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4日 星期一

《華爾街日報》1989年預測的未來



《華爾街日報》1989年預測的未來

1989年,《華爾街日報》在創刊100周年時對2014年做了預測。與真實的2014年相比,那個世界在某些方面要領先數十年,而在另一些方面則要落後。你更喜歡哪個版本的2014年?

如果選擇後一版本,你將看到的情景是:汽車以100英里(約合160公里)的時速安全行使,孟加拉國是經濟強國,類似Siri和穀歌眼鏡(Google Glass)的新奇產品大行其道——即便沒有蘋果(Apple)和穀歌來發明這些產品。

看一看《華爾街日報》在1989623發行的創刊100周年紀念版上描述的這個令人焦慮而又理想化的世界吧。在進入這個怪異的世界後,你會想向朋友發送Facebook圖片或推文,這樣他們就可以分享你的驚奇感受。但這是不可能的。

100周年紀念版預測的世界裏並沒有社交媒體。不過,那個世界的科技非常先進,但卻讓人覺得孤獨得難以忍受。和我們知道的真實2014年相比,那個世界在某些方面要領先數十年,而在另一些方面則要落後數十年。

下面來看一些具體的預測:

——運載乘客的航太飛機以25倍於聲速的速度飛行,你可以在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內從加利福尼亞飛到紐約。由於恐怖主義從沒有影響到機場運營的方式,因此不會有安檢搜身和脫鞋安檢。登機就像在布希政府第一任時那樣迅速便捷。

——你的飲食習慣基本上要受到Olestra的影響,Olestra是一種不好消化的合成脂肪,餅乾、油炸食品等使用了Olestra後就變成了低卡路里的食品。或許90年代時你聽過有關Olestra對新陳代謝不利的臆測,這讓Olestra一度成為喜劇演員口中的笑料。(不過Olestra後來一直被認為是安全的,只是受上述觀點的影響缺乏公眾吸引力。)在《華爾街日報》1989年預測的未來年代裏,這段歷史從來就沒有出現過。

——總體而言,當年最風光的一些企業如今出人意料地顯得那麼落伍。GTEProdigy Services真在縱橫互聯網嗎?Wasserstein Perella又如何能夠成為華爾街響當當的品牌、令高盛(Goldman Sachs)甘拜下風?1989年預測中的那些耀眼明星如今仿佛進了一個安全的企業動物園,在這裏企業可以繼續做自己的事情,不會被更強的、更如狼似虎的競爭對手所打倒。

——被稱為金磚四國(BRIC)的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在這個真實的世界崛起,而在當年的預測中它們顯得並不那麼重要。中國和前蘇聯從未擺脫其僵化的官僚主義。而泰國和馬來西亞則實現了巨大的經濟成功,贏得了喝彩。孟加拉國和津巴布韋也贏得了很高的贊譽。

從道指到比特幣:金融創新125
《華爾街日報》百年紀念版於19896月份發行,僅僅五個月後柏林墻就倒塌了,使得報紙作出預測的時間非常尷尬。很快發生的其他一些事件最終導致了蘇聯式共產主義的終結。這一切發生的速度要比編輯們的預測快得多。紀念版刊登的全球展望部分盤點了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U.S.S.R.)的狀況,原文如下:雖然戈爾巴喬夫(Mikhail Gorbachev)是一位改革派領導人,但沒有人認為蘇聯會在短時間內發生任何變化,這一體系過於臃腫,內部對於變革的阻力非常大。

呃,好吧,看來沒預測對。

前景模糊

位於舊金山的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邁克爾(Michael Chui)自己也是一名積極的預測人士,他表示,在預測未來時出現這樣的偶然失誤是不可避免的。他解釋說,影響預測結果的不確定因素幾乎數不勝數。如果試著考慮到每一個可能出現的變量,那麼預測就會變得雜亂無章,對任何人都沒有多大用處。預測者所能做的只是希望在不受意外因素幹擾的情況下做出很多準確的判斷。

1989年所作預測中最準確的部分涉及社會趨勢。一篇標題為《成本飆升將給醫學進步蒙上陰影》的文章預測了醫療保健行業的未來。三位環境方面的作者準確地預測出,人們對酸雨和水質的擔憂將漸漸淡出視線,更令人擔憂的問題是,世界工業活動產生的廢氣正在緩慢無情地將地球變成一個火爐。教育方面的作者還提醒人們:如果美國人不讀書,美國就將沒有競爭力。

《華爾街日報》對於保持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預測也很準確。當時人們開始對這個話題感興趣。記者們預測,大型公司將加大力度為基層員工提供育兒、照顧老人等方面的幫助。但作者暗示,在爭奪高管職位方面,男性將繼續獲得大部分高級職位,女性在一個似乎不利於她們的體系內會產生挫敗感。

《華爾街日報》的專家們還意外地猜準了科技的未來發展方向(出現一些盲點是可以允許的)。微軟(Microsoft Co., MSFT)創始人蓋茨(Bill Gates)認為,人類會隨身攜帶小型的手寫機器,這種機器擁有無線連線功能,裝滿了人們隨手記下並可互相分享的資訊。蓋茨並沒有完全猜到智慧手機,但是他猜對了方向。

