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台灣與世界各國互動的歷史與台灣人的認同




台灣與世界各國互動的歷史與台灣人的認同

黃文局          8/1/2014

 

120年前的今天,也就是1894年的八月一日,發生了一場徹底改變台灣命運的戰爭,也就是甲午戰爭。大清帝國戰敗,把台灣割讓給日本。台灣變成日本第一個殖民地。日本傾全力把台灣打造成一個典範。台灣也因此,隨著日本邁向現代化。台灣也因此,脫胎換骨。

台灣歷史的特性是海洋的、多元的、國際的。台灣是一個海島,四周海洋環繞。台灣是一個海洋國家,台灣人民是一個海洋民族,這點很容易理解。(註一)

台灣數千年來,不同時段,有不同民族移入,形塑台灣多元的性格,展現在血統、語言、飲食、宗教、藝術,等層面……。這點也顯而易見。

但台灣的國際性格,較為常人忽略。這肇因於長期以來教育的偏差。以致常人常把台灣與中國劃上等號。以為台灣與中國不可分離,台灣人就是中國人,中國文化就是台灣文化。其實,比較正確的說法應該是,中國血統是台灣血統的一部份,中國文化是台灣文化組成的一支。

台灣歷史是非常國際性的。台灣與中國開始比較頻繁的互動,來自外國人。如果不是這些外國人,台灣與中國,其實是疏離的。如果不是這些外國人,大清帝國也不會重視台灣,更不會在台灣建省。

大航海時代之前,台灣不在世界視野之內。事實上,台灣第一個宗主國是荷蘭。(註二)
1624年荷蘭人才在台灣建立起一個有效的統治政權,並積極引進漢人開發農業,尤其是稻米與甘蔗。(註三)從這時期起,才有大量漢人移入台灣。在這之前,原住民之外,台灣僅有少數的日本人與漢人(多為漁民、難民、海盜)。(註四)

1662年,鄭成功趕走荷蘭人。1683年,鄭成功的孫子鄭克塽向叛將施琅投降。
1684年,大清帝國將台灣收編,直到1885年劉銘傳為台灣首任巡撫之前的200多年間,全無建設。當時清廷高唱“棄台論”,因征台目的僅在消滅鄭氏政權,不在佔有台灣。康熙皇帝說﹕台灣僅彈丸之地,得之無所加,不得無所損。

1874年,“牡丹事件”才喚醒了大清帝國對台灣的重視。過了十年,1884年,法國攻擊基隆,更引發大清帝國積極建設台灣的決心。

由上可知,荷治時代以前,台灣並不屬於中國。即使是清治時代,台灣也是化外之地。

 葡萄牙

十六世紀,葡萄牙人航向日本種子島路上,經過台灣,看見美麗的島嶼,高呼“ILHA , FORMOSA!!”,這是福爾摩沙名稱的來源。也是台灣第一次與世界的互動。(註五)

 

1604年,荷蘭艦隊司令韋麻郎(WYBRANT VAN WAERWYK)第一次入據澎湖。明朝指派浯嶼把總沈有容出面與韋麻郎談判。沈有容以大軍將至,嚇令韋麻郎離開,另尋貿易據點。

1624年,鄭成功出生那年,荷蘭人來到熱籣遮城ZEELANDIA(今安平古堡),建立城堡,目的是為了與明朝通商。
1627年,在台江海的對岸,用布與西拉雅原住民換地,蓋了普羅岷西亞城PROVINTIA(今赤崁樓),作為行政公署。
1629年,荷蘭喀爾文教派的傳教士在新港建教堂,教化原住民,以羅馬拼音翻譯聖經,這種文字,叫作“新港文”(註六)。因為當時教會建在新港,也就是今日新市地區。據甘為霖牧師記載,到1649年,受洗的教徒超過5900人。(註七)

