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

「前瞻再商榷」談預算分配不當、效益評估矛盾




Ajin 開口)

俺對小英的團隊,坦白說,從頭開始一直抱著非常高的期待,連對林全,也徹底寄予厚望,完全沒有先入為主的偏差觀念。然而等國發會的主委發表是陳添枝之後,俺開始有些猶疑了,怎麼又是這位照本宣科蛋頭學者的他?

隨後等到最近的前瞻計畫釋出之後,俺徹底崩潰得一塌糊塗,問號不斷泉湧而出:小英團隊的體質怎麼這麼低落,素質之差簡直令人噴飯。

俺於是寫了一篇憤怒咆哮前瞻計畫,蓋因從計畫本身的取向來看,將近一半的預算歸諸於輕軌,就足夠直覺斷定這計畫是徹底概念錯誤:以基礎建設要來帶動台灣將來的經濟發展,這無異是重蹈過去蔣家路線的罷了,絲毫無助於經濟發展之根本--台灣科技的提升

然而,俺的咆嘯,喊破喉嚨,連小狗都不會覺得煩躁,更何況國發會。不過,若由台大教授出面,嘿嘿,不同囉。張溫波教授就直接嗆國發會了。他提出前瞻基建計畫三點商榷,嘿嘿,國發會可不敢怠慢,也立即恭謹 國發會回應54日張溫波教授關於「前瞻基建計畫三點商榷」。光這兩篇,俺看得是滿地打滾。國發會根本就是答非所問,洋洋灑灑,亂答一番。坦白說,若張教授出考題,國發會作答,俺評分,國發會得29分。這29分算是給禮貌分數,至於內容,國發會的回應,一點也沒也回答到最關鍵的幾個倍增參數的問題。

嘿嘿,張教授窮追不捨,繼續第二篇,就是貼在底下這篇。內容與第一篇相差不大,還是單刀直搗整個計畫核心---倍增係數 (Multiplier) ,到底唬爛是怎麼畫出來的?

說到倍數,一般人都會覺得太學究腐酸了。俺用一般菜市場的語言問一個大家聽得懂的問題:林全說前瞻是投資不是消費卷。既然是投資,那就是可以回收成本,並且是生長錢財機器的金雞母。那麼請問,何時可以呈現累積損益打平(Breakeven Point)

國發會可以大方回答,那就同時可以替張教授解惑了。然而,俺打賭一盤鍋貼,國發會絕對提不出答案,因為這計畫根本沒有科學骨幹,否則這種大規模的基建,任誰也不可能一年內搞出這樣大規模的評估,更甭提小英團隊才幾個月就烹煮出來,可見其粗糙亂來,胡搞瞎湊硬拼出來的咚咚。不但沒有哲學深度,最嚴重的是國發會交差了事心態,主事者的內心底層沒有台灣情!






自由廣場》「前瞻再商榷」
2017-05-16 06:00
談預算分配不當、效益評估矛盾
◎ 張溫波
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總經費預算八八二四.九億元,以發行特別公債挹注。債務負擔不是問題核心,能否真正發揮預期效益,應為各界關切焦點。預期效益的充分發揮,貴在預算分配得當。預算分配可從投資項目及地區兩項來觀察,應可看出端倪。
就投資項目而言,軌道建設高占四十八%(四二四一.三億元),但乘數效果卻低至○.一八;而為突破當前產業發展瓶頸,政府傾力推動發展的綠能及數位工業,各僅占二.八%(二四三.一億元)及五.二%(四六○.七億元),這種分配方式顯然極不對稱。揆其原因,主要為北、東、中南部創造廣大商機,集中式討好各該地區青壯年族群,其用意不難猜想。至於水環境及城鄉建設的預算分配,亦如出一轍。由此可見,各界關切預算是否用在刀口上,應可一目了然。既然如此,這一鉅額特別公債難免虛擲、浪費,殊值再商榷。
前瞻基建計畫效益:創造實質GDP規模九七五九億元,顯然是將不可能達成超高乘數的綠能及數位兩項建設,塑造為效益奇蹟,以粉飾實質GDP規模。該兩項建設誘發民間投資合計高達一兆六六○六億元,竟然超過實質GDP,又是另類奇蹟。每年增加工作機會四至五萬,八年合計三十二至四十萬,出現區間值,但五大類民間投資及實質GDP卻是單一整數,反映各項效益數據相互矛盾。實質GDP每增加一億元,創造就業量等於三十六至四十五人,遠較過去八年間平均值三十人為多,同樣是奇蹟。
最後,五大類民間投資都是名目值,獨獨GDP為實質單位,豈不怪哉!但推估未來八年實質GDP,應先有未來八年通膨率,如何取得,令人質疑。既然能推估總實質GDP,就應推估每年實質GDP成長,俾便與每年就業增量對應,但這部分卻是空白。由此顯見,各項數據缺乏相互連結關係,作業草率可見一斑。這亦反映各項效益出自不同來源,並印證各項效益自相矛盾。上述各點質疑,殊值主管機關再商榷。
(作者曾任台大教授,經建會退休)


