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4月6日 星期三

新政府與公民社會





新政府與公民社會

2016040600:06 

作者:黃武雄(台大數學系退休教授)

一、

週前我用臉書對教育部長的人選表示意見。我的評論不是針對個人,而是針對小英所提「未來的教育部長要懂得產業」這個抽象條件。教育有它獨立的任務。把拚經濟當作延攬教育部長人選的先決條件,這是定位的錯誤。

教育部長應該了解大學的人文精神,著眼未來人才的培育,尤其要深入掌握中小學糾葛複雜的問題,為下一代的養成,投注心力。當然,如果他能多留意產業對大學研究的需求,也是一項長處。

但無論如何,前者是主,後者為次,不容混淆。

教育的目的,不是要為經濟服務,而是要讓每個孩子以知識為基礎,學會獨立思考,並得到最佳的內在發展。這就是競爭力。當每一位個體都很有競爭力,他們自己就會去開創機會,會去發展文化、發展經濟。教育不為經濟服務,但最終會造就經濟。這就是施政者近利與遠見的差別。

小英身負人民重託,擁有權力決定未來教育的走向,必須從長考慮,不要把教育部的定位弄錯,不要落入全力拚經濟的迷思。

今天台灣教育亟待跨出的一步,是釋放學生的心智,打開視野,發展每一個人的潛能,讓孩子們在尊重與自由的環境中長大成熟。這才是教育部長最重要的工作。


二、

我了解新政府有拚經濟的壓力,尤其520之後所面對的政經情勢詭譎複雜。小英團隊背負的壓力十分沈重。

但拚經濟不能無限上綱,幾十年來,台灣的教育、社會與環境在經濟掛帥之下,已扭曲變形。新政府上任,在拚經濟的同時,更要著手將各領域的發展導入正軌。

國民黨從來就是開發黨,一個思想專制的政權,幾十年來只能以經濟繁榮作為唯一能誇示的成績。事實上,在加工時期,金錢不過是人民辛苦勞動的積累與承擔風險的結果。執政者不論如何吹噓,實質的貢獻終究有限。目前中國錢淹腳目,與1980年代的台灣錢淹腳目,都是同一現象。

固然,新政府今日面對的,是遠比加工經濟更為複雜的產業轉型,但2016的台灣,處在歷史的轉捩點,不能再走經濟掛帥的老路。必須全面觀照,使經濟與環保、與教育、與社會、與文化,都均衡而辯證發展。這些領域本身的健全化、民主化與公共化都亟待重整。

小英與未來的林全內閣,想用心拚經濟使產業升級,這個方向除了少數既得利益的政商勢力之外,多數人民都支持,也認同發展生技產業的重要與艱辛。

只是拚經濟,不能再陷入消費至上的迷思。資源分配的問題,尤其世代剝削的現狀,不能不面對。

同時,開源也要節流。例如:1)公部門「消化預算」破壞環境的長年沈痾,要跨院會全面檢討。2)公共工程長年不知節制,被各級勢力綁架,處處施工,日日在破壞環境、破壞景觀,又浪費大量公帑。3)減少光害、節能減碳。這些現況積極去調整,都可以撙節公共支出,並具保護環境與景觀之功。

另外,拚經濟的同時,造成空污,犧牲人民健康,回過來又增加醫療支出、刺激消費,這一串荒謬的現象,更要及早面對。根本解決空污,難免與拚經濟對立:要不要抑制工廠排放廢氣?要不要抑制汽車成長?新政府的立場是什麼?有無決心與好的辦法?

空污問題已極其嚴重,西部平原只要不下雨起風,便黑濁一片,並且年年加劇。中南部尤甚。每一個人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吸入有毒的空氣,傷害自己的健康。想想我們的小孩,他們還有六、七十年每天要吸入這些污濁的空氣,未來的健康誰能想像?


三、

小英團隊努力想把事情做好的心情,人民沒有懷疑。但要全面改善各領域的問題,再有智慧的人,都有自己的盲點。

觀諸多年的發言與表現,小英對於環保與教育的思維,是有一定的局限。新政府必須廣開言路,尤其各領域的定位不能因執政團隊個人的訓練與偏好,一開始就差錯。

這些年,台灣的公民社會隱然在成形。事實是太陽花前後公民社會的崛起,協助民進黨取得政權。新政府尤其要細心聆聽公民社會的聲音,積極鋪陳公共參與的管道,與公民社會攜手合作。只靠提名幾位關注公共領域的好立委是不夠的。施政者的思維若經濟掛帥,很容易掩蓋個別立委要求公共化的聲音。

2016的意義,不只是政黨輪替,不只是藍綠翻盤,而是幾百年來台灣人民的力量首度掙脫保守勢力的控制。這是幾百年來一代代人民付出辛酸血淚、甚至生命,艱苦換來的成果,也是台灣唯一翻轉的機會。但時機稍縱即逝,施政必須抓對方向,論述清晰。步調寧可放慢,但值得人民期待。最忌一開始就走錯方向。

大選勝利那個夜晚,小英在幾百萬人熱淚盈眶的注視下喊出「謙卑謙卑再謙卑」的經典。真誠的聲音,感動了無數人的心。但前路維鞎,尤忌用人封閉。只有開展廣闊的視野,以大智慧,結合各種思慮,鼓勵公共參與,才能為台灣帶來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