當時的台灣,是一個原始氏族社會,靠狩獵捕魚為生。荷蘭人引進新技術,包括水利,農具及物種,提升農業產量。尤其是水稻與蔗糖。那時的荷蘭,是世界第一強國。透過荷蘭的世界經濟貿易網絡,台灣的稻米,蔗糖行銷世界各國,遠達日本,波斯及歐洲。因為荷蘭,台灣才從一個原始氏族部落社會,進步成一個初級的農業社會,而且,躍然進入世界經貿體系的一環。由於人力缺乏,荷蘭由其統治的印尼地區,請當地華僑領袖甲必丹(CAPTAIN)蘇鳴崗招募華工3000人到台灣墾殖。荷蘭人提供現金、水牛、免費搭乘荷蘭船來到台灣墾殖。引進漢人到台灣,荷蘭人是始作俑者。(註八)

西班牙

那時,佔領菲律賓的西班牙人,怕荷蘭佔領台灣會影響菲律賓與澳門,日本之間的生意,也派兵佔領台灣北部的淡水、基隆地區。(註九)1626年,先在雞籠島(今和平島)建聖薩爾瓦多城(FORT  SAN  SALVADOR)。1628年,又在淡水建聖多明哥城(FORT  SANTO  DOMINGO),即今紅毛城。1632年,進駐台北盆地及蘭陽平原。
1642年,荷蘭人打敗西班牙人,西班牙人從此退出台灣。西班牙人在台灣時間很短,影響有限。

紐西蘭

因為荷蘭的關係,台灣與紐西蘭也有一段有趣的淵源。
1624年,荷蘭人來到安平。安平只是海上一塊小小沙洲。荷蘭人就把安平稱為ZEELANDIA(熱蘭遮)。ZEE是荷蘭文“海”的意思。LAND是土地,也就是海中一塊小島。1625年,荷蘭在島上以木板和砂土築城,名為奧倫治城(ORANGE),以紀念荷蘭王室。(註十)
1627年,荷蘭第三任總督奴易茲(NUYTS)將此城更名為熱蘭遮城,並以磚石改建。
1642年,荷蘭人塔斯曼TASMAN發現紐西蘭北島,那也是海中一個島。但18年前已將台灣安平稱為ZEELANDIA。只好把新發現的島稱為NOVA ZEELANDIANOVA是荷蘭文“新”的意思。過了100多年,1769年,英國船長庫克(JAMES COOK)來到紐西蘭,改用英文NEW ZEALAND稱之,並稱屬於大英帝國。中文音譯為紐西蘭。

荷蘭與美國

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台灣,直到1662年被鄭成功趕走。(巧合的是,1624年,鄭成功出生。1662年,鄭成功去逝)
1624年,荷蘭西印度公司統治紐約(當時稱為新阿姆斯特丹),直到1664年為英國接管。台灣與紐約的發展歷史幾乎是同步的。但台灣被鄭成功接管之後,變成反清復明的“軍事基地”。清朝收編之後,又成為“化外之地”。1949年,蔣介石戰敗來到台灣,也是把台灣當成反攻大陸的“軍事基地”。不管任何殖民政權,都把台灣當成“糧倉”與“提款機”。“放雞屎有,生雞蛋沒”。(台語)
而英國接管紐約之後,傾力建設為“商業之地”,眾商雲集,形成今日繁華面貌。自此,台灣與紐約走上完全不同的命運。

 

1854年,美國艦隊司令培里將軍(MATHEW PERRY)逼迫日本開放門戶,簽訂“神奈川條約”。隨即派遣亞伯(ABBOT)上校率艦“馬其頓號”(MACEDONIA)到雞籠調查煤礦。培里看完報告,認為美國應“佔領台灣”,以維護美國在亞洲的利益。台灣人民因不滿大清帝國的統治,一定會熱烈歡迎。但當時美國正忙於內政,無暇他顧。

同年,美國駐中國寧波領事哈里斯(TOWSNEND HARRIS)(1856年成為第一任美國駐日總領事)向國務卿提案“購買台灣”。(註十一)哈里斯論述台灣,歷經荷蘭統治,鄭成功攻佔,清朝納入版圖。台灣的所有權是可以轉移的。而台灣物產豐饒又有天然良港。台灣人吃苦耐勞,具有優秀軍人的條件,台灣對美國的利益是無可限量的。但此時美國國內黑奴問題嚴重,國務院無心於此,提案無疾而終。

中國近年對台策略,由“武力佔領”,改為“金錢購買”,因為“用買的比用打的便宜”。不知是否受了美國培里將軍與駐日大使哈里斯的啟發?

