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6年1月3日 星期日

重症的亞洲價值觀



(Ajin 開口)

好幾十年前,俺的一位酒肉先師就曾告訴俺一句真理:太陽底下若沒有印度人,中華人與猶太人,則這地球毫無辦法不是樂園 (Should there be no Hindu, Chink and Heb, no way that this world cannot be a paradise.)。 一旦有這三種人,災難來囉!此三族內的艱勞辛苦絕對夠用,取之不絕!

尤其深受華念灌輸的人,絕對是更慘,還要孝順領袖,敬愛造苦給民的「大家長」才叫愛國。從當小孩開始學習之後,就一輩子辛苦活該,或許這是因上輩子不積德的惡報吧。





拒絕亞裔「學霸」?白人家長反擊中式虎媽

KYLE SPENCER       20151228

人數眾多的校董會本月在新澤西州西溫莎市的戈福爾中學召開。校董會上,全區辯論的界線往往由種族問題劃分,討論有關在那裡想要成功的學生所受到的壓力。
今年秋天,在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附近一個成績優異的學區,負責人戴維·阿德霍爾德(David Aderhold)給家長寫了一封令人擔憂的信,長達16頁。




Mark Makel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尹海倫,該區一位八年級孩子的母親以及一位幼兒園老師,在校董會上告訴一群人說,阿德霍爾德博士的改革讓她的孩子們躊躇不前。

他說,該學區正面臨著的一場危機。學生負擔過重,焦慮不安,要同時應付太多的學業和要求。前一學年,120名初中和高中生被建議接受心理健康評估,40名學生入院接受治療。在該學區授權的一次調查中,學生寫下了諸如「我討厭上學」和「在這個學區上了12年學後, 我學到的一點是:一個評分、一個百分比乃至一個點的價值高過一切」這樣的內容。

通過這封信,阿德霍爾德讓西溫莎-普蘭斯堡學區(West Windsor-Plainsboro Regional School District)陷入了一場全國性的大討論中,主題是精英學校對成績的密切關注,以及這種關注是否太過了。在後來的會議上,他力勸家長和他一起,支持一種培養「完整孩子」的學校教育,尊重「社會-情感發育」和「有意義的深度學習」,而非只重視學業表現。否則,他說這裡可能會變成另一個帕洛阿爾托,這個加州城市過去六年里兩度出現連續性的自殺事件,青少年學生壓力過大據信是原因之一。

但阿德霍爾德的信並沒有讓學生家庭團結到一起,反倒曝露出這個有9700名學生的學區存在的裂痕——一道大致沿着種族界限的裂痕。一邊是像凱瑟琳·弗利(Catherine Foley)這樣的白人家長。曾在女兒就讀的中學擔任家長老師學生協會(Parent Teacher Student Association)主席的她認為,該學區讓人覺得越來越有壓力的氛圍不利於學習。「我兒子上四年級。他和我說,『我不會有出息的,因為我沒有什麼東西能放到簡歷上,』」她說。

福利女士說她兒子在四年級時告訴她,「我不會有出息的,因為我沒有什麼東西能放到簡歷上」。

另一邊是像邁克·(Mike Jia)這樣的家長。過去10年,數以千計的亞裔美國上班族搬到了該學區。邁克便是其中之一。他表示,阿德霍爾德的改革相當於讓他孩子的教育「標準降低」。

「這裡發生的事情反映出了一種全國性的反智傾向,這種傾向不會幫助我們的孩子為未來做好準備,」邁克說。

從普林斯頓去西溫莎和普蘭斯堡大約需要10分鐘,從紐約市出發需要一個半小時。這兩個地方已經成了頗受創業人士、製藥業研究人員和工程師歡迎的居住地。他們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公立學校所吸引。在上一屆的三個畢業班中,16名畢業生被麻省理工學院(MIT)錄取。這裡還頻頻走出科學奧林匹克獲獎者、古典音樂家和SAT高分學生。

該學區越來越受來自中國、印度和韓國的移民家庭的歡迎。今年,該學區65%的學生是亞裔美國人,而2007年,這一比例還只是44%。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家裡第一個在美國出生的成員。

他們對該學區的影響越來越大。亞裔美國家長熱情地支持有競爭性質的器樂課程。他們也是學區內的高等數學課程的大力支持者。高等數學一度是從四年級開始的,但現在將從六年級開始。學習該課程的學生中,90%是亞裔美國人。這門課的調整是阿德霍爾德的改革之一。

亞裔美國學生是該州一個項目的熱心參與者。該項目允許學生參加夏季校外課程,獲取高中學分。這使他們能夠充分增加自己能修的優等生課程和預修課程數量。這是阿德霍爾德在這個學年要限制的另一做法。

在很多亞裔美國學生參加補充輔導項目的情況下,一些白人家長覺得,為了適應那些學生,學校的基礎性課程加速了。

亞裔美國家庭和白人家庭均表示,過去幾年裡,隨着亞裔家庭數量的增加,雙方之間的緊張關係逐步升級。但最近幾個月,隨着阿德霍爾德施行改革,分歧變得愈發明顯。相關改革包括晚上不布置家庭作業、取消高中期中和期末考試弗利以及發起一項「尖叫權」行動,該行動旨在降低學生參加前述音樂課程的難度。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社會學教授、《亞裔美國人成就的悖論》(The Asian American Achievement Paradox)的作者珍妮弗·(Jennifer Lee)表示,第一代亞裔美國家長和那些在這個國家生活了較長時間的人之間經常存在誤解。她說,白人中產階級家長往往不理解,新移民覺得推動孩子躋身中產階級的壓力有多大。