14 則留言:

  1. 為什麼不是投資研發農業生產技術?

    回覆刪除
  2. 真要建軌道建設,應該加上一個必要條件,建設過程中,"本國人勞工比例"。
    以前的外籍勞工,大多以腳踏車為短程交通工具,現在則是"電動自行車"很多,而且不太遵守規則。

    回覆刪除
    回覆
    1. 俺敢保證,即使是軌道,也絕對不應該是輕軌,而是朝向無人駕駛的道路Sensor系統發展。光是為了三鐵而蓋交流系統是曰前瞻,笑死人囉!

      此外,三鐵的延伸與共構,以目前的經濟發展之亟需,絕對是排名末座的,因為邊際效用比發展其他科技更糟萬倍啦。

      也之所以如此,50%花在軌道,其乘數效鹰(上文所點出)居然是0.18,是所有前瞻計畫最小的,可見這50%是多麼不值得,根本就是肉包子打狗的浪費投資啦!

      刪除
    2. 我不負責任的猜,是為了吸收"紅"資本。椰子大,你分析一下,是不是?

      刪除
    3. 紅資本大概不會笨到投這樣的資,因為膝蓋想都知道,規劃這些軌道網,非尖峰時段只能福利到婦孺老幼的路線,帶有濃厚慈善性質,根本連賺錢的可能性也沒有。

      此外,紅資本現在連一帶一路,以及亞投行都缺錢缺得要命,才不可能笨到來幫你搞慈善,他們寧可把錢丟進炒房地產啦!

      為何要搞這樣的前瞻建設,答案很簡單,要表現,卻又不用功詳細規劃,腦筋又不靈光,不能搞出亮麗的新創意,所以把過去留下來的檔案全部做一番清倉後,重新調配一下,是曰前瞻,就這麼多。要不然,軌道建設不可能佔50%。

      別的不說,光膝蓋想,台灣經濟所引頸盼望的產業升級,最需要的難道是四通八達的軌道嗎?過去經濟的衰退難道是因為軌道不發達所導致?難道不是因為科技創新例的不足,以及資本運用概念朝向投資於代工製造業,沒有開創新科技方向所導致?

      軌道可以刺激多少新科技的產生?難道軌道可以讓直立式多層農場普遍化?可以讓台灣內需市場自給自足?軌道可以取代道路嗎?賀陳旦的這種說法尚且值得討論的。

      況且未來瞬間通訊,交通可說除了運輸物品之外,所有的資訊都不再需要通過交通網傳遞了。著重大眾交通的軌道工具倒不如著重個人三度空間的交通工具,發展更多可儲存的能源,這樣才確實更前瞻性。

      俺敢保證,賀陳旦的軌道大夢,花個八年全部竣工,那時大概也開始需要準備該如何拆的時候了。八年後的世界交通潮流,豈是軌道概念所追得上的呢?都已經進入: 磁懸浮列車,無人駕駛高速公路,大眾運輸直升機,個人三度空間移動座艙(或飛行汽車) - - - ,誰還會想捧場賀陳旦的軌道?

      刪除

    4. 說軌道沒有帶來新的東西並不很正確,但是考慮到軌道系統的資本密集性質,慎重其事是必要的.