186739,美國商船羅發號(ROVER)由廣東汕頭開往山東牛莊,在台灣海峽南端觸礁。船長亨特(HUNT)及水手共14人在琅嶠(今恆春)登岸。被當地原住民殺害,僅一人倖存。英國領事館派艦隊救援。美國駐北京公使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派駐廈門領事李仙得(CHARLES LE GENDRE)赴台處理。後與十八社總頭目卓杞篤達成日後各國船隻失事應妥為照顧的協議。李仙得在交涉過程中,深入部落,收集各地民情,物產,礦藏等資料。其時,大清帝國已經領台190年,長期消極放任,是真正的“化外之地”。他從清廷對原住民的態度,得出“台灣番地無主“的結論。

1872年,李仙得辭廈門領事之職,日本外務卿副島種臣聘為顧問。李仙得出示台灣照片與地圖,並說只需2000兵力即可佔領台灣。日本乃以保護“國民”為由,1874年,派西鄉從道(西鄉隆盛之弟)領兵3600名入侵台灣,史稱“牡丹事件”。

 

187110月,琉球國宮古島的船隻山原號遇到颱風,漂流至台灣東南海域(今屏東九棚灣)。船上69名乘客溺斃3人,66名登陸,被高士佛社原住民殺害54人。12人獲救,乘船歸國。但1872年日本政府廢琉球王國,設琉球藩。
1873年,日本外交部長副島種臣向大清帝國總理衙門大臣毛昶熙交涉。毛昶熙回覆﹕“(台灣)生番係我化外之民,問罪與否,聽憑貴國辦理”。

(無獨有偶,1873年,日本副島種臣在北京向毛昶熙試探清朝與中國的關係時,毛昶熙回答﹕朝鮮雖是中國藩屬,內政外交卻任其自主,清廷不干預。日本乃有日後“征韓論”等行動)。日本乃認定番界非大清帝國屬地,派陸軍中將西鄉從道領軍3600名進攻台灣,由社寮(今屏東縣車城鄉射寮村)登陸。牡丹社酋長阿祿古父子戰死。日軍陣亡者僅12人,但因瘧疾病死650人,奎寧不夠,只好退兵。(註十二)

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之後。清廷才體認到台灣的重要性。派沈葆禎到台灣“開山撫番”。其時,大清帝國領台的目的,只為防堵台灣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根本無心建設。台灣是亞細亞的“孤兒”,更是大清帝國的“棄嬰”。

 

“牡丹事件”之後10年,1884年,法國看到日本1872年變成琉球的宗主國。因此,也想染指安南(今越南)與台灣。法國擬擴大戰場到舟山群島,瓊州島(海南島),但二地皆為英國勢力範圍。台灣因有煤礦及戰略地位,乃於1884年進攻雞籠。劉銘傳不敵,僅留林朝棟(霧峰林家第六代,林文察之子)守獅球嶺,退守滬尾(淡水)及台北城。法軍在滬尾戰敗,改攻澎湖。但駐台法軍,多染疾病,尤其是瘧疾與霍亂,死傷甚多。甚至艦隊司令孤拔(S. COURBET)也因霍亂而亡,死在澎湖。法軍水土不服,疫情嚴重,只好撤軍。不久清法簽約,清朝放棄越南的宗主權。
法軍進攻基隆,殉職官兵700多人,葬在基隆獅球嶺的法軍公墓。

1874年的“牡丹事件”與10年後的1884年“清法戰爭”,都是因台灣的“天敵”,瘧疾與霍亂等疾病而改變了台灣的命運。如果不是這“天然屏障”,台灣今日歸屬何方?福兮?禍兮?天命也!

