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4日 星期六

從亞投行到「一帶一路」 北京主動找的自縛繭!




(Ajin 開口)

俺注意到西歐之所以會很快地回應要加入亞投行,其目的就是在於讓被吸進在中國綿的世界資金,可以更廣泛地脫離北京掌控,轉注到中國境外流通。

西歐邦國非常清楚,國際金融體制長期以來有合乎自然法則,頗為安全,健康,公開透明的SOP,加上非常成熟的會計制度以及嚴謹的監督體系。所以設立亞投行是絲毫沒有辦法演出 朕說了算 的戲碼。這點好似北京並沒有精算到。

此外,一旦錢進入亞投行再流出來到世界,其後續的倍增效應是完全脫出北京魔掌的控管。反而加添西歐對世界各地金融的互動。亞投行就是讓存放在北京保險櫃內的錢,再釋放到世界流通的最好管道。換句話說,亞投行是稀釋北京對國際金融掌控權的最佳途徑,是北京主動找來的作繭自縛!

這也等於說,中國夢不再是自己能編織的,而是必須按照世界的交通規矩來開車了。中國特色,相對地就會落漆漸褪,向精準靠龍,這對人類文明的進展是絕對好的!

一句話:太陽底下絕對不存在「中國特色的廁所姿勢」!自然法就是自然法!民族主義絕對不可能凌駕於自然法之上的!

也因此,一帶一路是不可能具有中國特色。一帶一路過去就存在過好幾次,但也都起伏不定,存在一段時間就消失。而消失之原因很多,最主要的乃是整個區域的文化與民族之複雜性,導致任何外力要主導干涉都不能長久。只要中國付錢買一帶一路的通關友誼,沒事。一旦不付錢了,那麼一帶一路是隨時可以變成切香腸的。





亞投行吸引多國加入令中國吃驚
JANE PERLEZ 20150403
北京——在本周的截止日期到來之前,想加入中國的新亞洲發展銀行的國家驟增,包括北京並不認為是其最好朋友的國家也在最後一刻遞交了申請,就連中國人都對此感到驚訝。
北京沒有幾人曾相信台灣想要進來,中國仍認為台灣是其分離的領土。同樣還有挪威,挪威與中國的關係自從該國五年前決定將諾貝爾和平獎授予一位中國異見作家之後,一直處於冰凍狀態。
然而,中國在截止日期後宣布,新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簡稱亞投行)已吸引了46個創始成員國。出人意料之處包括:儘管中國此前預期主要是其鄰國會加入進來,但希望躋身這個行列的國家的最後統計包括20國集團中的14個發達經濟體,而且,還有許多像巴西、法國、德國和俄羅斯這樣的、來自亞洲之外的國家。
「這種廣泛和踴躍的程度出乎意料,」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金燦榮說。
希望加入亞投行的國家在最後一刻激增,被認為是中國在一次罕見的與美國公開較量中的一大勝利;美國反對成立亞投行,這兩個大國正在亞洲爭取影響力上比高低。這也是對經濟現實的承認;中國擁有雄厚的財力,而美國支持的機構一直沒能滿足亞洲不斷增長的對公路、鐵路,以及油氣管道的需求。
據美國的盟友稱,美國曾批評成立亞投行,是蓄意削弱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的做法,這些現有銀行是由美國和日本主導的國際金融機構。奧巴馬政府官員也曾表示,他們擔心中國領導下的新銀行,會不顧已有的在發放貸款上的保護措施,這些措施是為了保證不出現某些問題而設立的,比如為了追求發展,迫使弱勢群體離開自己的土地。
截至本周,中國在亞洲的首要競爭對手日本,是美國在亞洲唯一仍站在奧巴馬政府一邊的主要盟友,而像韓國和澳大利亞這些以往的堅定盟友,則改變了先前的決定,表示要加入亞投行。
各國在最近幾周中爭先恐後地要加入進來,這股浪潮是英國掀起的。英國是美國最可靠的盟友之一,英國的結論是,中國的出口和投資市場如此之大,以至於英國不能對一個中國最熱衷項目袖手旁觀。
美國在歐洲和亞洲的盟國無視華盛頓希望他們不加入亞投行的請求,這給中國官員和學者們帶來了一種勝利感,他們說,中國現已證明,她能建造一個具有廣泛基礎的機構,且無需美國的領導。
上海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說,「這對中國表明,你不需要總是與美國合作,你可以與區域內及區域外的許多國家合作。只要人們認為你所做的是有益的,你在為大家的福祉作貢獻,就不需要有美國認可。」
中國人民銀行前顧問、哈佛大學經濟學博士李稻葵說,華盛頓不讓中國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更大的發言權,這從根本上來說是自作自受。
李稻葵說,「美國人很緊張,對自己的盟友說,『你們不能加入,他們不可靠。』但最終,所有美國的最好盟友都加入了進來。我們才是應該感到驚訝的人,而不是美國人。」
他說,華盛頓需要把自己歡迎一個更多極世界的言論付諸行動,否則那隻不過是一個延續美國統治的信號而已
他說,「我們應該從亞投行這件事讀出一個深刻的信息,那就是,包括美國傳統盟友在內的整個世界,希望中國能引領新一輪的全球化進程。」
奧巴馬政府去年曾警告一些主要盟國不要加入亞投行。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亞洲問題高級顧問邦妮·格拉澤(Bonnie Glaser)說,總統在今年的國情咨文演講中,對中國在亞洲發揮影響力的企圖,表示了強硬的立場。
「他表達的意思是,不應允許中國制定規則——美國才應該來制定規則,」格拉澤說。
由於輸了這一仗,美國軟化了自身的立場,轉而宣稱將鼓勵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與亞投行合作,而前提是其項目能滿足一定的標準。
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J·(Jacob J. Lew)本周飛抵北京,向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傳達這一訊息。然而,美國向更具建設性的立場的轉變被認為來得太遲。在很多人眼中,華盛頓在此事上處理不當。上周末在中國南部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可以看到由此帶來的後果。習近平主席在會上向逾千名代表闡述了自己對亞洲的構想,其中許多聽眾來自中國之外。
「其他地方對中國的讚揚如此之多,而美國似乎缺席了,這讓我深受觸動,」格拉澤說。
事到如今,就要看中國的組織方如何承擔起打造亞投行的責任。這一機構既要符合透明度、借貸和環境方面的標準,又要滿足眾多各有心事的成員的需求
亞投行的多邊臨時秘書處秘書長金立群曾在世界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供職。華盛頓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的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R·拉迪(Nicholas R. Lardy)評價他是個「經驗豐富、見多識廣的傢伙。他在組建一支大概40人的得力隊伍,一半來自中國的財政部,另一半進行海外招聘。他說自己想要竭盡所能地請到最優秀的人選。」
Yufan Huang對本文有研究貢獻。




