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18日 星期三

物質財富與人類幸福



物質財富與人類幸福
丹尼爾·科恩 20150213
經濟增長是當代世界的最高信條,緩解衝突之痛的靈丹妙藥,是對無限進步的美好承諾。我們總是擔心無法得償所願,而它就是解決這種擔心的答案。不過,至少在西方,增長模式如今就像普魯斯特筆下的阿爾貝蒂娜·西莫內(Albertine Simonet)那樣捉摸不定:來了又去,蕭條過後是繁榮,繁榮過後又是蕭條,而那種穩定、包容而持久增長的理想世界卻漸行漸遠。
在美國,80%的人口在過去30年里沒有享受到購買力的提高。在法國,人均年增長從上世紀70年代的3%逐年下滑到2013年的負數。在此期間,政界被經濟停滯搞得狼狽不堪,而這樣的躑躅不前又為形形色色的民粹分子大開方便之門。在瘋狂尋找替罪羊的過程中,西方卻迴避了最關鍵的問題:假如我們對永無止境的經濟增長的追求已成為夸父逐日之舉,又該怎麼辦?我們能找到替代這一體系的合適東西嗎?還是會跌入絕望的深淵,暴力纏身?
在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之初,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就曾撰文警告對時局的誤判。在他的著名文章《我們後代的經濟前景》(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中,他宣稱,空前繁榮的時代指日可待,世界的「經濟問題」將不日得到解決——就像,在頭一個世紀里,技術革新的浪潮帶來了強勁增長與糧食安全。他認為,為了充分挖掘經濟增長模型的潛力,全世界必須擯棄代表着之前悲慘世代的那種已然過時的貪婪與恐懼。取而代之的是,我們必須學會享受生活——最重要是學會消費,無拘無束,不懼明天。到最後,凱恩斯相信,我們可以把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藝術、文化與宗教活動中,然後每天僅僅工作三小時。
遺憾的是,在今天這個歷史節點上,這類形而上的追求尚未成為全世界的取向;我們仍然活在對貧困、不公與失業的恐懼之中。對物質財富的不懈追求依舊是我們的首要目標,儘管我們西方人實際上已比上世紀30年代富裕六倍。於是,我們不得不說,經濟學巨匠凱恩斯出了錯:財富的大規模累積,完全未能滿足或馴服我們對物質社會的渴求。
名為「伊斯特林悖論」的理論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凱恩斯的這個錯誤。根據經濟學家理乍得·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的研究,財富與幸福並無關聯。漲薪當然總是好事,但一旦我們達到了目標,就會永遠不夠:我們陷入了一個基本不能察覺的循環而不能自拔。與之類似的是,當我們每個人受到當前慾望驅使而設定目標時,我們不會考慮到自己的慾望會隨着時間與新環境而變遷。這解釋了,為何經濟增長而非純粹的財富,是我們社會正常運行的關鍵:它為我們每個人創造了一種希望,也就是我們能夠超越眼前,儘管這樣的夢想總是那麼虛無縹緲。
於是最根本的問題擺在了眼前:經濟增長會重現嗎?如若不能,又將如何?在這方面,專家的意見南轅北轍。以經濟學家羅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為首的悲觀派認為,今時今日的經濟增長潛力遠不及上個世紀。新工業革命縱然給我們送上了智能手機,但在他看來,這與20世紀的那些偉大進步——電力、汽車、飛機、電影、電視、抗生素等等——比起來,不可同日而語。另一方面,埃里克·布林約爾松(Erik Brynjolfsson)與安德魯·麥卡菲(Andrew McAfee)這樣的樂觀派,在他們的著作《第二次機器時代》(The Second Machine Age)中告訴讀者,摩爾定律將令「幾乎所有東西的數碼化」成為可能。谷歌(Google)已經在測試無人駕駛的車輛,而機械人照顧老人的事情在日本成為了現實:又一輪的爆發性增長似乎近在眼前。