英國、法國(下港、頂港、正港、子港)

1858年,英法聯軍打敗大清帝國,簽下天津條約,明列淡水、安平二港為通商口岸。但實際上,1862718才正式開關徵稅。後來法國認為僅有淡水、安平二港不夠,就以淡水、安平為“正口”,基隆與打狗(高雄)為“子口”,變成四口通商。

而淡水、安平為條約明訂的“正式”通商口岸,故稱“正港”。由“正港”進出口的貨物,都是上等貨色。也因此,形容一件貨品正宗地道之時,都號稱此貨是“正港”的。
淡水港口在台灣之北,安平港口在台灣之南。因此,以此稱呼北部人為“頂港人”,南部人為“下港人”。(頂港最出名,下港有名聲)。

開港前,台灣政治經濟中心在南部,因為米、糖出口大宗商品多產於中南部。開港後,茶葉與樟腦需求激增,到1881年,貿易額甚至超過米、糖。而茶葉與樟腦多產於北部,也因此,政治經濟重心轉移到北部,直到今日。

1865年,英國人陶德(JOHN DODD)由福建安溪引進茶種在台灣試種,賣到澳門,極為搶手。1869年,台灣茶首度以“福爾摩沙烏龍茶”(FORMOSA OOLONG)之名外銷紐約,好評如潮,售價加倍。利潤高,因而擴大量產,外商也加入行列,造成台灣茶葉行業的盛況。陶德因此被封為“台灣烏龍茶之父”。
(註十三)

開港後,對台灣的衝擊非常大。過去在北部桃竹苗山區的客家人,因經濟條件差,地位不如平原的閩南人。開港後,經濟條件大幅提升,地位也隨之提高。原居上層社會的郊商與地主逐漸沒落,新興的買辦階級如台北李春生,板橋林家、霧峰林家、高雄陳家興起,但影響最大的是,隨著開港,傳教士跟著來台。帶來西方醫療與西方教育,深刻改變了台灣。
這些傳教士,引進西式醫療技術,建立新式教育制度,提升衛生觀念,推廣文字教化,開創翻譯出版事業等等,促使台灣人生活品質大幅提高。

宗教、醫療、教育

1865年,英國(蘇格蘭人)傳教士醫生馬雅各(JAMES MAXWELL)抵達府城(今台南)開始傳教。過了七年,1872年,加拿大(蘇格蘭人)傳教士馬偕(GEORGE MACKAY)也開始由淡水傳教,一南一北,以大甲溪為界,開啟了台灣長老基督教的事業。他們不只引進西方宗教,也導入了西方的醫療與教育。
馬雅各是英國長老教會第一位駐台宣教師,他創設了台灣第一間西式醫院(今新樓醫院)。他由英國商人必麒麟(WILLIAM PICKERING)帶領到木柵(旗山附近),玉井、左鎮等平埔族地區傳教。在崗仔林(左鎮)找到李弘祺的高祖父李順義為信徒。(註十四)
馬雅各畢業於愛丁堡大學醫學院,因此,他以醫療為主,傳教為輔。馬偕傳教方式則是傳教,醫療與教育,三者合一。馬偕不是醫生,但在紐約與加拿大受過短期醫學訓練。

那時台灣幾乎每個家庭都受瘧疾之害,馬偕以奎寧與檸檬水治療,甚得人心。他的藥水,當時被稱為“白藥水”。但馬偕知道,治療牙痛,對傳教助益更大。因那時非常迷信,以為牙痛是受鬼神咀咒之故。拔牙之後不痛,由“有感”而“無感”,受惠的人,以為馬偕有趨魔神力。馬偕拔牙之前,先唱一首聖歌或唸一段聖經,傳教效果極佳,共拔約二萬一千顆。噶瑪蘭人為了感念馬偕,後人多取偕為姓。如東林電機創辦人之一的偕林波士的先人。

1879年,他在台北設立滬尾偕醫館(今馬偕醫院),是北台灣第一家西式醫院。(註十五)
1869年,馬雅各與李庥(HUGH  RITCHIE)開設“傳教師養成班”。1876年,巴克禮把台南,旗後的“傳教師養成班”合併在台南創設大學,首創台灣神學教育。1948年,改名為台南神學院。
1885年,英國基督長老教會在台南創辦台灣第一所中學,名叫“長老教中學”,1939年更名為“長榮中學校”。很多名人出自該校,如林茂生、城仲模、高育仁、蕭泰然等。
1882年,馬偕設立北台灣第一所西式學校“牛津學堂”(OXFORD  COLLEGE),今真理大學。1914年,在此增辦淡水中學校。
1884年,又設立北台灣第一所女子學校“女學堂”。34個學生,全部是平埔族噶瑪蘭人。1916年,改名為淡水高等女學校。

