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對烏克蘭局勢的3個誤判
對於烏克蘭親歐派新政權上臺,俄羅斯經決定進行軍事幹預。歐洲瀰漫著猶如重返冷戰時代的氣氛,令人聯想起前蘇聯軍隊武力鎮壓民眾暴動的1950~60年代的匈牙利動亂和「布拉格之春」運動。雖然歐盟(EU)成員國譴責稱,造成緊張局勢的是頑固不化的俄羅斯的強硬態度,但實際上,歐洲在外交上的3個誤判也從一個方面導致了烏克蘭局勢的混亂。
烏克蘭的政變始於去年11月。其導火線是亞努科維奇政權在達成協定之前突然取消了與歐盟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FTA)等經濟合作。
這其中存在歐洲外交的第一個誤判。雖然亞努科維奇總統獨斷專行,但歐盟國家曾視其為重視經濟增長的「現實派」。歐盟曾一廂情願地認為,營造有利於德法等國企業投資烏克蘭的環境對於亞努科維奇而言並非壞事。
歐洲被攪亂的視線
「亞努科維奇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性格方面合不來」、「支撐亞努科維奇政權的富裕階層希望與俄羅斯保持距離」、「亞努科維奇將保持歐盟與俄羅斯關係的平衡」。類似的外交公務電報不斷從各國駐基輔大使館發出,這攪亂了歐洲主要國家的視線。
歐洲不但對政治局勢的分析顯得天真,而且向烏克蘭許諾的經濟援助也存在不足。背負钜額對外債務的烏克蘭如果在2年裏無法獲得350億美元的援助,將陷入債務違約,但儘管如此,歐盟卻對全面提供援助持消極態度。結果,歐盟敗給了採用金融援助和外交壓力這一「胡蘿蔔加大棒」戰略的俄羅斯。對此,歐盟外交相關人士表示了反思,稱在許諾經濟援助之際缺乏決心。
第2個誤判是錯誤估計了針對亞努科維奇政權的反政府遊行的發展態勢。此前沒有預料到在親歐派在野黨勢力的呼籲下,能有如此眾多的民眾聚集起來,而且沒有想到遊行能持續那麼長時候。歐盟開始考慮亞努科維奇總統下臺的情況是在遊行已持續2個多月後的今年1月。
當時,主導歐盟對俄外交的德法兩國以及波蘭陷入驚慌失措。這些國家當時就清楚,如果烏克蘭在野黨親歐派與親俄的亞努科維奇政權之間的對立加深,局面將難以控制。歐洲各國外長相繼訪問了烏克蘭,並進行了居中斡旋,但當時對立雙方的裂痕已經很深,結果未能奏效。
未能預料到俄羅斯的強硬態度則是歐盟的第3個誤判。在這個問題上,與俄羅斯聯絡密切的德國具有很大責任。去年12月,在德國總理梅克爾等人的斡旋下,普丁總統釋放了與俄羅斯政權對立、正在服刑的前石油寡頭。或許是由於這些原因,德國堅信俄羅斯會採取穩健路線,一廂情願地認為烏克蘭發生政變後俄羅斯進行軍事幹預的可能性很小。「違反了國際法」,德國總理梅克爾於3月2日 在電話中如此批評普丁總統,但不容否認的是,其應對舉措已經陷於被動。
持續出現上述3個誤判的歐洲目前終於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法國總統奧朗德發佈了牽制俄羅斯的聲明,而以親俄立場聞名的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也表示目前處於「危險局面」。
那麼,今後將出現什麼樣的局面呢?歐盟並不認為俄羅斯會很快做出讓步。為了防止摩爾多瓦等周邊國家猶如多米諾骨牌那樣倒向歐洲,俄羅斯需要向國內外展現出保護國家利益的姿態。因此,最佳結果是烏克蘭新政權考慮到俄羅斯裔居民的利益,提出在俄羅斯軍隊使用烏克蘭基地方面做出讓步等妥協政策,然後俄羅斯偃旗息鼓。此外,還存在克裏米亞半島等親俄地區通過全民公投等方式獲得獨立或改為自治權巨大的聯邦制等可能性。
「冷戰」是否重現?