英特爾公司(Intel Co., INTC)創始人諾伊斯(Robert Noyce)預測,再過十年,電腦內存將取代文件櫃。如果諾伊斯當時因此注冊成立公司,並將這個想法命名為“Dropbox”,他可能會發另一筆大財。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IBM)的高管戈梅裏(Ralph Gomery)談到了可以使人有機會看到所有電影的高帶寬光纖連接,從而揭示了Netflix的發展潛力。

當時供職於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的艾倫(Alan Kay)概括出了穀歌眼鏡的基本要素。他談到了看起來就像是一副眼鏡的頭戴式顯示器。電腦研究者戈登貝爾(Gordon Bell)提出了他個人版的數字語音助手概念,類似蘋果的Siri服務。他說:個人電腦將看起來像是一個小型錄音機,區別在於它能聽懂你說的話,你將能夠對它說話,並讓它做許多事情。

新範例

這些科技預測者的看法有哪些不足?他們過多偏重於硬體的發展,將硬體的發展視為變革的推動力,延續了上世紀80年代建立起來的模式。他們對聯網、連通性和軟件越來越重要的地位沒有給予同樣多的關注。所以,當《華爾街日報》在1989年擬定值得關注的公司名單時,Sun電子計算機公司(Sun Microsystems Inc.)、英特爾、Thinking Machines等電腦硬體的行業翹楚在科技類公司名單中占據了主導地位,沒有給微軟、思科(Cisco)或甲骨文(Oracle)留下任何位置。

實際上,被關注公司名單最終成為了整個預測中最有問題的部份。在被《華爾街日報》稱道的65家公司中,超過一半都不再以原本面貌存在於世。一些公司,例如早期互聯網服務提供商Prodigy Systems,則徹底消失了。另外一些公司,例如Banc OneMcCaw CellularNorthropTokos Medical,都在多次收購中被吞噬、改頭換面,以至於很難找到這些公司舊貌的清晰痕跡。

被關注高管名單則略好一些。入選者中最沒讓預測者失望的是奧普拉溫弗裏(Oprah Winfrey),她當時作為全國性的聯合脫口秀節目的主持人之一才出道三年。今天,她經營著一個媒體帝國,而且據《福布斯》(Forbes)估計其個人財富已達29億美元。她是美國最富有的白手起家的女人。

另一個被早早發現的明星是勞倫斯芬克(Laurence Fink),他在1989年時還只是剛剛開始建立自己的投資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 Inc.)。如今,芬克的帝國管理著4.3萬億美元資產,是全球最大的資金管理公司。

預測像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簡稱IBM)和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s)之類巨頭企業的未來CEO的努力也未取得成功。IBM和通用汽車均在上世紀90年代初出現危機,導致董事們匆匆對管理層進行重組並引進意料之外的新管理人員。這番經歷最終對IBM來說是件好事,但是對通用汽車來說就有利有弊了。這類管理層大改組成為了《華爾街日報》當年所看好的那些未來CEO們職業生涯中一道難以逾越的路障。

本報的確曾看好約瑟夫納基奧(Joseph Nacchio),他在1989年時是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 Inc.)的一名幹勁十足的年輕管理人員,後來他在90年代末當上了Qwest Communications International Inc.CEO。但是Qwest2001年科技股泡沫破滅時崩潰,而且納基奧在2002年被趕下臺。隨後他因為在Qwest時進行內幕交易而獲罪,並且在聯邦監獄坐了四年牢,在20139月被釋放。

說到交易(當然是合法的),預言者們猜中了一些大趨勢,但一些小細節則有偏差。證券市場當時被認為是時候做出重大改變了,尤其是如果安靜無聲的自動交易所能代替老式的現場交易大廳,從而不需要交易員和做市商們擠在一起大聲喊價的話。

《華爾街日報》記者當時認為,路透社(Reuters)和德勵(Telerate)這兩個大型金融數據公司將引領市場的轉型。這種猜想押對了一半的寶——前者現在已經成為湯森路透公司(Thomson Reuters Corp.),是21世紀交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德勵的發展就沒那麼好了。經歷了所有權的數次易主後(出版《華爾街日報》的道瓊斯公司(Dow Jones)也曾經染指德勵),2005年,德勵的大部分剩餘資產被湯森路透買走。

《華爾街日報》沒有預料到的是彭博(Bloomberg LP)這匹黑馬的崛起。論及重塑市場,過去25年來要數彭博的影響最大。不過,《華爾街日報》記者們卻清楚道出了1989年以來發展迅猛的所有電子交易所的基本原理,那就是,一台計算機將從其他計算機組成的電子池中選擇交易。

總而言之,記者們之前的預言有很多未能成真。不過,就算是不著調的預言也具有某種意義——雖然多數只是供人一笑。回溯至1966年、1967年,當時《華爾街日報》預測說,未來某個時間,人們將登陸火星,城市將在可調控氣候的巨大穹頂下繁榮興旺。現在看來,這不過是荒誕的幻想而已。或者,未來有一天真的會成為現實?

GEORGE ANDER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