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11月4日 星期五

深怕被推翻的習近平




坦率、真性情,卻深怕被推翻的習近平

2016110314:22 

 李釋釗/兩岸智庫研究員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是一個充滿自信的領導人。因為自信,所以誠實。 能在「洪習會」的閉門會議中,脫稿說出心裡話,講出「如果共產黨不處理台獨,中國人民會推翻他們」,不難看出習近平是坦率、真性情之人。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曾比喻,就政治體系而言,中國是一種「一黨主導」下的體制,沒有反對黨的存在。正是中共的組織和意識形態,把整個中國社會架構黏合起來。 但也同樣是因為這些特質,造成中共存在著巨大的內部能量趨向於「官僚化」,並最終與社會脫節。
因此,在中共主政下,不會有張牙舞爪的反對黨;所有政黨和老百姓,都只能在中共「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政治結構下生存:只要順著黨意,任何願望都可以達成;一旦逆了黨意,它可以奪走你所有一切,包括摯愛的家人。 如同過去2000多年的帝制一樣。只是皇帝的角色,換成了中國共產黨。 這種政治體制,和自由、民主、人權的公民社會本質相互矛盾。憂慮社會混亂的陰影,始終盤繞在中國共產黨員的腦袋中。他們每天憂慮、害怕著被推翻。 但他們卻不敢承認,不斷壓抑社會的怨氣,造成中國潛在社會危機的元凶,就是中國共產黨。 
1921年成立的中國共產黨,是在一個充滿民族主義情緒的時空環境下誕生的組織。他們只在乎民族生存,從未重視民主自由。 「民主自由」在中共的眼裡,代表渾沌、不確定,和政權倒台。 習近平會用「推翻」這兩字,就凸顯了中共對政治體制的自我認知:集權政體。 
惟有在集權體制的環境下,執政黨才會懼怕被「推翻」;在民主國家裡,只有「政黨輪替」。 集權體制的執政黨,在乎的只有自身政權的穩固,其餘的都是可被割捨的犧牲品,包括台灣的前途和人民的自由選擇權。 政治體制的不同,牽動社會價值的歧異;社會價值的歧異,註定了兩岸社會發展走向完全不同的道路。
不同政治體制、不同社會價值、不同的社會道路,應要相互尊重、理解和了解。 但中共一味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外衣,包裝著民族主義和集權體制內涵,處理對台問題,最後只會激發台灣社會更大的畏懼和反抗心。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是中國歷來皇帝的執政作為,卻活生生地在21世紀的大舞台上,由反抗封建帝制起家的中國共產黨,對著正享受民主果實的台灣2300萬人演出。這齣民族情感大戲,不是台灣人偏好的戲碼。 
唯物主義觀的中共,擅長以經濟利益讓對手臣服;卻拙於用政治文明去信服對手。 充其量,這種作為,只是一股嘗試扮演太陽臉孔的凜冽北風。 而風,終究是冷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