除了馬雅各與馬偕之外,尚有多位傳教士值得一提。
西式醫學傳入台灣,主要是1865年來台的馬雅各與1866年到打狗(今高雄)當醫官的萬巴德醫師(PATRICK  MANSON)。(註十六)萬巴德僅在台灣五年,但影響深遠,他在旗後(高雄)創立台灣最早的醫學院。在台灣的行醫經驗,使他投入熱帶疾病的研究,後被稱為“熱帶醫學之父”。他也是第一個證明昆蟲會媒介人類疾病的醫生。印度出生的英國醫生羅斯醫師(RONALD ROSS)就是得到他的啟發,證明了蚊子會傳染瘧疾,1902年,獲得諾貝爾獎。(1887年,他創辦香港西醫書院,孫中山是第一屆畢業生)。

巴克禮(THOMAS BARCLAY)在1875年才到台灣,在台灣60年,貢獻很大。創設台南神學院,台灣教會公報等。最膾炙人口的是,1895年清朝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府城的仕紳懇求巴克禮與日軍交涉,轎夫因害怕拒抬,巴克禮與宋忠堅牧師(DUNCAN  FERGUSON)等人步行於凌晨三時見到乃木希典將軍,使府城免於一場屠殺。

 蘇格蘭

以上所提的傳教士或醫師,馬雅各、馬偕(雙親皆自蘇格蘭移民到加拿大),萬巴德、巴克禮、宋忠堅等人,全部都是蘇格蘭人。蘇格蘭人在台灣的現代化過程,留下不可磨滅的貢獻。談台灣近代史,絕不能忘了他們。
其他如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李庥(HUGH RITCHIE)、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梅堅霧(CAMPBELL MOODY)廉德烈(ANDREW NIELSON)等,……清一色是蘇格蘭人。可說十九世紀來台的傳教士或醫生,絕大多數是蘇格蘭人。
馬偕、蘭大衛、梅堅霧、廉德烈等人為了傳教,深入峻嶺,感染瘧疾。李庥甚至因瘧疾而亡。(當時的印度,每年因瘧疾死亡100萬人)

開創台灣茶葉事業的陶德,也是蘇格蘭人。

 

1894年,韓國國內的一場動亂,竟然引發台灣有史以來命運最大的改變。
18944月,朝鮮發生“東學黨之亂”,東學黨人結合農民叛亂,皇帝高宗李熙請求清朝派兵平亂。李鴻章命丁汝昌、葉志超、聶士成等前往。日本依照天津條約,藉保護僑民為由,也派兵進抵漢城,7月佔領漢城,725擊沈清朝運兵船高陞號。81,甲午戰爭爆發。清朝戰敗,割讓台灣給日本。台灣自此脫離清朝。

這是韓國第一次改變台灣的命運。

1950625,北韓在蘇俄與中共的支持下,度過38線進攻南韓。美國總統杜魯門為了遏阻共產黨的擴張,過了二天,627,即調遣駐守菲律賓的第七航母艦隊巡弋台灣海峽。自此,台灣與中國分離,迄今60多年。

這是韓國第二次改變了台灣的命運。

可以說,韓國切斷了台灣與中國的臍帶。中央研究院的近史所副研究員張淑雅博士甚至說“韓戰救台灣”(註十七 )。以歷史脈絡來看,完全真確。一次令台灣脫離腐朽,一次免於赤化。如果不是韓國,沒有今天的台灣。

國家認同

當今世界各國多是多元民族構成。如何保留多元民族文化,又能凝聚國族意識,教育在傳承歷史文化與建構國家認同,成為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註十八)
美國與加拿大的公民教育非常重視多元文化,以解決不同族群之間的衝突。
1948年,以色列建國,猶太人由世界156個國家與地區移民以色列,使用語言多達86種。以色列也是以教育融合各區域的差異,塑造猶太人的國家意識。
(註十九)    

  與台灣最為類似的新加坡,最值得借鏡與學習。新加坡與台灣同為移民社會,但是比台灣更為複雜。

2008年的人口統計,華人佔75%,馬來人佔13.6%,印度人佔8.9%,其他歐亞人佔2.8%

使用語言,2000年的統計是,英語23.0%,華語35%,中國方言23.8%,馬來語14.10%,泰米爾語3.2%,其他0.9%
宗教方面是,佛道教51%,基督教14.6%,回教14.9%,印度教4%,其他宗教0.6%,無信仰14.8%

1965年才建國的這種多元種族,多元宗教,多元語言的社會,如何凝聚共識,建立國家認同?