為了搞清哪一方有理,大家必須首先認識到,這兩大陣營關注點並不一致:在悲觀派看來,重要的是消費者;而在樂觀派看來,則是機器。的確,計算機在某些領域代替了人類,但隨之而來的核心問題是:被機器代替的勞動力該怎麼辦?這並不是相不相信技術的兩方在發生衝突。新技術註定會創造出奇觀。關鍵的地方在於,它們到底是會替代勞動力,還是會助力我們提高效率?
我們可以把目前的狀況與20世紀進行一番比較。1900年的時候,務農者佔到美國勞動人口的38%。此後,他們紛紛遷移到城市,在新的產業里成為生產力極高的勞動者。經濟增長迅速翻倍。而美國中產階級的購買力過去30年幾乎沒有增長的事實,則反映了另一項重大變遷:勞動力在離工廠而去——但他們在新工作(如果能找到的話)中的生產力並未得到提升。這意味着經濟增長正在停止。所以,符合邏輯的結論是,討論的雙方都是對的:我們正在經歷一場沒有經濟增長的產業革命。強大的軟件正在做人類的工作,但被取代的人類卻無法找到有價值的工作。
那麼,我們該怎樣面對一個失去了經濟增長的世界呢——如果說它將註定到來的話?倘若不能滿足人們不斷提高生活水平的願望,我們又該怎樣激勵他們?有人想起了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激進做法,為杜絕曠工現象並提高工作的積極性,把員工的薪酬加倍。在經濟持續增長時,你可以用更高的工資來回報勤奮的員工。如今的公司也的確會根據績效為員工提供獎勵,但胡蘿蔔和大棒是同時祭出的:要是沒達到目標,員工就會被解僱。
不是努力工作就能漲工資,而是不努力工作就會被辭退:這種壓力管理的策略,是我們當代社會令人痛苦的主要原因。經濟學家戴維·布蘭奇福勞(David Blanchflower)和安德魯·奧斯瓦爾德(Andrew Oswald)已經告訴我們,職場的精神壓力愈來愈嚴重。遺憾的是,不快樂的員工的工作效率也更低;另一方面,心滿意足的員工則更具團隊精神和創造力。歸根結底:如果想讓員工重新變得高效起來,我們必須拿出新的激勵辦法。由於無法再向員工承諾未來會提供更高的薪酬,企業現在需要做出調整和補償,讓工作更加鼓舞人心。
丹麥的經濟模式已經在歐洲得到了大量討論。它顯示出,通過恐懼之外的東西來激勵員工的確是有可能的。在「歐洲就業質量」的排名中,丹麥高居榜首。這完全是因為,丹麥的勞動者享有非常大的自由度。這個國家完善的福利體系能夠保護失業的勞動者,提供再就業培訓,從而促進了職場的流動性,減輕了對失業的恐懼。難怪丹麥在2013年被評為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
認為西方社會的弊病都源於個人購買力的停滯不前,這是很可笑的。但如果忽視這個問題,繼續假裝增長肯定會像二戰後那樣自動重新到來,我們就會看不到疲軟的經濟增長導致整個社會悶悶不樂的真正原因。我們現在應該希望的是,人們對生活和工作的快樂與滿足,可以取代對掙更多錢的徒勞追求。
翻譯:黃錚、王湛


5 則留言:

  1. 一個不完整的答案是,有不少人真的滿足了,體態變胖,行動緩慢,思考停頓,讓大腦沈浸在一堆吃進去的調味料裏… 較接近那一方的世界 XD

    FU

    回覆刪除
  2. 保姆國家(Nanny State)的影響好像沒有被檢視

    回覆刪除
  3. 妖棋士:

    啊, 這樣講起來不就跟動物一樣...

    回覆刪除
    回覆
    1. Human beings are a kind of animals.

      刪除
    2. 妖棋士:

      所以有時候為了能夠理解局勢 , 常常看動物星球頻道 , 去了解一些動物的社會行為!
      "狐蒙大宅門" 不錯!

      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