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7年9月9日 星期六

何不廢考國文




解放學習 何不廢考國文

謝世民 20170906 00:00:00

近日文白爭議又起,各方在國文課綱必須存在的前提下,再度力陳文言白話課文的合宜比例,但彼此都發現自己無法透過說理、論證去化解差異,或縮短衝突立場的距離。在目前的論辯格局下,各方的理據大致都已經見諸輿論,由於歧見仍大,我們可以預期,這場爭議將不會有令人心服口服的最後決定。

為何歧見無法化解呢?究其原因,明定文白比例的國文課綱必須存在,這項前提恐怕是個關鍵。然而,這種課綱真的必須存在嗎?明定比例的國文課綱之所以必須存在,無非因為國文是大學入學的必考科目。試問:如果國文不考了,我們還需要這種課綱嗎?論者或謂,國文課並非為考試而存在,其價值在於完善下一代的教育,與確保文化傳統的延續,因此,我們當然還是要在文白比例上做一明智決定,並據之以設計考題。對這些論者而言,廢國文考科就等於廢掉了國文課,廢掉國文課,就等於放棄了教育和傳統,茲事體大,豈可輕言廢考?

這是過度反應。須知,一旦大考廢國文科,國文課不僅不會消失,而且有潛力成為一門兼具趣味和深度的科目,因為國文老師和學生將從考試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在沒有考試壓力下,校方可以容許老師自主設計課程、自行決定文白比例,透過教材和教法的選擇,去強化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文學和文化素養、反思和批判能力;另一方面則開放學生依照自己的興趣、衡量自己的能力,選修合適的國文課,奠定日後終生學習、自我成長的語文基礎和人文底蘊。簡言之,若我們容許師生更大的學術自由,鼓勵老師研發課程,改善教法,吸引學生自由選修,則教育自然完成,文化傳統自然延續。

這樣的新制度還有許多政治道德層次上優點,以下僅扼要說明其中幾項:

第一、文白爭議不再困擾社會。文白優劣問題,不僅涉及了教育實務經驗方面的證據,也涉及了語言哲學中諸多複雜的假設,深思熟慮者之間對這個問題必然存在合理爭議,但是,在新制度下,它已經不是一個需要集體決定的問題了,因為教材和教法的選擇責任,落在每一個國文老師肩上。各方對於文白作品之不同評價,老師需要參考,但最終仍須自己去判斷:如何取材、如何教授才能兼顧受教者的需求和文化傳統的延續價值。

第二、新制度雖然增加了老師的負擔,但其師道尊嚴卻受到了肯認,因為自尊自重的國文老師不會願意把選擇教材和教法的責任轉移給他人。而這樣的老師也才會要求學生認真對待自己所選擇的教材,並要求學生負責地去思考、討論教材所涉及的宇宙人生社會政治問題,共同締造雙贏的教學現場。

第三、就人文環境而言,新制度不允許政治上的「贏者全拿」,也不允許菁英享有說理之外更大的文化權力。自由交談、盡力去闡明自己重視的文本之價值,是影響國文老師唯一正當的管道。換言之,這個新制度蘊含了對人的尊重:它預設人在自由的環境下,有能力對於各種價值進行理性判斷和抉擇,預設人人自由是文化發展和深化重要的條件,因此,也堅信人文環境必須由所有生活其中的自由人來形塑。

第四、新制度將大大限制政治介入教育的可能性。因為一旦廢考了,政治工作者就只能在社會領域裡,透過言論去鼓吹特定的意識形態、傳播他們的文化價值觀,而再也無法透過奪取課綱主導權來洗腦中學生。對照而言,在目前的體制下,各方都想要掌握制定課綱的主導權,也懷疑對方有強烈動機要政治化國文課綱,因此,失去主導權的一方自然會以「去中國化」或「去台灣化」來批評對方的課綱修正方案。新制度減缩了各方散播陰謀論的空間,也有利降低朝野之間的猜忌。

國文老師在新制度下,或許會有新的焦慮和需求,例如擔心課程無法吸引學生、對於許多可能的教材認識不足等等。針對這類問題,教育部宜挹注額外資源,善用國文學科中心之建制,同時鼓勵大學相關科系積極參與國文教師之培訓,假以時日,國文課的內容將趨向豐富而多元,而終將成為高中生精神糧食的來源。

※作者為紀念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董事、中正大學哲學系教授


1 則留言:

  1. 我想,更好的方式是加重英文的教育份量,縮小中文教育份量.
    英文不單是與世界接軌的問題,應該也能對於未來的台羅字推廣有正面的幫助.

    中文應該只教白話文,因為文言文只有成語類在日常中比較會用到.
    如果語言方面不能用英文國際化,只學中文就會導致思想繼續被中華文化綁架. 有英文能力,就能拿"中華文化"和"英美文化"去相比, 在比較到政治面的時候就會知道中華文化在這方面有多麼不堪入目.
    像中文維基層出不窮的錯誤或政治誤導,也可以經由英文版的對照矯正.
    長期方向甚至養成學生完整的查詢,思考和真正的辯證能力. 不過真的到這一步,人肉搜索的效果也會讓人驚訝不已吧.

    回覆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