      軌道運輸本身其實與經濟狀態的連動關係要看是那方面,比如說,糖鐵系統以前遍布整個西岸,可是當時的經濟有比較好嗎 ?? 沒有,錢全被蔣介石拿去玩先軍政治了.
      日本在泡沫崩潰後的失落20年,交通建設是這20年間最大的政府投資項目,可是偏鄉的鐵路一條又一條停用廢棄(尤其是北海道),而經濟也沒有因為交通系統的進步而重新成長,直到安倍三箭(還無關於交通)才小有成效.
      美國的鐵路系統也並沒有在二戰導火線的1929年經濟大恐慌中崩潰,反而是"幾乎"死在無數人懷念的甘迺迪時代. 大宗貨運流量才是鐵路反應出經濟活躍的指標,但在地小人綢的台日韓這三國,貨運量已經少到無法反應經濟狀況了. 美國現在以貨運為主,因此貨運流量跟經濟狀況的關係還具有相當參考價值,順道一提,美國有一間叫BNSF(柏林頓北方聖大菲, Burlington Northern Santa Fe)的鐵路公司,目前為股神巴菲特所"全資持有".

      美國的模式當然不適用於台灣,所以就必須觀察日本各地舊有軌道運輸的困境並且思考和檢討能不能事先避免,而不是事後拆除或變成每年都要靠補助的錢坑. 鐵路帶來的科技其實也包括了號誌,電話和電報,交通管理的技術與學問,軍事戰略後勤與機動,土木工程革新(後來才運用在公路之上)最後就是捷運地鐵時代的到來.

      可是真正的問題在於,現有軌道技術和相關產業幾乎都不是台灣的強項,還很多是廠商專利而沒有好處! 這些軌道建設項目除了部份列車可以在台組裝以外,大部份的施工階段必然還是外勞多而本勞少,畢竟這類的工作本來就已經不是最近兩代人喜歡的選擇了.(還是有認識做這類的,但不多)

      以我個人來說倒是個人式運輸才是未來,結合自動駕駛,個人叫車和軌道運輸,車廂不用大,車站可以跟公車站一樣密,而車廂跟發財車差不多大就行,叫了車就像計程車一樣點對點直開,不靠站,紅燈少(可能碰到幹道還是要等等),足以取代所以私人運具和計程車在城市裡的地位. 台北因為現成龐大的捷運系統恐怕無法再支持這種新交通模式,台南和新竹市中心區相對的小,大眾運輸使用率低反而最適合, 而技術或車輛的自主研發對國內相關產業還可能比較有用.

      再說未來運輸好了,一樣是甘迺迪時代,人們已經以為下一代人搭的都是超音速客機了,但結果是,僅有正式商業運行過的19架超音速客機全進了博物館(1架摔掉),而現在搭A380飛行的速度其實跟當年的波音707並沒有相差太多,甘迺迪時代的那代人現在也已經進入老年了. 所以我不認為軌道運輸會很快成為非主流,但我們國內養不養的起,養不養的好,到底能留下多少技術和東西給我們的產業做升級和改善,才是真正的問題.

      磁浮列車是日本全力研發的中央新幹線計畫,而美國人也提出真空管軌道運輸並且進入小規模實驗階段,這些一樣是軌道運輸,誰規定軌道運輸一定要有"鐵軌"呢? 自駕車在台灣的挑戰其實比美國更大,原因很簡單,更多不守規定的用路人(俗稱的三寶),還有機車的亂竄,對自駕車來說是明顯的升級挑戰,這也是台商未來有機會插手相關產業的部份. 會飛的東西有幾個問題,如同我舊文談論過的,就是空域的容量上限,塔台管制的極限,還有安全問題,你想想如果飛天車被恐怖份子開走他們會拿去做什麼事?

      農業的再發展才是另一個真正的未來,不只是餵飽全世界,也要考慮到未來宇宙探險或地球外殖民時需要的未來農業是什麼. 講上太空太遠了,講近的就是我們可以自己減少食安風險和問題,間接減少因為傳統農業物流造成的額外污染.(車輛運輸,物流,農藥,過度用水,等等)

      最後的根本問題是,未來的經濟到底是什麼? 更多的自動化,更先進的自足農業,就要面對更高的失業率和必然的經濟下滑,新創造的就業人口未必能夠1:1消化掉被自動化或自足化所吃掉的失業人口,而這些問題在大力投資軌道運輸上顯然毫無關係,卻沒有任何經費前瞻到這個方向來.

