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0日 星期五

中美如何確保太平洋和平?



中美如何確保太平洋和平?
美國前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 科特•坎貝爾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上個月,一艘美國導彈巡洋艦“考彭斯號”(USS Cowpens)險些與一艘中國航母護航軍艦相撞,當時雙方海軍正在南中國海開展例行調動。這是一場賭注無法估量的海軍版“懦夫遊戲”(Game of Chicken)。在這次事件中,中國軍艦從考彭斯號船頭前方穿過,以一箭之遙避免了撞船事故。考彭斯號此前一直在幫助開展對菲律賓的颱風救援工作,這次事件發生時,該艦被派往中國航母海試地點附近開展觀察活動。
五角大樓(Pentagon)和正在訪華的美國副總統喬•拜登(Joe Biden)均表態稱,強烈反對這種“挑釁”行為,並呼籲北京方面建立有效的對話機制以及危機預防機制,以便在未來避免誤會、以及防止出現可能的事態升級。而中國對此的回應則是一貫的模糊。
隨著更多中國將更多兵力部署於中國境外、與美軍巡邏隊及軍事部署近距離接觸,中美雙方在海上和空中越來越頻繁地遇到這種千鈞一髮的局面。然而,中國並不願意加入旨在規避此類事故、確定“交通規則”的相關協議。中國也遲遲不願建立危機對話機制、以應對兩艦艦長發生誤會的可能情況。這是為什麼?
可能的原因有幾個。首先是自信心方面的原因。中國明白,美國的海軍和空軍在軍事能力和實戰經驗方面仍然是全球最強的。中國希望避免暴露自身弱點——尤其是在面臨危機的可能情況下。
其次是,中美雙方在終極目標上存在分歧。在中國看來,這類機制無異于向超速慣犯提供安全帶。中國希望美國避免在如此接近中國邊境的地點開展軍事行動、並減少軍事部署,而不希望讓美國確信出事後能和平解決。
此外,雙方對主權的解釋也不同。中國擔心,即使是有關軍事行動的小範圍協議,也會損害中國關於“九段線”合法性的主張。這條存在爭議的國界線將南中國海大部分區域劃歸中國。
直到最近,中共和中國軍方在有關何時及如何動用解放軍的交戰規則(rules of engagement)上一直存在微妙的緊張關係。然而,在習近平的領導下,雙方似乎變得更為協調了。
還有一個因素是全球視角方面的問題。美國所要求的那種軍事行動協議帶有冷戰色彩。中國政府在公開外交上則努力避免讓美國感到中國是與之相對的全球另一極,就像過去的蘇聯。
最後,中美追求威懾力的方式完全不同。美國經常通過展示令人嘆服的軍事能力,在潛在對手及競爭者心中引發恐懼感,即“震懾”策略(shock and awe)。而在中國看來,對他國產生威懾力、或讓他國產生懷疑(後者或許更好)的方法,不是通過公開展示實力,而是通過讓他國吃不准自己的意圖。因此,按照這種邏輯,他國與解放軍的軍事聯繫越不密切、對解放軍越不瞭解,中國的威懾力就越大。
結果就導致,在應對軍事行動中的意外相遇時,美中兩國有完全不同的戰略文化和目標,找到雙方都可接受的模式將非常困難。然而,它們必須找到這一模式,全球的穩定有賴於雙方避免衝突。
本文作者是亞洲集團(Asia Group)主席兼首席執行官、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董事。2009年至2013年擔任美國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
譯者/何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