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8日 星期四

台灣勞權的真正危機在「AI」?




台灣勞權的真正危機在「AI

徐子軒 20180106 00:00:00

一年多來,當台灣正為過時的勞基法傷神,麥肯錫(McKinsey)接連發佈了兩份關於AI與機器人如何影響未來的報告。麥肯錫指出,今日約有半數工作可交由機器人完成,人類會面臨普遍失業,接著又認為,新科技會帶來新工作,但人類也必須學會新技能配合。

兩件事看來似無關聯,其實都指向勞權的危機,而後者則代表政府與勞方付之闕如的視野。

台灣在AI發展上具有相當的實力,被IBA全球就業機構認為是第四波工業革命的潛力贏家之一。以市場來看,去年台灣是世界第六大,約增加7600台工業機器人;以使用密度來看,台灣是世界第九,平均每萬名製造業員工配有約150台機器人。因此,波士頓諮詢(BCG)曾有報告指出,照這個趨勢下去,到2025年工業機器人將可為台灣企業節省約22%的人力成本,但這會造成多少失業呢?

目前尚未見到台灣政府有任何關於自動化影響的完整報告,只能參考各國研究。根據麥肯錫最新估計,到2030年自動化可縮減15%的人類工時,那意味著4億個工作機會將被淘汰。美國也有研究發現,在1000個勞工中增加一個機器人,平均會降低就業率0.25%、降低薪資0.35%,實際情況則按照各國產業各異。

也有樂觀論者歸納過去工業革命經驗,認為這一波AI機器人革命不會如想像中對人類就業有毀滅性衝擊。主要觀點包括目前技術尚未成熟到取代人力、新科技會創造新工作、AI與人類應該是共生關係等。這些大致符合現勢,卻都是見樹不見林的遁詞。

須知,機器革命是漸進的過程,要大量應用於商業化仍待時日,但不代表全面取代人力的可能性不會來臨。這類辯論其實無益,因為機器人不須完全取代人力,只要取代大量人力,就會達到某個失業臨界點,使社會陷入不穩定。

此外,AI當然會帶來新工作,如美國勞動部報告預測,65%孩子將在未來從事今日還未出現的工作,但新工作能否平衡失去的舊工作則大有疑問。更進一步來說,即將面臨失業、或已被裁員的勞工是否行有餘力,學習新技能適應新工作,也在未定之天。

這就得談到政府的角色,理應未雨綢繆,準備新型工作的培訓與相對應的基礎建設投資。但審視OECD國家近二十年來的表現,絕大多數對勞工訓練與就業市場的支出,都呈現衰退態勢。換言之,幾乎沒有國家能有效因應自動化的問題,只能被動等待資本家設計好的AI未來。

與其擔心未來10年資方利用法律使勞工過勞致死,更該煩惱未來10年資方利用「無法」使勞工失業餓死。例如歐盟正在討論AI法律、部分歐洲議會議員嘗試推動基本收入以挽救失業潮。台灣也應趁勞權意識高漲、民氣可用之時,開始將全部資源投入研究立法,推動像是人與人工智慧協作勞動基準法的前瞻性法律。

這個過程艱辛冗長,但若無法在全自動化成熟前完成,而是坐看資方漸進式的汰換人力後再行動,屆時無論是發動民粹抗爭、或逼迫政府立法限制,都會變成同歸於盡的三輸局面

※作者為LUCIO策略總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