1966年,李光耀說﹕“我們必須從頭教育人民,重視共同的利益與集體的生存,並力圖發展”。因此,獨立之初的教育政策重點在於培養國家意識和緩和民族歧異。一方面維持族裔文化的多元性,一方面激發共同維護家園的熱誠。小一到小三的道德教科書以不同族群學生為主,穿著各民族傳統服飾,彼此手牽手顯示文化多元,種族和諧。小四到小六的封面則改以新加坡國旗為底,不同族群的學生卻全換上制服,顯示無論那一族群,大家都是新加坡的國民。

在潛移默化的教育過程中,形塑國家認同。大家都說他們是“新加坡民族”,沒有人說他們是“中國人”或是“華僑”,他們以“新加坡人”為榮,他們以新家坡國家為效忠對象。(註二十)

歷史脈絡清楚顯現,四百年來,台灣沒有明顯的“主體性”。好像海洋,“隨波逐流”。有人形容台灣的民族性是,“見風轉舵”,沒有辦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但是,經過四百年來的歷練,已經揉合數千年前就移民來的南島語系的“海洋移民”與1949年以來來台避戰的中國“內陸移民”,而成一種獨特的“台灣民族”。(註二十一)

台灣民族的性格包含“海洋民族”的“靈巧”,“內陸民族”的大塊“氣魄”,客家硬頸的“堅毅”。“台灣民族”已經漸漸形塑“台灣意識”,不再任人擺布。民智開化,意識提高,已能“見風使舵”,不再完全受大自然天候的左右。

1987715,戒嚴解除,民主化與獨立自主的聲浪高漲。
1996年,舉行首次總統普選。
2014318的“太陽花學運”,清楚的訴求﹕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2014719,蔡英文宣稱﹕隨著台灣的民主化,已建構了深厚的“台灣意識”。這個認同台灣,堅持獨立自主的價值,已經變成年輕世代的“天然成份”。

 台灣人的認同

本文的目的,在疏理台灣四百年來,台灣與世界各國互動的歷史,尋求台灣人認同的軌跡。台灣人歷經荷治、明鄭、清治、日治時期,都沒有形成明顯的“台灣意識”。但是原居民與外來的統治者,“我”與“他”的區分極為清楚。“我”的意識因“他”的入侵而突顯。不過,“我”的概念僅限於生活周遭的氏族,“我”的概念也因生活區域而分成多塊。(註二十二)
1949年後,隨著蔣介石在中國內戰失敗而大量移入台灣的人數大約有120萬人。蔣介石藉著高壓的統治與教育,媒體的灌輸洗腦,逐漸形成與中國大陸誓不兩立的“中國意識”。以“中國人”與“中國文化”為內涵。1987年戒嚴解除,“台灣意識”逐漸萌芽。爾後,台灣認同進一步深化。自認為是台灣人,以台灣為主體的認同,大幅提升。
縱使台灣有很多移民來自中國大陸,經過六十多年的區隔,“一代親、二代表、三代散了了”(台語),已經“公媽隨人拜”了。即使有些人秉持台灣與中國是“同文同種”的不正確的觀念,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兩岸人民的觀念與心態,完全不同。比美國與英國的差異更大。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在20139~12月期間,進行了“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六期第四次調查計劃”,結果如下圖﹕
1992~2013




1992
1998
2003
2013
台灣人
23.7
40.6
59.9
73.7
兩者都是
59.7
46.4
30.0
24.2
中國人
23.4
10.6
9.0
1.1

很明顯的,最近20年來(1992~2013),台灣人的認同直線上升,由1992年的23.7%,升到2013年的73.7%。而中國人的認同則直線下降,由1992年的23.4%降到2013年的1.1%

