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in 開口)
到底是通貨(錢,鈔票)決定價值,或價值決定通貨?這永遠是個謎,無解!為啥?因為邏輯上是recursive,繞的問題。
現實上,通貨既是價值的決定單位,通貨本身又是被需求的貨品。更讓人不安的是,通貨所代表的價值是以啥為依據?憑啥?誰說的算?這就是麻煩的開始啦!
要讓你更嘔的事,除了通貨之外,還有那些類通貨,或稱類錢幣(Quasi Money, Near Money)等著把事情搞得更複雜。類通貨有啥?多囉,從最簡單的百貨公司金元禮卷,股票,基金與債卷,到公司行號的點卷或儲值卡,這些都被概括在內。一句話,凡可以被承認當做價值交換的中介者,或價值單位,或價值儲存者,都可以被當做類通貨。
除了政府印製的鈔票不能隨便印製之外,其他任何形式的類通貨,只要有人相信,誰都可以發行的,甚至非常流行。例如,在賭場內,籌碼是100%的通貨,誰都可以接受。一旦走出賭場,籌碼變成朔膠圓片而已,毫無價值。
好知道這些貨幣的通性,再看底下報導,會更有味道一些!
貨幣貶值提振經濟在全球化的今天還是真理嗎?
幾十年來,經濟學界一直認為,一個國家的貨幣突然貶值對這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是有利的,因為這個國家的出口會因此在全球市場上變得更有競爭力,也更有利可圖,這反過來會促進這個國家的國內生產和就業。但這種理論似乎越來越站不住腳。
CHRISTOPHER WHITTALL / MIKE BIRD
2017年 06月 12日
11:05
幾十年來,經濟學教科書上一直這麼寫著:一個國家的貨幣突然貶值對這個國家的經濟增長是有利的,因為這個國家的出口會因此在全球市場上變得更有競爭力,也更有利可圖,這反過來會促進這個國家的國內生產和就業。
但如果這個理論不再正確了呢?
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越來越懷疑這種理論站不住腳了,特別是在那些製造業產能不斷萎縮而且供應鏈越來越多地與其他國家交織在一起的西方發達經濟體內。一種新的觀點認為,本幣貶值帶來的絕大部分優勢都會被零部件進口成本的上升所抵消。
英國正在成為檢驗全球化是否減弱貨幣貶值效益的一個案例。盡管金融危機、去年6月23日的脫歐公投以及新一輪的政治不確定性讓英鎊遭受重創,但英國出口並沒有像教科書裡寫的那樣做出反應。
去年6月份英鎊下跌後,英國米德爾斯堡化工製造商Chemoxy
International Ltd.生產的化學品在出口市場上的價值因為匯兌原因增加了約20%,但由於進口原材料的成本也跟著上升,這個好處幾乎完全被抵消了。
Chemoxy首席執行長Ian Stark稱,該公司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很高。該公司產品逾60%出口,化工原料約85%進口。Stark稱,英鎊走弱並非革命性影響。
從汽車製造商、食品加工企業到木材廠,英國各類公司正在經歷同樣的問題。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所長Adam Posen稱,匯率變動對出口的影響已隨時間流逝而減弱,2008年金融危機後英鎊大跌並未造成大家本來預期的出口增長。Posen在2009年-2012年擔任英國央行決定利率的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
貨幣幣值與經濟增長之間是否有關聯?如果有,究竟是怎麼的關聯?對這些問題的看法也左右了國際政治。例如,美國製造商長期抱怨美元強勁的影響,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也指責日本和中國人為保持低匯率,箝制了美國出口。
1992年,英國退出歐洲匯率機制後,英鎊在9月至年底這段時間下跌了11%左右。歐洲匯率機制是歐元的前身,它要求英鎊保持在較強水平,超出了英國政府能力範圍。之後英國出口大振,一改貿易逆差局面,連續五年實現順差,經濟開始復蘇。
2007-2010年,英鎊兌主要貿易伙伴貨幣下跌近25%,且一直不見回升,政府由此樂觀地認為出口將增加。2012年,時任財政大臣奧斯本(George Osborne)計劃在2020年前將出口額從當年的4,990億英鎊提高到1萬億英鎊。但截至2016年底,英國出口額僅增至5,470億英鎊。