最糟糕的局面是發生武力衝突,但與2008年格魯吉亞爭端發生之際不同,此次歐盟和美國也可能被捲入其中。有可能演變為類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軍隊參戰的上世紀90年代前南斯拉夫那樣的長期內戰。如果出現這種局面,不僅俄羅斯和歐美之間的「冷戰」將重現,而且該地區在經濟方面將陷入疲弊,歐洲、俄羅斯和烏克蘭3方都將長期面臨負遺産。即使過去了20年,曾經比較富裕的前南斯拉夫的內戰傷痕仍未痊癒,而且未能實現加入歐盟的目標。
雖然已決定進行軍事幹預的俄羅斯存在錯誤,但避免挑釁俄羅斯則是歐盟目前的課題。因此,烏克蘭新政權希望得到的加入歐盟的討論應凍結。目前只能通過與俄羅斯的直接對話來促使俄羅斯保持克制。對於剛剛走出債務危機泥潭的歐洲而言,烏克蘭已經成為新的棘手問題。但是,也存在一個令人慶幸的誤判。由於出現了俄羅斯這個外敵,歐盟對美關係修復取得了進展。由於美國情報機構的竊聽問題,美歐之間此前出現了裂痕,但目前則正在與美國保持步調一致,對俄羅斯施加外交壓力。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柏林支局 紅川省吾
這其中存在歐洲外交的第一個誤判。雖然亞努科維奇總統獨斷專行,但歐盟國家曾視其為重視經濟增長的「現實派」。歐盟曾一廂情願地認為,營造有利於德法等國企業投資烏克蘭的環境對於亞努科維奇而言並非壞事。
歐洲被攪亂的視線
「亞努科維奇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性格方面合不來」、「支撐亞努科維奇政權的富裕階層希望與俄羅斯保持距離」、「亞努科維奇將保持歐盟與俄羅斯關係的平衡」。類似的外交公務電報不斷從各國駐基輔大使館發出,這攪亂了歐洲主要國家的視線。
歐洲不但對政治局勢的分析顯得天真,而且向烏克蘭許諾的經濟援助也存在不足。背負钜額對外債務的烏克蘭如果在2年裏無法獲得350億美元的援助,將陷入債務違約,但儘管如此,歐盟卻對全面提供援助持消極態度。結果,歐盟敗給了採用金融援助和外交壓力這一「胡蘿蔔加大棒」戰略的俄羅斯。對此,歐盟外交相關人士表示了反思,稱在許諾經濟援助之際缺乏決心。
第2個誤判是錯誤估計了針對亞努科維奇政權的反政府遊行的發展態勢。此前沒有預料到在親歐派在野黨勢力的呼籲下,能有如此眾多的民眾聚集起來,而且沒有想到遊行能持續那麼長時候。歐盟開始考慮亞努科維奇總統下臺的情況是在遊行已持續2個多月後的今年1月。
當時,主導歐盟對俄外交的德法兩國以及波蘭陷入驚慌失措。這些國家當時就清楚,如果烏克蘭在野黨親歐派與親俄的亞努科維奇政權之間的對立加深,局面將難以控制。歐洲各國外長相繼訪問了烏克蘭,並進行了居中斡旋,但當時對立雙方的裂痕已經很深,結果未能奏效。
未能預料到俄羅斯的強硬態度則是歐盟的第3個誤判。在這個問題上,與俄羅斯聯絡密切的德國具有很大責任。去年12月,在德國總理梅克爾等人的斡旋下,普丁總統釋放了與俄羅斯政權對立、正在服刑的前石油寡頭。或許是由於這些原因,德國堅信俄羅斯會採取穩健路線,一廂情願地認為烏克蘭發生政變後俄羅斯進行軍事幹預的可能性很小。「違反了國際法」,德國總理梅克爾於
持續出現上述3個誤判的歐洲目前終於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法國總統奧朗德發佈了牽制俄羅斯的聲明,而以親俄立場聞名的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也表示目前處於「危險局面」。
那麼,今後將出現什麼樣的局面呢?歐盟並不認為俄羅斯會很快做出讓步。為了防止摩爾多瓦等周邊國家猶如多米諾骨牌那樣倒向歐洲,俄羅斯需要向國內外展現出保護國家利益的姿態。因此,最佳結果是烏克蘭新政權考慮到俄羅斯裔居民的利益,提出在俄羅斯軍隊使用烏克蘭基地方面做出讓步等妥協政策,然後俄羅斯偃旗息鼓。此外,還存在克裏米亞半島等親俄地區通過全民公投等方式獲得獨立或改為自治權巨大的聯邦制等可能性。
「冷戰」是否重現?
最糟糕的局面是發生武力衝突,但與2008年格魯吉亞爭端發生之際不同,此次歐盟和美國也可能被捲入其中。有可能演變為類似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軍隊參戰的上世紀90年代前南斯拉夫那樣的長期內戰。如果出現這種局面,不僅俄羅斯和歐美之間的「冷戰」將重現,而且該地區在經濟方面將陷入疲弊,歐洲、俄羅斯和烏克蘭3方都將長期面臨負遺産。即使過去了20年,曾經比較富裕的前南斯拉夫的內戰傷痕仍未痊癒,而且未能實現加入歐盟的目標。
雖然已決定進行軍事幹預的俄羅斯存在錯誤,但避免挑釁俄羅斯則是歐盟目前的課題。因此,烏克蘭新政權希望得到的加入歐盟的討論應凍結。目前只能通過與俄羅斯的直接對話來促使俄羅斯保持克制。對於剛剛走出債務危機泥潭的歐洲而言,烏克蘭已經成為新的棘手問題。但是,也存在一個令人慶幸的誤判。由於出現了俄羅斯這個外敵,歐盟對美關係修復取得了進展。由於美國情報機構的竊聽問題,美歐之間此前出現了裂痕,但目前則正在與美國保持步調一致,對俄羅斯施加外交壓力。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柏林支局 紅川省吾
這三個誤判好像有兩個也是用於外國對臺灣的判斷。
回覆刪除面對來者不善,故意找碴,頗有企圖的北極熊或土龍,北約(歐盟+美國)最大的誤判是自身所設定的態度所導致。
刪除換句話說:和平安寧 = 不挑釁 = 姑息= 放任= 反正遲鈍 =盡失良機。
這個公式已經在東歐發生過好多次了,連東亞的黃炎島,以及尖閣群島都屬於同樣的規律。當然台澎也就是這樣規律下,很可能被犧牲。
這也難怪達賴拉瑪給美國國會的演講中提到:美國需對自己有信心。這確實是非常有智慧的一個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