「他們自己沒有同等的機會,讓孩子獲得律所的實習或工作機會,」珍妮弗說。「因此,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必須在學習環境中比白人同學更優秀,這樣才能有在以後勝出的同等機會。」

近年來,隨着馬薩諸塞州牛頓和帕洛阿爾托等地的學校通報稱發生了連續性的自殺事件,精英學區的學生感到壓力大這個問題備受關注。西溫莎-普蘭斯堡學區近年並未發生青少年自殺事件,但阿德霍爾德表示,他看到了一些令人擔心的跡象。他已在該學區工作了七年,擔任負責人也有兩年半時間。

在前不久的一次美術作業中,一名初中生畫的是一個負擔過重的孩子因為微積分考試只拿到了A,沒有拿到A+而挨訓的場景。畫中的母親訓斥這名學生的話是,「真丟人!」
而且他說,新澤西州教育部(New Jersey Education Department)標出了至少兩篇有關州英語語言評估的作文。學生在文章中表現出了自殺的想法。

西溫莎-普蘭斯堡學區委託進行的調查發現,參加高中優等生課程和大學預修課程的學生中,68%的人反映「一直或大部分時候」對學校感到緊張。

「我們希望恢復一些平衡,」阿德霍爾德說。「大家都不希望等到為時已晚的時候。」
但並不是所有輿論都以種族為界限分佈。

卡倫·(Karen Sue)是一名華裔美國母親,孩子一個上五年級,一個上八年級。她認為,學區內的競爭已經失控了。父母是移民,自己在美國出生的她希望其他家長能夠回到以前。「已經成了軍備競賽,教育上的軍備競賽,」她說。「我們都想讓自己的孩子有所成就,取得成功。問題是,代價是什麼?」

翻譯:陳亦亭


8 則留言:

  1. 這跟多數的裁軍倡議都會失敗一樣,畢竟多數人不想要競爭失敗,而競爭是大自然的常態。不管王莽、馬克思等人不斷想出各種方式來壓制,總會有新的地方需要競爭。人際與國際都一樣,唯一能改變的是標的與規則。

    回覆刪除
    回覆
    1. 首先,必須知道競爭僅是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接著還須競爭與與輸贏有明確的定義與範疇,之後還須加上競爭結束後相互對手的態度。這些條件是一體的,競爭才不叫廝殺,而是文明進步的動力。

      否則,光是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那俺保證,抽水馬桶到今天還沒出現啦!



      刪除
    2. Pure competition for survival and battle has been proven effective to promote civilisation, such as jet engine, computer, internet and nuclear.

      刪除
  2. 有一位網友對這篇文章評論:"任何要挑戰白人至上的人,都會面臨潛規則的洗禮。"

    我們往往因為不了解其他制度如何運作,不明白其背後的思維而產生種種的誤會, 通常這誤會導因於往壞的方向去揣想他人的動機。

    我相信美國家長那樣說並沒有任何惡意, 而是亞洲人和西方人看待人生的方式不同。我們東方人是出人頭地第一, 他們是享受生活優先。我們亞洲人奮鬥因為我們的社會競爭激烈,我們拼命, 因為有生存的恐懼, 我不知美洲的情況, 但在西歐和北歐, 他們沒有那麼強烈的對生存的恐慌, 也沒有誰要超越誰才能活下去,所以生活步調比較緩慢 。

    對亞洲許多家庭來說, 讀書是脫貧唯一的方法, 於是我們在很小的時候用了所有的精力來應付對生存的焦慮。我們這麼拼命,教育出那麼多聰明人的國家,為什麼沒能建立一個使生活更健康, 社會更公平的制度?我們只是拼命要擠入那百分之十,就算躋身於塔尖,生活品質更好了嗎?然後我們的社會真的享受到努力後相應的成果了嗎? 我們比西方人更努力,但亞洲人的生活還是比較焦慮比較累, 這其中一定有個被忽略的環節, 有沒有可能就是那個美國家長說的,我們太偏重學業表現,忽視了培養一個"完整的孩子"的教育?

    回覆刪除
  3. 我們每個人先天的條件和能力不同, 大家各自發展自已的長項比較輕鬆,要達到這目標, 薪資就不能差距太大, 或或者以稅金制度防止貧富懸殊。
    如果我們所謂功成名就代表名利雙收,歐洲就不是個好環境。歐洲人說:"對有野心的人,美國才是機會之地!" 我沒去過美國,不知是否真是如此?

    回覆刪除
    回覆
    1. Thus, the point is how many approaches for competition, not having competition or not. More approaches for competition, more likely to achieve optimal distribution of talents.

      刪除
    2. 我有個印象, 不久前讀到的"舊"聞, 台灣工程師多, 但水電工之類的技術工人很缺, 年青人大都願意當白領,也不太願意做這類"有裏子沒面子"的工作,這是我們給下一代灌輸的觀念。

      刪除
    3. 所以會逆勢操作的人會有比較好的獲益。

      刪除

發表意見者,請留稱呼。用匿名不留稱呼者,一律自動刪除。