當英鎊在英國退歐公投後再次遇挫時,英國出口額也未能獲得大幅提振。汽車製造商阿斯頓﹒馬丁(Aston Martin)的表現很能說明問題,該公司80%的車輛銷往國外。英國脫歐公投前,1英鎊兌1.50美元,紐約市場的跑車售價為15萬美元,換成英鎊為10萬英鎊。而現在1英鎊兌1.27美元,同等銷售額能多兌1.8萬英鎊。但由於該跑車一半以上的零部件都必須從國外購買,匯兌利得受到拖累。
阿斯頓﹒馬丁首席執行長Andy Palmer稱,在過去10年,許多汽車部件供應商遷至海外,其後果是這種效益不復存在。
南安普頓一個碼頭上的一艘集裝箱船正在卸貨。 圖片來源:GLYN KIRK/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近幾個月,英鎊從脫歐公投後的低位反彈,目前英鎊兌美元跌15%,兌歐元跌13%。鑒於英國即將與其最大的貿易伙伴歐盟“分手”,分析師對英鎊仍持悲觀看法。上周五英鎊兌美元大跌1.7%,因首相特蕾莎﹒梅(Theresa May)率領的執政黨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未能在提前舉行的大選中贏得足夠席位獨立組閣。
全球經濟學家圍繞匯率對發達國家貿易的影響爭論不已。近期來自世界銀行(World Bank)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簡稱OECD)的兩份報告稱,匯率波動對幾個發達經濟體貿易活動的影響正在減弱。
OECD的報告稱,2008年英鎊的暴跌以及2012年日圓兌美元的下跌給貿易帶來的影響很有限。研究稱,証據表明企業正越來越融入到全球供應鏈中。在1995至2011年間,OECD國家出口商品中的進口佔比從14.9%升至24.3%。
5月份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發布了用於預測實際有效匯率的新數學模型,實際有效匯率是衡量貨幣幣值強弱的一個指標。該行稱,標準的匯率模型沒有考量深入發展的全球供應鏈,因而變得越來越過時。
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簡稱IMF)一個研究團隊在內的其他經濟學家則不接受上述觀點。他們得出了不同的結論,認為幾乎沒有証據表明匯率對貿易的影響隨時間流逝而減弱。
IMF團隊在分析中指出,匯率大幅貶值(發達經濟體貨幣貶值至少13%,或新興經濟體貨幣貶值20%)能夠在五年時間裡帶動出口量增長10%。
但IMF也做出了補充說明。其論文提出,只有當經濟並未發揮全部潛能時,比如經過一輪低迷之後,貨幣貶值的效果才最為明顯。這份分析還指出,金融危機削弱了企業利用貨幣貶值機會的能力,因為可供利用的信貸不足。
上述分析的作者總結道,但是總而言之,彈性匯率在促進解決貿易失衡方面依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自從英國投票決定脫歐,海外消費者就開始更多地購買英國產品。根據英國國家統計局(U.K.’s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最新公布的數據,在截至4月份的六個月裡,英國的出口數量同比增加了3.1%。但同期進口數量的增幅更大,為4.9%。
英國國家統計局在最新報告中稱,貿易赤字沒有明顯收窄。
區塊鏈救地球
回覆刪除我猶原毋識區塊鏈。
俺對區塊練也不是很理解,但好似牽涉到以完全透明的資訊作為價值的最基本保障。換句話說,所謂每個單位有其絕對不變的對應價值。但到底如何運作?俺還是霧煞煞,需要再看更多,消化更多才能理解。
刪除基本上俺是同意這樣的取向,就好像不管啥物質,都是由原子(中子質子電子)結構而成,依原子序而產生不同的物質,就是週期表上面的那些咚咚。那麼原子雖然不是最基本的組成單位,但已經是組成元素非常客觀的基本單位,可以橫跨包含地球上至少99.99%的物質了。
同樣,通貨也需要有一種價值本位作為衡量的依據,可以誇越文化,歷史,政治,國界,族群,血統 - - - ,完全客觀有如原子一樣的依據。過去有用貝殼 - - ,後來演進到金本位。近百年來進化到以美元,再加上類貨幣,如信用卡,基金,債卷 - - - 花樣越來越多,尤其數位貨幣一發行之後,麻煩更大了。
我最近的理解是這樣,但不一定正確:
刪除區塊鏈技術要點在於改善了數據被竄改的可能性,讓電影中駭客侵入中央電腦竄改資料的方法不再可行。所以區塊鍊保障了電腦數據的正確性跟不可竄改性。
比特幣是利用區塊鏈技術再加以限量發行,來當成其發行價值,這有點回到以前金本位的味道。
但是,數位貨幣目前不只比特幣一種,以稀缺來設定價值,好像有點怪怪的,發行的種類一多,還會稀缺嗎?
