但是……”學派──“是的,我們對其他國家的幹涉常常適得其反;但是我們不得不介入,不得不擔負起歷史分派給我們的領導者角色,因為我們是責無旁貸的國家。”“責無旁貸的國家”(indispensable nation)這個口號據說出自比爾•克林頓政府的第二任國務卿奧爾布賴特,如今成了希拉裡的口頭禪。即使是希拉裡的反對者,也無法否認她是“美國例外論”的忠實信徒。
在希拉裡對北非的一次訪問中,一位突尼斯律師質問她是否知道為何那些渴望民主的當地年輕人不信任美國,原因當然是美國和諸多踐踏人權的腐敗獨裁者們沆瀣一氣。希拉裡給出了“是的……但是……”模式的回應:“是的,我們犯過很多錯誤,但是我想如果你看整個歷史紀錄,它表明我們站在自由一邊,站在人權一邊。”
希拉裡在書中承認:“總是有很多我們感到遺憾的選擇,很多我們未曾預料的後果,很多我們但願曾經採納的其他路徑。”1953年在伊朗推翻民選首相摩薩台、扶植巴列維國王親政的政變,1961年到1975年的越南戰爭尤其是在老撾發動的秘密戰爭,1973年在智利推翻民選總統阿連德的政變,以及2003年發動的伊拉克戰爭,是她特別提及的美國歷史汙點──但她強調,這只是令人遺憾的瑕疵,而不代表美國的行為模式。
希拉裡本人最為遺憾的“艱難抉擇”是她在2002年作為參議員投票支持小布希入侵伊拉克。她說她用了太長時間才意識到那是一個“錯誤”,而且在2008年總統選舉的民主黨初選中堅持了太長時間來反對使用“錯誤”這個詞匯。她暗示,自己未能成為2008年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那次投票,而奧巴馬當上總統在相當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反對伊拉克戰爭並且發誓令其終結。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奧巴馬還不是參議員,所以不必面對是否支持伊拉克戰爭的“艱難抉擇”。
希拉裡和奧巴馬之間的瑜亮情結自然是此書的一大看點。希拉裡在書中聲稱,她和奧巴馬的關系經歷了從對手到搭檔再到朋友的轉變。問題是奧巴馬身邊圍著一批“理想主義”的年輕助手,和她的“理想主義的現實主義”不甚合拍。在“阿拉伯之春”爆發之後,希拉裡本來希望保全穆巴拉克,因為他畢竟是美國的長期合作夥伴,但奧巴馬在年輕助手們的鼓動下最終放棄了穆巴拉克。
希拉裡和奧巴馬的分歧也體現在兩者對利比亞局勢的態度上。2011年10月卡紮菲倒臺之後,希拉裡在訪問的黎波裡時宣稱“站在自由利比亞的土地上,我很自豪”,但是利比亞很快就陷入了無政府狀態。
對於反對“美國無所作為”的希拉裡來說,“挑戰”是她除了“是的……但是……”之外的另一個口頭禪。一個典型例子就是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後,她和時任中情局局長的帕內塔(後轉任國防部長)一起要求奧巴馬武裝並訓練敘利亞的“溫和派”反政府武裝。處事謹慎的奧巴馬要求他們提供歷史上美國支持其他國家反政府武裝的成功案例。沒有人可以提供這樣的案例。不過希拉裡和帕內塔強調,必須重新界定“成功”的定義,美國支持“溫和派”反政府武裝的目的不是為了推翻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而是為了把主動權從正在向敘利亞反對派提供大量軍火的沙烏地阿拉伯和卡塔爾那裡奪過來,扶植到一個可以信任的合作對象。但是奧巴馬身邊的一些助手懷疑美國可以在敘利亞扶植可以信任的“溫和派”反政府武裝,加之奧巴馬又正忙於競選總統連任,此事遂不了了之。
在《艱難抉擇》中,希拉裡講述這個故事的本意是說明理性決策者也會彼此意見不同。然而,短短幾個月風雲突變,在當前號稱“伊斯蘭國”的極端恐怖組織橫行無忌的局面下,這段敘述起到了“立此存証”的意外效果。希拉裡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她在最近接受《大西洋月刊》採訪時宣稱,正是由於未能建立可靠的反對派武裝,才導致了極端恐怖勢力從權力真空中崛起,言下之意是自己深具先見之明,而奧巴馬的謹慎實為畏縮。萊利維爾德點評說,前任國務卿希拉裡在說這段話時,又回到了當年以進入參議院武裝力量委員會而自豪的希拉裡參議員的精神狀態,向世人表明一個女人完全可以勝任美國的三軍總司令。
