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把「門羅主義」用到亞洲
羅傑·科恩 2014年05月10日
越南胡志明市——在他的經典作品《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最新版中,芝加哥大學的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就中國崛起後亞洲出現戰事的必然性做出了有力論述:
「簡而言之,我的看法是如果中國在經濟上繼續增長下去,它會希望像美國統治西半球那樣統治亞洲。而美國會百般阻撓中國實現這種區域霸權。北京的多數鄰國,包括印度、日本、新加坡、韓國、俄羅斯和越南,都會和美國聯手來遏制中國的勢力。這樣一來就會有一場激烈的安全競賽,戰爭的可能性相當大。」
這是21世紀的核心戰略問題。在歷史中,我們很少看到權力從一個霸主轉向另一個霸主的過程是和平的。中國需要資源。無論是遠是近,它都會去尋覓——過程中都會發現美國在礙事。戰火的燃起顯然是有可能的,問題在於能否通過結盟來巧妙應對,或是在共同毀滅原則的魔影籠罩下防微杜漸,這和蘇聯的情況是一樣的,只不過現在不存在意識形態衝突。
衝突的萌芽顯而易見。奧巴馬總統在近日訪問亞洲時明確表示,日本和中國在尖閣諸島(北京稱釣魚島)問題上的對峙,也許會把美國卷進去。他宣稱中國東海中由日本管轄的礁石「處在《美日安保條約》(U.S.-Japan
Treaty of Mutual Cooperation and Security)第5條的規定範圍內」,從而激怒了聲稱對那些島嶼擁有主權的中國。中國向華盛頓傳達的訊息,實質上就是在說,少管閑事,冷戰已經過去。
越南和中國的海洋衝突近日也出現激化,起因是中國決定在中國南海建一座石油鑽井平台。那是一片河內政府宣稱擁有主權的海域,可能蘊藏了大量石油和天然氣,護送平台的中國船隻撞擊了前來阻止的越南船隻,並發射了水炮。
對於越南這個曾經的敵人、現在的「轉向亞洲」合作夥伴,美國給予了堅決的支持:「中國決定在多艘政府船隻的護送下首次前往與越南的爭端水域架設鑽井平台,此舉是具有挑釁性的,會加劇緊張氣氛,」美國國務院女發言人珍·普薩基(Jen Psaki)在一份聲明中說。「此次單邊行動似乎符合中國在更大範圍內的一種行為規律,它在以破壞該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方式,推進其在爭端區域的領土主張。」
中國正在維護自己在中國南海的主權,從而激怒了菲律賓和越南。看起來它用行動證明了米爾斯海默的正確,他在書中寫到,一個更強大的中國「可能會試圖把美國擠出亞太地區,就像美國在十九世紀把歐洲大國擠出西半球那樣。我們應該會看到,中國將炮製自己的門羅主義」——也就是19世紀美國向歐洲發出的「別碰這個半球」的告誡。
越南顯然在加強與美國的關係,以此來防範中國。去年宣布的「全面夥伴關係」表明兩國的戰爭創傷癒合得有多充分。合作覆蓋到了貿易、投資、教育(在美留學生中,越南人的數量排在第八位)和防務等領域。為此提出的貿易協議名叫「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rans-Pacific
Partnership),越南是其中一個參與者(但中國不是),它正在把投向中國的製造業投資吸引過來。較低的工資也是一個誘惑。近日美國還和越南海軍舉行了聯合演習。
在越南的眼中,實際上一切問題都是和對中關係有關的。同為一黨執政的共產主義兄弟情,不足以消除成為附庸的風險。在東南亞的這個角落,法國和美國是後來者。越南的立國故事,就是一部千百年來擺脫中國統治的鬥爭史。因此,越南想把美國當成它的離岸制衡者。
隨着中國的崛起,其他一些亞洲小國也會效法。這些同盟關係,只要是穩固的,就可以對戰爭構成有力威懾。在冷戰僵持中不曾有過的經濟相互依賴,也能防止衝突。競爭性的合作是一個可能的局面。中國看起來一心想要和平發展,至少目前是如此;「和諧」是其國家語彙的核心。但同時,鄧小平又有過「韜光養晦」的教誨。
越南的「轉向美國」表明它對中國的恐懼何其真切。而圍繞着一個中國鑽井平台發生的小型海上衝突證明,它的恐懼並非空穴來風。正如米爾斯海默所認識到的,他的預言並非不可避免,但卻是有理有據的。美國的開支緊縮令這種可能性愈發加劇。正在崛起的霸主一旦發現弱點就不會放過。威懾遠比戰爭更可取。
翻譯:經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