大家都發行,誰發行的算數?這樣就變成一種認同的問題,當大家認同它的價值,它就有價值,改天大家不認同時,馬上變得一文不值,因為沒擔保品,所以可能比壁紙還不如。
也由於目前數據建立不需經過公部門監管也尚無法監管,所以變成一些見不得光的黑錢的流通媒介。
美金的價值不是那張有形的紙,而是美國政府無形的信用擔保。
所以我認為區塊鏈所帶來的改變應是擔當"紙"的角色,而不是美國政府的角色。
除非有一天有人能搞一個比政府更有支付信用的組織來。
美鈔上面都有一句 In God We Trust, 這不是沒有道理的。
刪除笑話是說,原本是要印成 In Gold We Trust,但印錯,變成God,將錯就錯,反而成為更精準,因為最高可信用的價值除了God之外,無一是絕對的啦!而這個絕對就是由世界警察山姆大帝作擔保。2008之後,這個世界警察不靈光了,加上貨幣數位化,類通貨一直出現,甚至要多少有多少。
既然只要有人願意相信,就夠了,這變成是100%相信的問題。價值一旦變成相信的問題,又如何產生客觀量化標準?如何讓 "相信" 可以數量?可以移轉,交換,攜帶,儲存?
Bitscoin 等各種不同數位貨幣,都僅為取代目前通貨,在防偽層面密碼下功夫,但絲毫離開制定價值的最基本(原子)單位太遠了。畢竟數位貨幣最困難的地方也不是防偽造,而是價值的決定啦!
中國對比特幣報價影響力極大,北京當局也樂於將之收為己用,從中謀取巨大利潤
刪除http://finance.technews.tw/2017/06/16/bitcoin-peoples-bank-of-china/
我覺得是有吸金公司利用比特幣市價買賣差跟挖礦成本的差價再吸金,再利用類似紙黃金的方法,一成進入市場買賣,九成入口袋,又利用所謂程式交易造市,再抽取交易手續費再抽一手,總之就怕你不來玩,不怕你賺價差,只要不斷有人投入資金就好。
刪除匯率調整,等同於全國出口商品標價調整。我好像是看克魯曼書上那邊學來的。
回覆刪除降價求售如果從公司的角度,等於是該公司促銷大拍賣;匯率就是全部出口的促銷大拍賣。
促銷活動也有可能被視為打壞行情的傾銷貿易戰。
這年頭因為支付票款的多樣化,有預付 有延遲支付 有契約固定 有購買對沖緩和 也有購買加速效應,加上進出口雙方各自因應策略,匯率影響效益對我們這種業餘的來說就不會評估了。
貶值救出口這個有幾個面向互相影響其成效,但很不幸的現在這些面向多半往比較糟的方向移動,所以貶值救出口的效果在多數發達國家幾乎都沒有救.
回覆刪除1.最簡單的,中國向全世界輸出
A.通貨緊縮 B.出口補貼 C.保持RMB的低估狀態.
A.我們的那種平價商店,美國的一元商店(加上Walmart)讓中國貨四處都是. 東西不漲價對消費者似乎很好,但結果就是薪水也全部凍漲,最後就是中產階級的凋萎.
B.不知道被點名幾次了,出口補貼讓中國貨以低於"外國本地生產"的價格毀滅掉出口國的本地產業,如果沒有出口補貼,加上那筆運費來看,往歐美的中國貨不該那麼便宜的.
C.川普之前把中國操縱匯率這話喊破喉嚨,現在聲音啞了,但事實還是沒有改變.
2.史上消費能力最強的一代人正在老化.
就是二戰嬰兒潮世代, 隨著他們的老化,從正職收入變成退休金,實際的所得能力必然在下降狀態. 而後面的幾代人(包括我們)總體的消費能力並沒有打平戰後這批嬰兒潮世代的水準,而且未來人口還會減少. 而這個就顯然是市場萎縮的問題,再怎麼貶值也救不了,更糟的像台灣這種也保持貨幣低估的狀況,過度貶值也毀了國內消費能力,和生育率.當然還有像反年改這種吸後代子孫血肉的不死吸血鬼,但這跟貶值出口比較無關,但長期來看還是會造成影響的.
3.大家都在貶,你呢?
美國的QE大印鈔票印了四波,日本和英國也跌,台灣和中國保持貶值狀態.