書中還有兩處暗損奧巴馬的外交能力。其一,希拉裡早就看出普京“其心必異”,在卸任國務卿之前建議奧巴馬不要與普京在莫斯科舉行峰會,奧巴馬對此未予採納,但幾個月之後又臨時取消峰會,和普京劃清界限(主要是因為俄羅斯給斯諾登提供庇護)。如此出爾反爾難免損及威信,也給俄羅斯留下了話柄。
其二,希拉裡顯示她和以色列總理本傑明•內塔尼亞胡的友誼:“我瞭解到一旦Bibi覺得自己被逼入牆角就會硬抗,不過如果你像朋友一樣對待他,你就有機會跟他合作辦成事情。”奧巴馬和內塔尼亞胡一向關系緊張(參見本專欄早先的文章《奧巴馬、內塔尼亞胡和美國猶太人》),希拉裡顯然對奧巴馬不以為然。
反俄羅斯和親以色列,是美國保守派人士的一貫立場。希拉裡若想成為下屆總統,自由派的選票不成問題,關鍵在於保守派的支持。《艱難抉擇》所營造的希拉裡形象,應能贏得他們的好感。
《新共和》的書評文章題目是《希拉裡•克林頓的水晶球》,作者安妮•艾普勒鮑姆(Anne Applebaum)生於1964年,比希拉裡小17歲,曾任《經濟學家》和《華盛頓郵報》編輯,是2004年普利策獎和2012年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她的看法和萊利維爾德一樣,認為《艱難抉擇》是一本為競選總統造勢的著作。書中對國際局勢和外交事務的分析可謂浮皮潦草;也沒有真正說清楚任何政治理念──包括究竟何為“現實主義”,何為“理想主義”;其所主張的“巧實力”(smart power)也只不過是靈活的外交手腕而非高瞻遠矚的政策綱領。此書真正的看點在於希拉裡所塑造的自我形象。
希拉裡反復強調她父母傳授給她的“服務倫理”──“沒有比服務於你的國家更崇高的目標”。無論是年輕時放棄在華盛頓頗有成就的律師生涯前往阿肯色州,還是在身為第一夫人時推動醫療保險改革,以及出任參議員和國務卿,她的動機都不是來自個人樂趣,而是出於“服務倫理”。換言之,她不是自私自利的政客,而是深具奉獻精神的政治家。她在擔任國務卿期間出訪了112個國家,而且每次訪問都做足功課,提綱挈領,堪稱勞模。
希拉裡也讓讀者明白,她是一個“專家治理”(technocrat)主義者。她細心地避開任何可能被誤解為“意識形態”的政策,專注於尋找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不管這些方法是來自共和黨還是民主黨,保守派還是自由派。她推崇經驗豐富的老成謀國之士,而不是聚攏在奧巴馬身邊的“理想主義”的年輕人。她能夠處理棘手的外交難題,和難纏的對手折沖樽俎,自然也就能夠和共和黨成功談判,達成共識。
在小布希和奧巴馬執政期間,美國政壇的兩極化癒演癒烈。近日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起訴奧巴馬,標志著兩極化已經進入白熱狀態。很多美國人因此懷念比爾•克林頓執政的好時光,那時總統超然於兩黨之上,施政奉行中間路線,而不像後來的小布希和奧巴馬兩位總統,各自代表一“極”。現在,另一個克林頓──希拉裡•克林頓──向美國民眾暗示可以讓“昨日重現”,這不能不說富於感染力。艾普勒鮑姆認為,這不僅是一個英明的競選總統的戰略,也是一個英明的當總統的戰略。
綜合兩篇書評文章的分析,不難得出結論,政治觀察家們認為,如果希拉裡成為下屆美國總統,她的執政風格將是對外強勢進取,對內折衷妥協。經歷了第一夫人、參議員、國務卿的歷練,希拉裡在政治上可謂爐火純青。但是畢竟歲月不饒人,到2016年她已經69歲,在資訊技術革命極大增加了年輕人話語權的今天,美國社會能否接受繼比爾•克林頓、小布希之後的第三位“嬰兒潮一代”成為總統,還是未知數。
好萊塢去年的流行片,White house down, 那個黑人總統從伊朗撤軍,引起身邊親密幕僚的叛變,甚至是國會議長也參一腳;一個參觀白宮心目中黑人總統是英雄的9歲小女孩,最後讓白宮叛變曝光且最後揮舞海軍旗免於轟炸;比超人還猛的小女孩父親;一整個束手無策的軍方;像不像歐巴馬, 希拉蕊,跟她老公柯林頓?
回覆刪除
刪除光看這劇情摘要,非看此片不可!
很可惜,下任黑人總統很可能需等22世紀了。辣媽從黑馬團隊退出是黑馬的大損失,畢竟繼起的克理,即使把臥室都搬到飛機上,是有史以來飛行哩程最高的國務卿,但眼光魄力以及頭腦的敏銳,差辣媽差太遠了。
另外,黑馬副手,以及旁邊那個年輕小伙子(有如豐臣秀吉的石田三成)所選取國際路線的走向,過分荒唐,是屬於激進的門羅主義,離山姆應該扮演的角色相差太遠了。
Ajin 兄,看完後悔別找我。就,流行片。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