亞投行「一帶一路」

2015040400:07 

作者:顏擇雅(文化工作者)

因為亞投行,最進媒體上常出現「一帶一路」的字眼。

「一帶一路」代表中國將不再只是西望太平洋,也要南視印度洋,東顧中亞草原。這是中國恢復世界霸主地位的一次「大轉身」。

但中國真可藉由「一帶一路」,再次稱霸世界嗎﹖

伊安.摩里士《西方憑什麼》一書對「一帶一路」的歷史著墨甚多。它的第一次開通,就是歷史課本講過的「張騫出使西域」前後。在摩里士筆下,這對中國與歐洲都是大災難。漢帝國與羅馬帝國都從此苦於牧民入侵,疫病傳佈,雙雙走上崩潰的路。

十三世紀蒙古征服,「一帶一路」又再次大暢通。這次卻只有中國吃虧,歐洲則佔到便宜,因為歐洲從「一帶一路」獲得許多新科技,例如羅盤、印刷術等等,得以發揮後發優勢,超越中國,把今日世界變成西方主宰。

這麼說來,歐洲曾經嚐過「一帶一路」的甜頭,如今英、法、義都表態要加入亞投行,可說非常合理。

至於中國周邊國家,在歷史上本來就是「一帶一路」的受益者。多虧印度洋貿易,印尼在十三世紀才有辦法建立輝煌的滿者伯夷王國。多虧中亞商貿,十四世紀的蒙古人才能建立帖木兒帝國。

因此,南亞與東協國家都爭相加入亞投行,也不奇怪。

但是中國呢 ﹖歷史上「一帶一路」曾給中國帶來大量邊患,造成唐宋帝國的崩潰。歐洲發現新大陸,透過海路將美洲白銀源源送入明帝國,但也造成海寇肆虐,加速明帝國崩潰。

在乾隆搞「十全武功」的同時,西歐把遠光放更遠,去經營大西洋,才有辦法啟動工業革命。也就是說,清帝國花一大堆心思經營亞洲大陸,把西藏、新疆全吃下來,雖有利於確定區域霸主地位,卻也因此變得更封閉,整個錯失海洋時代。

這就有趣了,中國的「一帶一路」歷史經驗並不愉快。現在發起亞投行是幹嘛 ﹖

《西方憑什麼》一書所呈現的歷史就是一系列的瓶頸與選擇。選擇正確就突破,選擇錯誤就崩潰。歷史不會停在原點。中國這次想要主動打通「一帶一路」,一大原因正是國內發展已遇瓶頸。這瓶頸就跟唐、宋、明、清帝國遇過的瓶頸一樣,也是治理上的瓶頸,不是經濟上的瓶頸。但前幾次,「一帶一路」都只加速中國崩潰,這次為什麼會不一樣?


3 則留言:

  1. 歐巴馬是黑人。
    英國是白盎。
    還有猶太人。
    美國的反對,英國的帶頭加入,一推一拉,中國再度落入白盎加猶太人手上。

    回覆刪除
    回覆
    1. 山寨大王出入高級俱樂部是不能繼續打赤膊,綁頭巾,必定是跟著穿西裝打領帶。

      中國特色,僅是用來洗腦被統治的中國人所需灌注的腦漿而已,為了是統治的方便。

      還是那句話,天下沒有深具中華特色的廁所姿勢啦!沖水馬桶還是"朕出恭" 的最佳去處。中華特色的輪胎也不可能是正方型的!文明進化的力量絕對超越民族主義。一帶一路也不可能讓中華民族四處設關卡,成為沿途掠奪資源的高速公路,這就是自然法也!


      刪除
  2. 這篇從投機事業的觀點來看亞投行及一帶一路,也說明為何中國崩潰論盛行,但中國何德何能尚未崩潰。
    我們正在見證史上最大泡沫

    回覆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