TVBS2013102428日作一民調,結果顯示78%民眾表示自己是台灣人,20~29歲的年輕族群中更高達89%表示自己是台灣人。64%民眾傾向兩岸維持現狀,24%傾向獨立。這是歷次調查最高的記錄。多數民眾傾向認為台灣與大陸之間的關系屬於國際關系。

201479,政大選舉研究的調查結果,認同台灣人的比例衝上自19926月首次調查以來的歷史新高,達60.4%,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降至歷史新低,為3.5%傾向獨立的比例,更衝上自199412月首次調查以來的新高,達23.8%
201442,新台灣國策智庫公布的民調,台灣民眾自認是台灣人的有58.2%,自認為中國人的只有2.3%,自認為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有37%。如果一定要二選一,88.4%自認為台灣人,2029歲的年輕人,更高達93%

各家民調有些微差異,但趨勢是完全一致的。
可見,台灣人民“同舟共濟”的共識,已隨著時間的演化與客觀情勢的改變,逐日增強。(註二十三)

 

台灣在大航海時代之前,是世人所不知的“孤兒”。荷蘭人入治之後,台灣才與世界經貿體系掛鈎。歷經大清帝國212年的消極治理,又成“棄嬰”。

1895年改歸日本,台灣正式步入現代化。

1908年縱貫鐵路的開通,使人貨全台流通,是建設台灣的里程碑。1934年的日月潭水力發電廠的完成,更是台灣進入工業化的指標。
日本在1543年開始與西方接軌,累積200多年的“蘭學”(荷蘭的學問)基礎。300年後,1854年被美國逼迫開放門戶,與列強接軌,又接受“洋學”(西洋的學問)的洗禮。1868年,明治維新,脫亞入歐,師夷西洋,殖產興業。20多年後的1895年,即打敗亞洲第一大國清朝。過了10年,1905年,又擊垮歐洲新興勢力俄國,一舉成為亞洲第一強國,與西方列強並列。此時台灣割歸日本,台灣再次接受當時亞洲第一強國的統治,間接接受西方先進文明的改造。

1950年,美國為防阻台灣赤化,“軍援”與“經援”台灣,把台灣打造成一艘不沈的航空母艦,美國對台灣的經濟、文化、教育、技術等援助,使台灣由日治時期的“初級工業”社會,躍升到“高級工業”社會。
1980年,新竹科學園區的設立,更標示台灣進入“高科技”國家的行列。
世界經濟體系學家華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說﹕史上影響世界經濟體系的只有三個國家,荷蘭、英國與美國。台灣有幸歷經當時最先進的兩個國家荷蘭與美國的統治與援助。這是台灣人的福氣。

縱觀歷史,台灣真是“三生有幸”。
1624年,荷蘭統治台灣38年,台灣由部落氏族的漁獵社會,進步到一個初級的農業社會。
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50年,台灣由初級的農業社會,提升為一個高級的農業社會並步入初級的工業社會。
1950年,因為美國的援助,台灣由初級的工業社會,躍進成一個高級的工業社會,並步入高科技國家的行列。

海洋飄浮不定,有如世界局勢。台灣陸地堅定不移,有如島上居民共同維護這“生命共同體”諾亞方舟的信念。

隨著共同歷史記憶的累積,不管來台先後,共同保護家園,已成共識。
時間愈久,“台灣意識”愈強烈。

時間,站在台灣這邊。
   
 島嶼天光
    
天佑台灣





(註一)戴寶村著,台灣的海洋歷史文化。玉山社出版,2011年。
                陳國棟著,台灣的山海經驗。遠流出版,2005年。
                陳國棟著,東亞海域一千年。遠流出版,2005年。

(註二)鄭維中著,荷蘭時代的台灣社會。前衛出版,2004年。

(註三)曹永和著,台灣早期歷史研究――荷據時期台灣開發史略。聯經出版,2003年。

(註四)蔡石山著,海洋台灣 ――歷史上與東面洋的叫接。聯經出版,2011年,頁七。

(註五)葡萄牙政府把發現台灣訂在1582年,還為此鑄造銀鋈當時船有一荷蘭軍官林斯霍登LINSCHOTTEN把此名寫在海圖上,給了此島第一個名字。“台灣”之名,可能源自荷蘭人在台灣的首府大員(TAYOUAN),中國人隨後跟著叫。
             
