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6日 星期一

中美共治東亞 台灣要小心了



中美共治東亞 台灣要小心了
新頭殼newtalk /邱智淵
發布 2017.06.25 | 00:53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的首次「中美外交與安全對話」日前於美國華盛頓召開,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與國防部長馬提斯(Jim Mattis)21日與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和解放軍總參謀長房峰輝,展開這場雙邊會談。會談結束後,提勒森與馬提斯召開聯席記者會,指出此次的對南內容主要側重在朝鮮、南海和人權議題上。
儘管外界認為會談議題與內容幾乎都是老調重彈、各說各話少有交集,《紐約時報》甚至認為「中美蜜月期恐將結束」,但是無可否認的透過雙邊會談的制度化,對於國際安全的建立是有其必要性的,尤其美中兩國家實力加總占世界各國總和的大多數,兩國所消耗的資源也是世界上舉足輕重的,美中兩國的決定與作為都足以撼動世界政經領域。
雖然,雙方在這次會議中達成的具體共識不多,但是卻有些趨勢與現象是我們必須留意的
和大於鬥的雙邊關係
就雙邊關係而言,雙方約定七月於德國舉行的G20高峰會中舉行第二次川習會,在兩國元首於三個月內第二次促談,雙邊關係不可不稱密切,也說明兩國關係仍是和多於鬥的場面。中國更已於本月20日正式開放美國牛肉進口,這樣的友善表態對於川普重振國內經濟的主張有很大的助益。所以,即使美國對於北韓問題懸而未決有所意見,亦不忍重話苛責,再說北韓議題並非中國單一力量可成,也實難在一次會議中就有具體成果。
北朝鮮議題
至於美國強調的東亞區域最大的威脅就是朝鮮。美中雙方都呼籲讓朝鮮半島徹底、無保留地朝非核化,並接受國際檢驗的方向發展。中國確實在上次川習會後對於北朝鮮採取了壓制手段,所以即使北朝鮮仍然持續進行武力展示,不過不再像年初動輒造成東北亞地區局勢緊張。然而,北朝鮮與東北亞和平問題還在美中雙方認知的差距上。
中國的態度主要的是地緣政治的不安感,由於朝鮮半島是近代以來,中國與海上強權之間衝突的來源,大陸亟欲保留戰略上的緩衝空間,尤其在美國於南韓佈署薩德系統,並增兵東北亞之後,中國更是不會真的壓制北韓。所以這是牽涉到美中太平洋爭霸的根本結構,除非雙方實力分出高下,不然北韓問題的徹底解決也將遙遙無期。
南海與人權議題
雙方也針對南海議題坦率交換意見。美方還強調會為人道等美國價值與普世價值挺身而出,並表明不會迴避對中國人權紀錄等問題提出關切。但是以現時川普的處境與其施政順序來看,目前這只是各自表態的對話。
小心兩岸議題
反而是台灣安全極其微妙,蔡政府應該要小心為上。正值WHA及台巴斷交後,此次兩岸議題除了中方行禮如儀的表述外,並沒有成為美中兩國談論的焦點,美國也並未藉此機會表達希望台灣能參與國際活動的意見。這是台灣政府根本沒有想到呢?還是雙方約定好根本不提兩岸關係?
尤其美國國務院代理亞太助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20日說的,美國反對台海兩岸任何一方改變現狀的立場。這段話剛好在台灣許多獨派人士因台巴斷交正疾呼正名國家正常化之際,這不是正對獨派的一種勸戒與警告嗎?政府真的要好好痛定思痛思考美中台三邊關係的發展,不要真的被當籌碼了。
這次的中美外交與安全對話提供了雙方思考未來40年如何相處。為了深化彼此的關係,雙方需要擴大合作,但也必須直接而坦白地面對彼此之間的歧異,並且化解這些問題。但是我們可以這麼說中國藉由這次的雙軌對話確立了與美國大型國家特殊的雙邊關係中的強國地位,也因此出現了美中共治東亞的局面,這是利害關係國的我們要立即與密切注意的課題。


4 則留言:

  1. 看來椰子大的AIT升格大使館,日子很難選……
    記得二戰時另一位支持軸心國的印度獨立人士錢德拉就是在台灣發生空難去世的,蔡總統的想想論壇也報導過。
    誰來記念印度獨立人士錢德拉?
    台灣人一直忘記自己在二戰時是「軸心國」這一方的人民,妄想靠著「中華民國」成為戰勝國子民。
    面對美國,台派是否仍存「幻想」?
    日本印度,正在接近,台灣呢?新南向,雖然有印度,但是比起東南亞,仍是陌生。在語言上,印度英語還可以通。
    對於印度,二戰時的英國控制下總督政府與印度獨立臨時政府,各自支持不同方,現在,她又是怎麼自我定位?如果是肯定印度獨立臨時政府,日台印聯盟蠻值得期待。

    回覆刪除
    回覆
    1. 印度從民間到官方,對中華是有股揮不去的傳統憎惡,中華看印度也向來是鄙視到最極端。這都深深沈澱於印中兩國的文化了。

      然而,印度對日本是極其友善,百般呵護,對台灣也與對中華完全不同。

      說真的,若說故意要和北京唱對台戲,第一個在台灣設立大使館的很可能就是印度。現在就看台北小英是否敢拋出這樣邀請。俺說,和印度的親近,100%取之於台灣領導人的主動與善意。

      刪除
  2. 這段期間是斬首戰的前奏而已,美方準備斬首換人,中方圖謀量產遠洋海軍作區域阻絕拿下台灣並打算經過打造中亞的安全範圍絲路作為經濟補償手段,遠交近謀取,經濟是果,分化是戰略的目的.俄方製造衝突消耗敵人以鞏固傳統勢力與安全範圍,並躲在背後加料與等待別人的衝突結束後補刀,舞臺劇上演時的主角從來不用是北極熊,只要獲獎名單上有牠就可以接受,比起一頭熱的胖熊貓鄰居,總有某種說不出的睿智感映照在遠方皚皚白雪之上.朝鮮絕命下發展不可敵擋的核武戰略,在傳統武器不夠先進三邊經陸路都可被進攻的狀況下,形成有效戰力前被多方搶食當緩衝區是必然的結果,但這種躁進也源於中國對海權的擴張最終將導致建構海洋自由經濟圈的西方民主同盟的反對因而起身捍衛海權時引發的大戰所對朝鮮金氏政權帶來毀滅的憂慮,亦源自於大韓主流政治哲學中對民族統一的渴望,然而畢竟思想封閉加上人員武裝都數量龐大,結果血腥是種無奈的狀況形容,一如ISIS的混局,長年的戰亂也是緩衝,帝國不會在意平民本身,而是民兵混平民帶來的絕佳效果,二戰後遺留的朝鮮和台灣問題,像是長篇小說中的伏筆一般,時間到了又默默鋪陳點然了歷史的導火線,這次,福爾摩沙居民又一次在命運之輪的轉動下,還有沒有建國的前景可以盼望呢?

    回覆刪除
  3. 対中抑止…日米、初の地対艦弾訓練 来夏で調整、陸自ノウハウを南シナ海に援用
    https://goo.gl/ZeKLS4

    相關中文報導https://goo.gl/jyTh3W

    不太可能中美共管東亞。

    回覆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