      刪除
    5. 俺就是非常喜歡看Bellwoody大大的意見,受益良多。

      有兩點要澄清,不是辯論:

      1. 對軌道可能帶來的好處,俺的論點完全是站在相對利益比較的前提下,俺認為軌道的邊際效能是最低的。雖然損益比偏低,但並不否認,即使是軌道也絕對是有貢獻,就算政府政策說,這些軌道就是要花錢蓋給婦孺老幼使用,算政府福利的一部分,那俺會鼓掌拍拍手的。但木栓,賀陳旦卻說這是了不起的經濟投資,那俺就非得出來噴口水不可了。

      軌道對人類經濟繁榮的歷史貢獻那是偉大得不得了,但不代表這種科技可以永遠保持同樣功能效應。例如,軌道確實是工業初期大宗物資運輸的唯一依靠。但目前高科技社會這種需要嗎?再說,智慧機器人的來臨時, 若再加上虛擬科技,加上大數據,本尊分身可以在許多場合同時出現,甚至相關資訊的開會,簽字 - - - 所有事務性的一切過程都可以不需透過運輸工具來輸送人員,那麼運輸功能除了實體物質的運送之外,就可說是專屬於休閒娛樂性質的用處了。

      這必定是未來世界交通運輸網的前景。這潮流也必定影響到上下班人潮,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上班,也不需拘限於辦公大樓的都會區了。這種景觀,俺保證,在2050之前就非常普遍化了。

      加上人口遞減導致交通量的遞減,因此,整個20世紀到今天的交通運輸都面臨革命性的翻轉。既然這樣,為何還回頭去搞那些已經被列入觀光古董的輕軌當做台灣將來的前瞻項目呢?

      2. 前瞻觀念絕對需要,但拿孔仲尼的「之乎者也」來當做高科技的經濟發展,那就偏差太大了。

      木栓的前瞻計畫,除了軌道,其他都還可以麻麻忽忽閉一隻眼不追究。最關鍵還是根本就不應該搞這樣的軌道。

      拿這些錢,每個縣市興蓋大型綠能電廠,何樂不為?發展當下世界最先進的能源回收與能源儲存科技,難道不需要投資嗎?這才叫前瞻,不是嗎?


      刪除
    6. 椰子大,我說的吸引「紅」資本,就是指炒房地產。請搭配以下服用,520前放出這消息,蔡總統不是有豬隊友,就是有內奸。
      中資買房訴願過關

      刪除
    7. 一直在想要怎麼回比較好,可是真的還想不太到.

      無論是新的軌道系統或高快速道路,這類基建的確是投資效益偏低的選擇,然而像中捷藍線是目前我知道最迫切需要的一條,其次是桃園往台北的疏導路線(台鐵路廊已經相當擁擠,有其分流需求). 中捷藍線的必要是在於中港路/台灣大道/台12線本來就擁擠不堪,需要真正的捷運避開路面層來運輸其流量. 另外台中市區的道路規劃也不是方便於改道的棋盤設計,所以才會造成現有幹道都過載而擁擠不堪.

      但是像新竹,台南,應該要好好研究未來式運輸的可能性,而不是一直要蓋輕軌跟擁擠不堪的地面道路爭奪空間. 從這兩個城市的路又不是很大,本來就該直接往未來思考,而不是北高中都有,所以我也要有這種思維.(尤其新竹台南各有科學園區,台南有工科水準極高的成大,而新竹有交大運研所,在國內都是頂級的學術單位),針對需求來研發新的技術和大眾運輸,長期來看就是讓居民選擇持有自己的車輛但減少其使用量,路上車流量自然會降低,而交通事故也會相對應的減少,連帶事故損失的人口也可以減少.

      高雄的問題就很尷尬,首先就是人口是六都中不在籍人口可能是最多的,而且人口排名已經坐二望三(很快就會被台中取代名次,在幾十年後最糟的狀況可能是六都排第五,只高過台南),連目前列入"前瞻"的黃線我都還有點觀望,雖然通過人口最多的三民和擦邊鳳山(高雄人口最多的兩區),可是取用的路廊是三多路和五甲路,雖然理論上都是經過人口密集區,但線路上並沒有像高雄或左營這種大轉運站點,預期運量跟現有的橘線一樣讓人擔心,而景點大概只有鳥松端的澄清湖和棒球場.(該球場目前還是國內最大容量)

