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國海案仲裁後中國下一步會做什麼?
2016.07.14 07:57
華盛頓—
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 USCC)星期三(7月13日)就南中國海仲裁裁決發布一份簡報,分析中國在裁決之後可能會採取的行動,以及這項裁決的影響。
報告稱,目前尚不清楚裁決是否改變在短期或長期改變促使中國行為的改變,但是有理由預計中國不會偏離其自2013年起就持有的立場,也就是不承認仲裁庭的管轄權,不遵守裁決。
報告隨後列舉了中國可能做出的幾種反應:增加解放軍、海警或海上民兵在有爭議地區的存在;重新開始或擴大在有爭議水域的油氣勘探;對菲律賓實施公開或間接的經濟制裁;在斯卡伯勒淺灘(中國稱黃岩島)進行圍海造島;劃設防空識別區;退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於後兩個舉措,報告說,中國要真正落實防空識別區面臨挑戰,而退出公約幾乎不能拓展而是很可能削弱中國的切實利益。
報告認為,從短期來看,這項裁決以及中國拒絕接受裁決會加劇地區緊張局勢,並且導致中國與鄰國和美國之間的緊張。從長期來看,這項裁決的意義則更為深遠。
報告說,如果裁決無法在長期內改變中國的行為,那將是向世界其他國家傳遞出一個信號:遵守國際法是選擇性的。報告認為,這將降低國際海洋法作為確保和平、穩定和合法使用海洋這樣一個工具的效力,這也直接違背美國常講的通過在亞太地區推動法治秩序來維護和平的目的。
報告說,越來越明顯的是,名譽代價無法有效阻止中國以削弱地區穩定的方式來推動其在南中國海的利益。
此外,報告說,其他國家,尤其是越南,可能會開始對中國提起訴訟。報告認為這是積極的事態發展,因為那將使南中國海地區的其他聲索明確化,同時也是可以向中國施加更多壓力。
報告還提到了台灣和菲律賓新政府。報告說,鑑於裁決否定了“九段線”主張,台灣有機會來進一步明確其立場。對於菲律賓,報告說,目前還不知道杜特爾特政府會如何對裁決做出回應。報告指出,杜特爾特在競選時發表一些言辭激烈和相互矛盾的言論。
報告指出,在裁決下達之後,更為重要的是美國、東盟國家以及其他意見類似的國家齊心協力,公開肯定裁決,公開表示國際法的重要性。報告說,關鍵的考驗是,東盟是否能夠團結,發出一致的聲音。
USCC由美國國會在2000年成立,使命是觀察和調查美中雙邊經貿關係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並遞交年度報告,並酌情就採取立法和行政行動提出建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