             蔡石山著,海洋台灣――歷史上與東西洋的交接。聯經出版,2011年。頁6

(註六)是荷蘭統治台灣時,傳教士為了傳教,以羅馬字拼寫平埔族西拉雅語言而創造的一種文字。俗稱“番仔契”。因為後來的漢人向原住民購買土地,皆用新港文立約。現仍保持有150件在台南左鎮博物館,最晚一張時間是1813年,距荷蘭人離台已超過150年,可見荷蘭人對台灣的發展有多大影響。新港文則是1931年日本學者村上直次郎命名的。

(註七)甘為霖著,李雄揮譯,荷據下的福爾摩沙。前衛出版,2003年。

(註八)蔡石山著,海洋台灣――歷史上與東西洋的交接。聯經出版,2011年,頁8

(註九)對陳宗仁著,雞籠山與淡水洋――東亞海域與台 灣早期研究。聯經出版,2011年。

(註十)1609年,英國人亨利赫德遜(HENRY HUDSON)受僱於荷蘭東印度公司,尋找往東方的 航道。結果卻進入上紐約灣而抵達今日紐約州政府所在地,為紀念荷蘭王室,稱為奧蘭治(ORANGE),英國取得之後,改為奧本尼(ALBANY)後人為紀念他,稱為赫德遜河。

(註十一)哈里斯(1804~1878)是紐約的商人,是打開與日本貿易的功臣。紐約以他為名的高中TOWNSEND HARRIS HIGH SCHOOL,至今仍是全美最好的高中之一。他也創建紐約市立大學(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到2012年為止,共出了14位諾貝爾獎。其他著名校友包括前國務卿季辛吉、鮑威爾、INTEL創辦人ANDREW GROVE、王安電腦的王安。台灣人蔡同榮、李弘祺,周鉅源等都曾任教此校。

(註十二)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在“台灣文化誌”(原版於1928年在東京印行),曾指出在牡丹社戰役中,日軍與清軍皆因疫情而亡的情況慘烈。日軍出征人數共3658人,其中573人死亡,僅12人是戰死的。沈葆禎的奏摺指出,3營(約6500人),約有10%病死。

(註十三)哈佛大學有――皮巴里(PEABODY)博物館,內有展示FORMOSA  OOLONG福爾摩沙烏龍茶。
               
(註十四)李弘祺,耶魯歷史學博士,前紐約市立大學教授。父親李嘉嵩,曾任玉山神學院院長,撰書“100年來”,人光出版,李弘祺跋註明,先祖是平埔族西拉雅人。

(註十五)1879年,美國馬偕(MACKAY)船長的遺孀捐3000美元建“滬尾偕醫館”,以紀念馬偕船長(與傳教士無關,同名而已)。

(註十六)巴萬德在1887年創辦香港西醫書院。孫中山就是該校第一屆畢業生。僅二人畢業,孫中山名列第一。孫中山在倫敦被捕,香港西醫書院老師康德黎出手援救,校長萬巴德也大力營救。他還治好李鴻章的病。

(註十七)張淑雅著,韓戰救台灣――美國對台政策。衛城出版,2011年。


(註十八)許維德著,族群與國族認同的形成。台灣客家,原住民與台美人的研究。
  遠流出版。2013年。

(註十九)新加坡“聯合早報”,2014219

(註二十)李怡樺著,國家認同與多元文化﹕新加坡小學公民與道德教科書分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第六卷第二期)20106月。

(註二十一)李壬癸著,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常民文化出版,1997年。
                周婉窈著,海洋與殖民地台灣論集。聯經出版,2012年。

(註二十二)王明珂著,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允晨文化出版,1997年。

(註二十三)劉阿榮著,我們共同的命運――族群,記憶與國家認同。
                元智大學,國家與社會學報,2007年。






1 則留言:

  1. 寫得極好! 一個新興的台灣民族即將成形,海納各族的台灣人民應當建立一個新的國家。中華民國在台灣流浪也夠久了,期待歡送回金馬。

    回覆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