      板大談論通勤模式的改變,我想以台灣老闆的尿性和政府的遲鈍來說,那種遠距辦公,不再天天通勤公司打卡的模式,大概會先在歐陸國家和加拿大普遍化以後,才有可能換到亞洲的台日韓(加美國)能夠接受這種模式. 不過長期來看運量提升的未來性確是很有限,所以在我眼中應該是要將私人運具的使用者吸引到大眾運輸上使用,而這代表大眾運輸必須在使用成本上可以接近機車,而時間成本上接近私家車. 但畢竟社交,約會,私人活動,娛樂和購物都能轉去搭車的話,那也還能維持現有系統的運行,重點是不要盲目擴建,以後再來問怎麼辦. 不說別的,明年四月桃捷營運一週年時就可以知道"馬先生主導路線"的桃機捷運營運績效如何,再來想想其他地方一起拼捷運的話,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除了自駕車以外,未來電力和未來能源,加上未來醫療,這都是台灣現在就有本錢"前瞻"的強項,這部份的前瞻倒是不能直接補助給相關單位或公司(會視為圖利,而且必定會有弊端),而是補助其貸款利率,降低稅率或是相關投資的期限減/免稅政策

      未來電力的研究其實有一個我們都知道的大路障,就是台電. 台電本身死抱著大電廠集中發電的舊有理論,對於分散式發電可以說是到了嗤之以鼻的程度了. 不然以台灣的日照,光是一堆集合住宅或是集合式透天厝(有管理處和門禁的透天社區)就有多少的頂樓空間可以分散發電? 台電眼下只在意賣了多少電出去,而不希望用戶也有分散發電的能力,只希望用戶繳錢的肥羊,卻不把用戶當成潛在的分散式電廠,最後缺電時再來說要核電,要電廠. 然後就是對應的分散儲電,在台電的立場上當然不希望用戶能自己發儲電(因為這會少跟台電買電),所以要把分散式電力系統的觀念盡量的打壓,邊緣化. 儲電的方式落後的問題倒是在這幾年有相當進步,往後幾年應該還是熱門科技產業,進步的速度應該會比遠距上班還要快.

      未來農業也是一樣,會得罪的肥貓集團就是農會系統,因為這代表農民可以自產自銷而繞過農會躲過菜蟲. 加上分散農業,農業都市化,農魚雞鴨共生模式等等,這些都會讓農會從傳統模式獲利的能力大幅下滑. 傳統較大規模的農民可以自產自銷,城市或社區的分散式農產品互補有無,更多人對農業有興趣,就會帶來更多想法,自然會進步的更快,最後的高端就是對應太空農業的未來.

      醫學領域就不用解釋了,中期目標可以是先養出幾個"諾貝爾醫學獎的本地得主",長期目標就是讓"WHO跪求台灣出席".

      刪除
    8. 拍拍手。俺一直高唱經濟發展,應該朝向自給自足發展,與Bellwoody 大大的概念有很多類似,且互補。俺完全同意Bellwoody大大的觀點。

      其實俺不是故意找碴林全的前瞻計畫。坦白說,除了軌道,剩下一半的計畫,俺都可以閉一隻眼不追究檢討。但看到軌道計畫,就氣得半死,因為實在是太亂來,亂拼瞎湊的基礎建設,根本不把錢當做錢在花,只在乎有錢搞建設,不在乎經濟效果。所以俺說咩,花個八年興建軌道完工,但第九年,就開始討論軌道該如何拆才合乎經濟效益。

      若中華概念不自己從大腦先拆除,經濟發窄概念就不可能應付面臨的21是世紀環境,更甭想說要科技提昇了。經濟概念若永遠還在夢想依賴出口貿易,那鐵定是3+1好的啦。試問,憑啥出口貿易?除了能販賣廉價勞力之外,還能有啥競爭力,那台灣還有廉價勞力嗎?

      這就可以非常清楚,台灣此後的經濟發展絕對不應該再重複過去70年代依靠出口貿易的模式了,反而是要以自給自足的方向來提昇自我科技。就像Bellwoody大大說的,目標就是讓"WHO跪求台灣出席",讓世界跪求台灣的特殊科技,何須再出口貿易呢?

      刪除
  3. 個人一直認為是福利政策,所以取個好聽的名字,錢瞻,就像ㄟㄍ發一樣,交通計畫就是滿足某一群人喜歡用肉眼看的到的建設,bling bling!不然真正的前瞻很可能是肉眼看不到的成就。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樣的慢活就可以了,不過又好像會得罪很多人。

      Supermarché: Time To Ditch Our Cars and Start Riding Cargo Bikes

      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