競相貶值的結果讓貶值出口的效用幾乎都沒了(除了中國還有出口補貼). 而比較有趣的是中國為了保持自己的貶值優勢,就會去大買美元,英鎊,加幣,日元甚至台幣來限制其他國家在貨幣貶值程度. 就像一條街上的商店,只有一家在跳樓大拍賣,就很容易引起客人興趣; 但如果整條街都寫著跳樓大拍賣,那客人恐怕就只覺的這是噱頭,看看就好,別太在意.
如果那個打折最多的店家還有副業收入,不怕本業賠錢,還會用一些小動作去鬥其他的店家呢? C店是街上最鴨霸的,整天威脅要砸掉T店,威脅要派混混在K和J店門口站崗,還派工讀生把A店印的折價券全部收走,還自己發"憑A店發票來C店消費現金回饋"的折價券. 這種競相貶值的情況恐怕就一點都算不上健康了,你確定不把那個惡性競爭的店家先排除掉的話,那麼其他正常生意的店家自然就會萎縮到吃不飽餓不死的水準了(只靠有限內需市場支撐).
延遲支付一類的匯差通常都是銀行在吸收,以前在外國消費的經驗,主要是靠信用卡,而其匯率取決於你刷卡時間點的交換比,延時支付的升貶值算是銀行自己要吃的風險,就像準備外幣現鈔時可能也要面對類似的風險那樣.(因為現鈔如果不是美日港韓中幣,跑的速度一定比較慢,現鈔就很容易受到匯差損失,或利益.)
有些東西是從這裡的舊文章延伸過來的思考,有些是個人經驗,加上一些想像力,所以離專業還早的很.
俺也嘴癢,參一腳來亂一下。
刪除東方觀念的財富是「儲存」,不是「開創」與「流通」。所以房地產永遠是東方人最夯的投資與保值。因此從開創來建造財富,在東方概念幾乎不存在。因此呢,除了保值儲存保值之外,利潤的唯一來源就是出賣自然資源,與勞力。然而個人勞力有限,因此就往搾取他人勞力作為資本的累積來源了。
這樣的概念,比較數位貨幣 如Bitscoin,嘿嘿,頓時會覺得相當好笑。一棟大樓的價值,比對只有在電腦上才能交易的幾十億元的比特幣,倘若是相等,那你要選擇儲存哪一種當做價值?打死俺要儲存那棟大樓。
然而此後在虛擬環境的科技下,大樓的功能不再繼續被當做商用,或高級住家,或金融中心,或- - - ,都會區的經濟型態轉型成為一切都在數位交易下完成:除了吃下去的咚咚是實物之外,甚至連性需求都可以被虛擬化了。旅遊可以藉著虛擬完成,遠距上班 - - ,那麼大樓的功能下降而讓價值逐漸減低。況且,房地產的大樓是完全不能移動,而高科技下甚至可以產生移動屋,或如交換屋airbnb。總之,若到那時,俺說,大樓未必是價值儲存的好咚咚啦。
要知道,科技讓經濟型態未必僅存於實物流通的交易世界了。因此,具體實物未必是價值永遠最佳的儲存保證,所有的價值都依靠著兩個最基本的準則:A 有誰相信!B有誰需要!這兩項就決定了價值。拿最簡單的「食色性也」當例子,一碗白飯換取性服務的交易,對需求者來說,兩項都各據價值,兩者也都屬於實體交易,既無中介,也無儲存,因此只有B有誰需要。若白飯的份量與服務次數有價值分割的爭議,多少白飯換幾次服務?那這時就會產生儲值,與相信儲值中介的問題了,那就是A 有誰相信!
這個淺顯易懂的例子可以看出,價值未必是房地產,也未必是實體物,任何據具有:A誰相信!B誰需要!的性質,100%就是有價值啦!
也之所以如此,俺鼓勵椰友們,創建你自己的價值單位,根本甭追求財富,財富主動追上你啦!
關於價值,最近日本電影Survival Family有很清楚的闡述。
刪除有可以看全片的網站嗎?
刪除A.誰相信。光是相信兩個字就可以知道未來成功的虛擬貨幣一定是一個強而有力的背後靈支持著,所以目前檯面上的東西應該都只能算是轉換期的過渡性商品。
刪除貨幣貶值提振經濟這一招幾乎是台灣人的大絕招,簡單說就是削價兢爭,有沒有用?如果有用台灣人早就稱霸世界經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